专家详解“霸王级寒潮”前世今生 今年高温再破纪录
今冬,不仅全国许多地方在“速冻”,北美、欧洲的局部地区也进入极冷模式。但就在1个多月前,全球领导人和科学家还在法国巴黎谈气候变化。这种切肤之冷正在对冲人们这些年刚刚有所认识的全球变暖理论。
学界对这种“冷”、“暖”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大量研究,主流观点认为,寒风、冰雪与星球变热之间有着某种因果关系。
世界气象组织天气与减灾服务司司长、气象专家汤绪就地球“忽冷忽热”之谜进行了解释。
汤绪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全球变暖趋势和局部极冷现象进行解释。
从原理上说,在气象学中有一个正态分布理论,简单地说,具有稳定状态的物质应当是呈正态分布的,发生小概率事件的频率低。但是,当人类活动影响地球气候之后,正态分布发生变化。无论是整体位相平移的变化,还是振幅的变化,都会使小概率事件发生的频率增高。全球变暖使地球原有的气候分布、形态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小概率事件或者说极端事件趋于频繁。
如果从大气物理的角度来解释,需要提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极地漩涡,一个是高空急流。
极地漩涡是一种持续并大规模存在的寒冷气旋,介于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中部。地球南北两极的地磁将来自宇宙的冷气阻挡在地球之外,但也同时使南北两个地极上空形成极地漩涡。汤绪说,原先始终存在于两极的极地漩涡相对稳定,呈大块出现,但全球变暖之后,由原有的稳定转趋活跃,有可能出现小涡旋,北极极地漩涡产生的小涡旋往南偏移,就会造成某一个区域被“速冻”。
高空急流是东西走向围绕地球的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存在于对流层顶和平流层。高空急流受北极和中纬度地区之间的温差推动,由西向东环流,温差越大速度越快,气流路径会越趋于直线,相反温差越小气流速度会越慢,路线则会呈现波浪形。北极一旦升温,会使北极和中纬度地区的温差减小,高空急流的波浪就会变大,振幅两端波及的区域就容易出现极端天气。
汤绪说,极地漩涡和高空急流的变化都表明了大气更不稳定了,原来存在于某一个地区、相对稳定、保持规律的状态被打破,从而使原本有规律的季节性天气出现异常。
静稳天气致雾霾
这几年,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促使科学界更加关注极地漩涡和高空急流这两个因素。深入的研究发现,2013年冬季至2014年春季北半球多地出现的极端天气就与全球变暖给极地漩涡和高空急流带来的变化有关。当北极气温上升,减慢环绕全球的高空急流,气流波浪变大,导致出现当时俄罗斯暖冬、英国暴雨成灾、美国“雪旱两重天”等极端天气。
与2014年春季在北美出现的极寒天气相似,今年初东亚出现的大幅度降温可能也是拜极地漩涡偏移所赐。
不仅如此,汤绪指出,全球变暖所致极地漩涡和高空急流的变化,还导致了其他很多气象状况的出现,例如雾霾。
“中国北方出现的雾霾天气,与极地漩涡和高空急流也有关系。极地漩涡是冷空气南下的重要来源,而急流决定着将这些南下冷空气引导到哪里去,”汤绪说,“但如果极地漩涡的状态被改变,使某一个区域长期没有冷空气南下,就会导致这个区域在某一个时期出现静稳天气。无风的静稳天气使污染物无法扩散,就会形成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