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科学”流言靠什么
近日,中国科协发起评选2015年度“科学”流言榜,经初选有15条传播较广、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流言入围。12月30日,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终评,中国科协将公布最终入选的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
这些看似具有“科学”含量的流言,借助网络新媒体传播,流毒甚广、影响甚深。有些流言人们可能见识过,说不定至今仍深信不疑。比如关于人体肝脏会在晚上11时至凌晨1时排毒的说法,就是一个“老梗”了,颇有些人把这当作科普常识看待。正确的说法是,肝脏的解毒功能就是一个生物转化过程,什么时候有需要就什么时候“启动”。随着儿童定位手表畅销,还有一个流言让家长们心惊肉跳,说的是儿童定位手表辐射超过手机千倍,实际上这类手表的GSM通信模块就是2G手机模块,所以辐射量和普通手机相当,一般不会超过国家标准。有兴趣的人不妨看看这个榜单,看自己“中招”了没有。
为什么这些“科学”流言让人猝不及防?这就在于,类似流言一者披着“科学”外衣,不具备专业知识很难以识别其谬误;再者,这些流言的论点大多似是而非,有些流言甚至颇有几分道理,让人无所适从;还有,这类流言多数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如食品安全、人体健康等,不假思索就转发传播的人很多,造成错误的知识以讹传讹,流布四方。尤其是,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起,分享阅读蔚然成风,这客观上也为流言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
真理不在的地方,谎言就可能乘虚而入。形形色色“科学”流言肆虐,正表明了当前科普工作的不足之处。科学知识或许艰深,科普宜通俗易懂。如何用大众的语言描述科学的进步,这是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科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帮助人们增进常识、识别谬误?可以看到,这些“科学”流言虽然观点不靠谱,要么胡说八道,要么故意耸人听闻,但因为语言通俗,说的是“人话”,所以影响那么大。这一点,值得科普工作者学习。科普领域卖得很火的《时间简史》,说起来仍然不够通俗。如果能够像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那样探讨一些严肃知识,或许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无论如何,想打败“科学”流言,有必要重视和掌握知识传播、大众阅读的规律。
遏制“科学”流言泛滥成灾,也要提升个人辨别能力。许多科学知识,虽然一般人难以登堂入室,但识别流言有时候未必需要具备科学知识,而是依赖于个人理性判断能力。例如“自制水果酵素能瘦身美容”这种流言,识破其谬误只需要有颗平常心就够了。哪怕是不懂这里头有什么玄机,上网搜索总会吧,那样也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流言并不那么容易终结。正因为各种流言、谬论的存在,也才显示出科学与真理的重要性。但只要科学知识传播更广泛一些,流言的市场就会小一些。只要个人理性判断能力提高一些,流言也就不会再那么容易到处流传。魏英杰 (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