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家综3年经费未见长 提升服务需扶持

29.02.2016  12:21

    白云区22个街镇家综服务中心5年服务居民90多万人次,发展现“短板

    3年经费未见长 提升服务需扶持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能干什么?绝大部分接受过服务的人会回答:能帮忙社区服务。事实上,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远不止如此。白云区22个街镇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各有一套“绝活”,覆盖来穗人员融合、弱势群体服务、社区融合、应急服务等项目。

    2015年12月底,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石门街、白云湖街通过招投标确定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综”)承接机构,并投入运营。至此,白云区已建立了家综服务中心22个,其中街道家综18个,镇级家综4个。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白云区家综服务中心共服务居民90多万人次,开展了3800多个个案、5500多个小组和接近4000次社区活动。

    融合▶▶社工元素融入传统社区服务

    白云区辖区面积大,流动人口多,因此每个街道家综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也有所侧重和区分。

    对于松洲街家综服务中心来说,传统为老服务效果不明显。因此工作人员在居家养老等传统为老服务项目基础上,针对长者院舍适应、家庭关系、社区融入等需要,开展了个案和专业小组活动,推动了传统为老服务的深入开展。

    而对于金沙街家综服务中心来说,辖区内较多的精神残障和肢体残障居民需要更多的帮助。因此金沙街家综在街道残联工疗站服务的基础上,引入了专业机构开展精神残障康复和家属支援服务。目前,该中心已成为广州市第一家提供精神残障康复服务的家综服务中心。在这里,社工们通过讲座、社区活动等方式令社区内的残障人员家属相互认识了解,同时利用社工的专业方法开展各类教育、支持性小组,在残障患者治疗康复、情绪处理方面给予支持,帮助残障家庭构建社区支援网络。

    结合白云区外来人口较多的特点,京溪、永平、同和等7个街道的家综服务中心均开设了“新广州人服务”,由社工为新广州人提供了就业辅导、情绪支援、社区融入等特色服务,丰富和提升了传统新广州人服务的内容和效能。

    如永平街家综服务中心开设“小眼睛,看大世界”项目,倡导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帮扶来穗人员子女在生活及心理上面临的困难;同和街家综服务中心则开设“新广州人社区课堂”,增进来穗人员和本地居民的交流,促进来穗人员融入本地生活;嘉禾街家综服务中心开设“政策直通车”服务,向来穗人员提供就业、婚姻、入户等实用资讯和政策咨询,关注来穗人员群体的社会权益。

    发展▶▶链接社会资源,拓展多元服务

    据了解,白云区京溪街家综在开展无偿服务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发展出了“以无偿服务为主,低偿、有偿、增值服务为辅”的“资源为本,持续发展”发展模式,形成无偿、低偿、有偿、增值”四大服务品牌,并发展出“伴读天使——新广州人子女辅导计划”、“性与你我——儿童性教育支持项目”等特色项目。

    同样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黄石街家综结合幸福社区公益创投项目流动图书馆义工队伍建设项目;同德街艺展心窗的公益创投项目。这些项目都通过回应社区需求,激发社区参与意识,促进不同群体的社区共融。在开展幸福社区创建的三年中,白云区各街道共向广州市成功申请了54个公益创投项目,其中28个项目是由各街家综服务中心申请的。

    在挖掘资源的同时,白云区的一些街道家综还在尝试拓宽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棠景街、均禾街等一些城中村较集中的街道,家综服务中心考虑到居民喜欢到祠堂活动的特点,将服务延伸到各祠堂。中心社工定期到祠堂开展服务宣传及各种社区活动,充分利用了村祠堂的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祠堂文化”。

    掣肘▶▶资金不足,优秀社工缺乏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白云区的社工服务机构数量虽然增长较快,但实力较强、服务能力较好的社工机构仍然缺乏。白云区具有较明显的城乡结合部特征,进行镇级家综服务的新尝试,社工机构服务承接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此外,一些机构没有明确机构自身的定位和规划,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社工机构对自身发展的规划意识不明确。

    在政策法规方面,目前广州市对于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相关立法进展缓慢,还没有就鼓励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促进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完整系统的法规政策。由于政策顶层设计欠缺,导致社工人才流失率高、社工机构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

    对此,有专家认为应鼓励家综走专业发展的道路。专家认为各家综中心应该根据所服务地区的需求和机构的优势,专攻发展1—2项特色专业服务,以解决目前家综服务的针对性不强,服务未能充分体现社工价值的问题。

    除了优秀社工的缺乏,资金不足也是困扰白云区社工组织的一个难题。目前白云区还没有建立起家综服务中心服务经费持续增长机制。据白云区民政局副局长李文介绍,在工作启动初期,每个家综中心每年的服务经费为200万元,经费组成为市、区两级各提供50%。经过三年的运作,人员工资、服务费用等各项运作成本都在不断上升,但家综的经费仍然为每年200万元。“由于经费没有增长,导致家综经费紧张,制约了家综服务的深入、健康发展。”李文说。

    在场地建设上,资金不足带来的掣肘更加显而易见。据了解,由于公建配套用房严重不足,租赁方式已成为街、镇解决服务用房的一个重途径,但场地租赁费已明确规定不得在运营经费中支出,因此场地租金是目前困扰家综服务中心工作开展的一个难题。

    特写

    人和街道家综:

    居民交口称赞的“专业邻居

    白云区人和镇家综服务中心成立于2013年10月,是白云区首个投入服务的镇级家综服务中心。两年多以来,家综共开展服务35940人次,其中探访服务4827人次,个案服务226例,小组服务236个,社区活动180次,义工参与服务人数为1693人,义工服务时数为4875小时。联合镇、社区开展社区专案活动83次。

    然而一开始,人和镇的居民并不知道家综服务中心的存在,对社工服务也是一知半解。面对这种情况,人和家综的工作人员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在居民中慢慢提高曝光度。到现在,很多居民已经和人和家综的工作人员打成一片,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会自发到家综服务中心求助。

    人和镇家综服务中心共有三层楼,每层都有不同的职能分工。中心的主任苏素珍告诉记者,中心三楼被用来提供青少年服务,因此整个空间装饰了多种多样的卡通画,其中多数还是由街区的儿童画的:“这些孩子在这里玩,后来觉得墙面太寡淡,就主动要求在上面画画,装饰他们平时玩耍的地方。”虽然稍显稚嫩,但孩子们的想像力丰富,赋予空白的墙面以生命力。

    中心的二楼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为了让老人家有一个好去处,工作人员在这里设置了饭后茶话区、休闲娱乐区、互动交流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块。对于街镇的老人家来说,在这里既可以舒适恬淡地喝茶聊人生,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来一盘“米兰棋”,还可以和中心的帅小伙工作人员学做糕点。中心一楼则用来接待和引导上门的居民。

    人和家综服务中心共有16位专业社工和4位行政人员,服务人和镇内13万流动人口和8万常住人口。虽然人手紧缺,但仍然推进并开展了不少持续性的公益活动,如“希望之树”白云区人和镇长期病患者帮扶行动:自2013年10月起,人和家综在镇社会事务办的支持下,积极与各村居委联动,共同探访辖区内长期病患困难家庭;2014年9月2日,人和家综联系广东狮子会花城明珠服务队、民盟天河基层委综合一支部、广东良策金融服务集团、广州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等慈善组织和单位参与活动(募集物资合计1万元),探访了20户长期病患家庭。

    持续的帮扶活动也吸引了更多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参与入户探访,亲身感受活动的意义,促使“人情公益”向“社会公益”的转变。

    与此同时,人和家综也遇到了和白云区社工服务机构类似的问题:资金不足。“服务对象太多,人手肯定是不够的。另外工作人员女同志居多,如果有人休产假,需要另招社工补充,人力成本又会上升。”苏素珍说。至于如何解决资金问题,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几位社工都表示,希望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以适应社工行业的发展需求。

    家综服务深入白云居民生活

    案例1.亲子关系个案辅导

    单位:钟落潭家庭服务中心

    小C今年12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当小C的弟弟妹妹还没出生的时候,父母对小C非常宠溺。但随着弟弟妹妹的出生,父母亲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他们身上,小C从这时开始觉得当老大不好,压力大,什么事都要让着弟弟妹妹,父母亲不再像以前那样疼爱自己,将自己忽略了。

    小C从小到大有心事都会找母亲谈,有一次小C发现母亲偷看其日记,而没有向小C道歉。小C从此不再与母亲谈心事,并常与父母唱反调。

    小C母亲向社工反映,小C性格倔强,爱说谎,喜欢玩游戏。母亲对小C不放心,过度紧张,平时忙于工作以及忙于照顾弟妹3人,极少看管小C。

    社工们经分析认为,小C正处于青春期,与父母老师等长辈的关系有时会紧张,是其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这个阶段需要给予小C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的补充,并且做适当的心理辅导。同时,小C家庭的沟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关注整个家庭的沟通模式。

    对此,社工坚持陪伴小C母亲,并让她明白小C的表现与自己的行为有非常大的关系。在社工的坚定努力下,小C母亲开始反思自己的心理和开始改变和孩子自己的互动关系。一段时间后,小C的亲子关系得到改善。家庭压力减小,在学校里的行为也开始改善。

    对小C,社工们采用了绘画,倾听,心理支持等方法,缓解其压力。对小C本人面临环境不适应的行为方式做了体验式的具体辅导,有效改善了小C在家庭、学校面对人际关系问题时的应对模式。

    2014年4月接单时,社工与小C订立的目标是:学习与家人和睦相处,在学校认真学习以便让母亲放心,在考小升初这段时间尽量不上QQ聊天。目前,小C与家人的关系已经有所改善,特别是父母对小C的评价也很好,母女关系变好。

    在小C考试的前一天,社工打电话给小C的母亲,询问小C考试复习情况,小C母亲说其很乖,很自觉地复习,与家人也没有什么冲突。6月30日,社工收到了小C母亲发来的报喜信息,“女儿考上了花都校区一间心仪的民校,非常感谢你们一直辅导她、鼓励她,这是女儿一直想考的学校。

    案例2.鹅掌坦爆炸事故的介入

    单位:同德街家综服务中心

    2013年9月10日中午,同德街辖内鹅掌坦的仓库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点附近几百米内的所有楼房和商店都受到事故影响。在离事发仓库不到200米的地方有一所幼儿园,事发时大批孩子正在幼儿园内。爆炸共造成4人死亡,36人受伤,给附近居民、幼儿园小朋友带来恐慌情绪。

    爆炸事件发生后,同德街家综服务中心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危机介入工作。

    在爆炸发生后的2小时,中心便成立了危机应急小组,制定了初步的介入方案和制作了供居民求助使用的紧急联络卡;

    在爆炸发生后的3小时,社工来到爆炸现场附近的琪利广场、惠民广场、侨德市场、加油站等地点向居民派发紧急联络卡。紧急联络卡上有关于重大事故后可能出现的生理和情绪方面不适的症状以及自我调节方式,也印有中心及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方便市民求助。一些目睹事件发生的居民仍然惊魂未定,向社工表达了紧张、害怕的心情,社工对这些居民进行情绪安抚,进行疏导,缓解他们的恐慌情绪;

    此外,中心工作人员致电居住在爆炸现场附近的孤寡、独居长者,了解爆炸事件对他们的影响。并向他们解释事件的进展,安抚他们的情绪;

    由于爆炸事故对居民影响严重,需要大量专业的心理辅导专业人士参与后续的服务。中心向市、区社工协会进行紧急沟通,联系到市内专业机构的心理辅导专家、资深社工、香港社工督导等资源,共同制定中心下一步对事故开展后续服务的方案,并对中心社工如何处理灾难事件后的情绪安抚和心理辅导进行相关的培训。

    在爆炸事件发生半个月后,时值中秋及囯庆双节,中心通过举办一系列社区活动,继续缓和社区气氛;同时中心也制作了一批应急处理安全教育宣传册,在中心及各社区居委会派发,通过社区教育的方式提高居民应急处理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突发灾难事故发生后,中心及时响应,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及时的援助。在危机介入后,中心还根据居民状况制定了后续的服务计划,帮助伤者和居民逐渐走出了爆炸事故的阴霾。

    案例3.悦识粤文化成长小组服务来穗人员

    单位:三元里家综服务中心

    广州民航技术职业学院是三元里街辖内一间大专院校。根据社工的观察和了解,该校学生大多来自外省。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他们或多或少面临着适应困难和社会交往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学生对学习粤语、了解广州本土文化表现出一定的需求。

    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和特点,社工策划了“悦识粤文化”成长小组活动,以粤语学习为切入点,以专题形式渗透广府文化,使小组成员增加小组成员对广州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认识,加强对广府文化了解的同时学习基本的粤语,提升组员对广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工在招募了来广州1年左右、不会说粤语的广州民航技术职业学院的校学生组成活动小组之后,通过面谈了解组员对小组的期望,并以此根据他们的需求制定了小组计划。

    小组活动共分为六节,主题分别为小组破冰、广州骑楼文化、广州饮食文化、广州衣着文化、广州交通出行。为提高组员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社工在每节小组均安排了家庭作业,组员在每次以照片、PPT等形式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通过让组员亲自进行资料搜集,更全面地掌握小组中分享的知识和资讯。

    六节活动后,共记录有41人次参与,总体出席率为85.4%,组员出席率良好,反映了组员对活动内容的满意度。组员也对小组产生了一定的归属感。持续的参与保证了小组活动的成效。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组员对小组活动的综合满意度为87.5%,认为不仅通过小组认识到新朋友,而且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广府文化,对于与本地同学的交流以及今后在广州的生活和发展均有一定的帮助。一名组员在活动分享时说:“相较于老家的淳朴,广州五光十色,物质生活十分丰富多彩,通过这次小组活动,我更好地认识了广州,更能感受到它‘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文化魅力。我想毕业之后我会继续留在广州,在这里继续工作生活。

    南方日报记者 黄祖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