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让天气预警信息传得更快些
面对90%以上自然灾害均由气象因素引发这一现状,广东省以科技创新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着力构建未雨绸缪式的气象趋势预测及高效有序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让每一条天气预报做得准、发得出、用得上,更好地服务于民
7月是热带气旋的活跃期,登陆和影响我国的台风数量明显增多。气象专家预计,7月份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有4到5个热带气旋生成。目前,已有3个热带气旋先后登陆我国华南沿海地区。
未雨绸缪式的气象趋势预测及高效有序的预警信息发布,使得相关部门和公众在应对恶劣天气突发事件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保驾护航。
绘制预报“一张图”
广东初步建成省、市、县一体化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了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
对于一个90%以上自然灾害均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地方,应急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该如何展开?这个问题已困扰广东多年。
“还记得2007年台风‘帕布’登陆后,省内开始盛传‘大暴雨要引发大地震’的谣言,气象部门共发布260万条短信进行辟谣。”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主任陈荣对经济日报记者说,经此一役,全省下决心构建具有灾害监测预警、灾情综合分析、影响区域精确圈选的决策辅助系统,以预警信息的高效发布保障应急指挥工作的有序开展。
2016年3月,作为广东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珠江三角洲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来自海事、民政、国土、水利、地震、消防等16个部门,囊括几乎所有应急业务流程的40多类数据集约在同一个平台上,绘成“一张图”。值班员轻点鼠标,便可在地图上调出包含灾情实况、天气预报、危化品场所、人口密度等信息,使得突发事件灾害影响一目了然。
“一张图”配合气象部门“一张网”天气预报服务,可实现每隔2.5平方公里的网格范围内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精细化预报预警。“包括逐6分钟、3公里的1.9万多个网点气象预报,以及下游1047个乡镇气象服务站和多种信息发布终端,彻底改变过去气象预报分级制作、层层下发、三级订正的业务体系。”陈荣说。
数据更融合,对接更紧密,业务覆盖范围更广……留给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的时间也宽裕了很多。阳江市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台风来临时,应急指挥平台实时接收突发预警信息,并整合各种通信网络,工作人员可根据所监察到的现场画面,迅速定点抢修。如果发电车遇上交通堵塞的情况,应急指挥平台还可联系交通部门协调疏通。
在湛江市遂溪县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转动指挥大厅操作盘上的手柄,就能调整放大三防、海洋、渔业等部门设立在灾害隐患点的视频监控。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大屏幕,码头、渔港、水库等重要位置的水情得以在第一时间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指挥者面前。
陈荣介绍,广东目前成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102个,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达90%,初步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省、市、县一体化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了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
精准把脉天气
坚持气象科技创新,开展区域精细数值天气预报,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度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为了让每一条天气预报做得准、发得出、用得上,除了按照顶层设计,理顺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的体制机制外,坚持气象科技创新更是核心要义。
“可以说,气象部门是‘天河二号’高性能计算机的使用大户。”广州市气象局副局长贾天清告诉记者,为满足精细化气象服务需求,“天河二号”落户广州5年来,市气象局利用“天河二号”开展区域精细数值天气预报,为汛期短临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和强对流预警的及时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其中,华南区域Grapes3km数值模式系统对于未来72小时的天气预报计算时间从114分钟缩短到56分钟;Grapes1km超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业务模式则大幅提高分辨率,实现分钟级快速更新循环同化连续性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可每12分钟滚动更新未来6小时预报,在每日常规省—市—县天气会商中,作为重要参考材料指导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
贾天清告诉记者,2017年台风“苗柏”来袭,Grapes提前6小时就精准定位了台风登陆地点,同时较早地预测出台前飑线的降水特征,短临预报员根据1km模式的预报结果,结合天气形势,准确预测出一场暴雨的到来,并提前1小时发布暴雨和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预报员也可结合自身经验做出判断,与教育局就天气状况是否达到停课标准的问题进行沟通,保障学生人身安全。”贾天清说,今年广州的开汛时间较常年略有偏晚,但突发性、局地强降水对广州的影响并未减弱。Grapes能够准确预报出极端天气的开始时间、移动趋势和影响范围,为公众出行安排争取宝贵时间。
不仅如此,广州市气象局还设立了卫星应用技术创新团队、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暨精细化预报团队、雷达应用技术创新团队、交通气象服务技术创新团队、城市环境气象技术创新团队、城市内涝技术团队、气象大数据融合应用技术创新团队等9支科技创新团队,并给予科研经费支持。
开启跨界融合
为了满足公众需求,创造具有个性化气象服务的互联网应用产品,促进各行业数据与气象数据融合创新
科技创新点燃了气象服务新引擎,让海量气象数据的获取和发布有了着力点。随着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在为公众提供精准气象预报服务的基础上,如何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气象应用需求?
“乐享气象”就诞生于这般思考中。2015年底,深圳市气象局启动“乐享气象”应用征集活动,以大数据服务需求为引领,邀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气象公有云的云端资源开发,创造具有个性化气象服务的互联网应用产品,促进社会各行业数据与气象数据融合创新。
开放的是数据和资源,收获的却是几何级增长的多元气象服务。
比如,提供基于位置的实时阵风服务产品,让城市高空作业、驴友户外活动、花场和农业设施提前做好防范;通过气象数据解决什么天气最有利于钓鱼;将气象数据与婴幼儿衣、食、住、行相关联;提供学校所处地的分区预警,适时打造校园社交圈……
“我们提供场地、平台和指导,去孵化气象服务产品;做得好的创客,不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他们的优秀项目还能被引入到市场机制下运行,获得更多投资机会。”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毛夏表示,活动通过多行业应用促使对气象数据的深度挖掘,实现与社会力量的跨界融合,催生出更具创新力、更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气象服务产品,提升用户体验。
在“乐享气象”活动结束不到半年时间,深圳市气象局顺势搭建智慧气象应用创新平台,面向全民创客团队,全力推动气象行业数据的开放共享。如今,创新平台已布局社会化观测、气象视频制作、学生气象服务、天气风险管理等7类社会化气象服务,实体及线上入驻创客企业达到25家。
“我们既是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者,也是技术成果落地的使用者,搭建创新平台就是在不断改进技术,让预报预警信息飞得更快一些、传递范围更广一些。”毛夏认为,气象现代化就是要解决如何充分运用全社会各式各样信息资源与传播途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