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06.11.2014  13:01

中国绿色时报11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阮锡桂 郑璜 张杰) 时值九月,秋高气爽。穿行在长汀县河田、策武、三洲等地,处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草木馥郁,绿意盎然。如果不是亲眼见证,很难相信,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绿色大地,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从全国水土流失重灾区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距离有多远?
  几代长汀人筚路蓝缕,用数十年的努力,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与百万亩荒山作战,创造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成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和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
  “群众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人民所需要的,就是政府的使命。”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民生福祉、群众利益高度关注,倾注心力;对长汀水土保持工作格外重视,亲自倡导以持续之功,推进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省建设,使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习近平同志对福建的生态建设寄望殷殷。
  到中央工作后,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节点上,习近平同志多次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和福建省生态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开启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的新篇章。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表达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追寻着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走过的艰辛历程,记者记录下了发生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动人故事,也记录下习近平同志对这片红土地和八闽山水的关注与牵挂。
  春风化雨
  ——习近平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格外倾注心力,开启了大规模治山治水的新篇章
  长汀特别是重灾区河田的水土流失究竟起于何时,无法详考。不过从“柳村”成“河田”的地名变化或可追本溯源,长汀水土流失历史最少在200年以上。
  河田,原名柳村。因水土大量流失,山崩河溃,河与田连成一片,形成“柳村不见柳,河比田更高”的景象,后人遂称之为河田。因河田属于红壤区,四周山岭尽为赤红色,像一簇簇燃烧着的火焰,故而又得名“火焰山”。这里夏天地表温度高达76摄氏度,可以烤熟鸡蛋,灼枯植物。
  早在上世纪40年代,长汀就与陕西长安、甘肃天水被列为全国三大水土流失治理实验区。
  1940年12月,中国最早的水土保持机构——“福建省研究院土壤保肥试验区”在长汀河田设立,当时的民国政府试图治理长汀水土流失,但收效甚微。
  新中国成立后,历届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从1949年12月成立“福建省长汀县河田水土保持试验区”开始到1983年,长汀县对水土流失进行了初步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其间,遭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初步治理的成果遭受了严重损失。
  1985年的遥感数据表明,长汀县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面积的31.5%,不少地方依然“山光、水浊、田瘦、人穷”。
  水土流失不治,百姓何来美好生活?
  1983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考察长汀,写下了《水土保持三字经》。同年,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把长汀列为治理水土流失的试点。
  此后,历任福建省委和省政府主要领导都亲临长汀,对水土保持工作作出具体指导。
  从1985年至1999年,长汀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万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35.55万亩,有效减轻了洪涝灾害。
  然而,长汀仍有100多万亩的水土流失区亟待治理,水保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政策支持与强力推动。
  长汀水土治理能有今天的成效,离不开习近平同志的亲自倡导与大力推动。在福建工作期间,他曾五次到长汀调研,并就水土流失治理提出要求,作出重要批示,推动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向纵深推进。
  1998年元旦,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题词“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
  1999年11月27日,是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划时代的日子。
  这天上午11时许,一辆中巴驶向河田镇露湖村。车子刚停稳,一位身材魁梧、神采奕奕的中年男子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石灰岭上的项公亭。
  他就是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他在龙岩考察棉花滩电站、梅坎铁路、漳龙高速公路等省重点项目过程中,专程安排到长汀调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项公亭是河田人民在项南逝世后,为感念他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作出的不朽贡献而集资修建的。亭前,习近平久久伫立,看到亭子四周板栗成林,近处治理后的山头树木临冬不凋、绿意长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对长汀人民锲而不舍的治理精神深表赞许。
  但是,当习近平看到远处连绵起伏、依旧红土裸露的山头时,神情转而变得十分凝重。时任长汀县委负责人向他介绍了过去十多年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提出长汀是经济欠发达县,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这项任务,希望省里给予更大扶持。
  习近平听后,语重心长地说:“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项南老书记的关怀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要锲而不舍、统筹规划,用8到10年时间,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完成国土整治,造福百姓。”他要求长汀县尽快起草一份详细材料,报送省政府。
  当天,习近平还来到策武乡黄馆万亩果园,考察了长汀县直机关干部正在开垦的果园。他对县直机关干部带头种果治理水土流失的做法,感到满意。他说,鼓励机关干部种果治理水土流失,干部带劳带资搞开发,这条抓得准。没有等靠要,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干部示范带头,你要群众做的事,只有干部带好了头,起到了示范,群众才能相信你。
  2000年1月8日,时任长汀县委书记饶作勋带着请示材料到省里向习近平汇报。还没见着省长,一位同志的话让他心里凉了半截:“这件事估计很难,因为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还从来没有安排到县一级的先例。
  让饶作勋惊喜的是,习近平一接到《长汀县百万亩水土流失治理报告》,当即批示:“同意将长汀县百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上报长汀县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县。为加大对老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可以考虑今明两年由省财政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治理长汀县水土流失。
  当年2月,“开展以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被列为全省1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确定每年由省级有关部门扶持1000万元资金。
  长汀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就此拉开。
  此后连续10年,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都列入省为民办实事项目。
  对于长汀这片曾经洒满革命先烈鲜血的红土地,习近平一直牵挂在心。
  2000年5月29日,习近平得知长汀正在建设生态园,专程托人送去1000元,捐种一棵香樟树。
  2001年10月13日,习近平再次到长汀调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来到河田世纪生态园,看到在园区一侧,2000年春他捐种的香樟树已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他十分高兴地为香樟树培土、浇水。
  习近平认真听取了长汀县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建设世纪生态园的情况汇报。他对长汀县以栽种常青树为主,兼种花木;以绿化为主,兼建植物品种园;以科研为主,兼搞农业观光,打造国土教育“户外教室”、水土治理“大观园”的思路,十分赞同。他还来到世纪生态园后山的石壁下治理现场,察看水土流失治理情况。
  在听取长汀两年来水土流失治理的汇报后,他说:“水土保持是生态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方要重点治理,以点带面。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要锲而不舍地抓下去,认真总结经验,对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龙岩市水土流失治理指挥部副总指挥、长汀县水土保持局原局长钟炳林是个老水土治理工作者。10多年过去了,回忆起习近平到长汀调研时的情景,一些细节仍历历在目。
  钟炳林记得,2001年10月13日,在河田镇的一个山头上向习近平汇报工作时,他顺手从山坡上拔起一株野草递给习近平,说这种草在长汀叫鹧鸪草,生命力很强,生长在贫瘠的地方。习近平接过鹧鸪草,仔细端详了一番,笑着说:“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把长汀的水土流失治理好,让这种草‘只把春来报’吧!
  还有一个细节让钟炳林终生难忘。他说,当时他向习近平汇报了四五个跟水土流失治理有关的数据,习近平在调研讲话中就把这些数据一点不差地复述出来。“有些同事,这些数据我跟他们说了很多遍都没记住,而习省长听一遍就记住了,可见是非常用心的。
  几天后,10月19日,习近平对长汀水土保持工作再次作出批示:再干8年,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国家、省、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长汀县通过封山育林、改良植被、补贴烧煤、发展绿色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等措施,展开了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
  第一个8年过去了,至2009年,长汀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7万亩。
  2010年,省委和省政府再次作出决定:继续实行扶持政策,再干一个8年,水土不治、山河不绿,决不收兵。
  沧海桑田
  ——长汀人牢记嘱托,以“滴水穿石”精神成就了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
  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平坦宽阔的村道旁清溪潺湲,水车徐转,一排排带着明显客家建筑风格的农民别墅沐浴在煦暖的秋光里。
  “山上没资源,人均八分田,砍柴卖草换油盐,养一头猪等过年。”回忆起过去的生活,南坑村党支部书记沈腾香不胜唏嘘。
  这里曾经是水土流失重灾村。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村子周围还是光秃秃一片,除了几棵高不足1米的“老头松”,漫山遍野都是极度贫瘠的风化粗砂土。“不少村民最盼下雨,因为头天下大雨,第二天就可以去河里捞沙,捞22担装满一手扶拖拉机能卖3块钱。”村里的老人回忆道。
  因为缺乏燃料,村里制定了严苛的村规民约:谁上山打枝砍柴被发现,就要杀家里最肥的一头猪,分给全村人吃。但还是有不少人趁着夜色偷偷去砍柴,拿回来不敢晾晒,只能藏到床底。
  为解决群众烧柴问题,政府开始发放煤炭补贴,让大家改烧煤球,并号召大家大种大养,在山上开荒种果。
  由于土地贫瘠,每种一棵树都要挖一立方米的穴,填六担好土,施六担农家肥、一公斤磷肥、一公斤复合肥。党员干部们带头,以“蚂蚁啃骨头”的韧劲坚持下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默默耕耘,硬是将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花果山,南坑也由以前的“难坑”变成了富坑,成为远近闻名的“闽西银杏第一村”和全国文明村。
  南坑之变,正是长汀干部群众数十年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坚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的真实写照。
  “守土有责,寸土必争”,这是历届长汀县委和县政府响亮的施政宣言。斧头收起来,锄头扛起来,长汀干部群众顽强奋战,愈战愈勇,生态保护、恢复与绿色产业开发并举,打响了一场治山治水奔富裕的持久战。
  斧头收起来。2000年,时任长汀县县长签发了《封山育林命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县仅有的两个县长令之一。县里建立了《关于护林失职追究制度》、《关于禁止砍伐天然林的通知》等一系列保护生态的规章制度,并实行群众燃料补助制度,引导农民以煤代柴、以沼代柴、以电代柴,当地群众告别了延续数千年烧柴草做饭的历史。
  结合“造福工程”,长汀县还实施了生态移民搬迁安置,以减轻水源地和生态脆弱地区环境承载压力,6万多人告别了困守大山的苦日子。
  与此同时,锄头扛起来也如火如荼进行。长汀群众发扬“干革命走在前头,抓生产力争上游”的老区精神,在水土流失区发展果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产业发展与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机结合,以生态恢复带动群众致富。赖木生、马雪梅、黄金养、刘静美、赖春沐等一大批“当代愚公”不断涌现,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让一片片过去“不闻虫声,不见鼠迹”的不毛之地重披新绿……
  记者驱车来到策武镇策田村“种果大王”、全国劳模赖木生的果场。管理房内,一帧习近平同志与他的合影格外引人注目。说起这张照片的来历,赖木生十分激动:“当年如果不是习省长的鼓励,我就不会开发出这片果林了。
  赖木生是长汀县大同镇新民村人,1981年起就开始承包荒山种果树,到1994年已达150亩,果山的收入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1995年,赖木生在县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40万元在河田水土流失区种下500多亩板栗,带动村民发展了万亩板栗基地。
  1999年11月27日,习近平到长汀考察水土保持工作时,参观了赖木生在河田镇长坑里的果场。看到满山的果树,“习省长非常高兴,让我和他在果树前来了张合影,还鼓励我要继续发展,扩大规模,带领别人一起致富,治理水土流失”。习近平的鼓励让赖木生干劲十足,当年底,他就从河田转战策武,在水土流失区承包了700亩荒山,种上了板栗、油柰、水蜜桃等。
  如今,富裕起来的赖木生,联合省、市劳模,成立了赖木生工作室,义务为农民举办培训班,把果树种植经验和技术整理成小册子印发给村民。他说:“我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咐,带动越来越多的乡亲参与到开荒种果和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去。
  “滴水穿石,人一我十”,长汀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做法与经验。
  30年来,长汀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2.8万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98.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现在的79.4%,植被覆盖率由15%-35%提高到65%-91%,实现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习近平为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倾注的心力,长汀人民始终感念于心。
  2004年6月10日,长汀人民给已调往浙江工作的习近平捎去一篮杨梅,请老省长品尝,这杨梅正是产自昔日的水土流失区。他们在信里说道:“衷心感谢您把治理我县水土流失区的问题,作为当年福建省为民办实事的一大项目,倾力支持,终见成效。如今,该地区水清了,山绿了,果实挂满枝头,长汀人民经常惦念您。欢迎您今后有机会再到长汀老区来指导。
  习近平当天即回信:“欣悉你县几年来全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我感到由衷的高兴。1983年,按照项南书记的要求,长汀开始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治理,这几年继续加大了治理的力度。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长汀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以全面根治为目的,切实把这一工程抓紧抓实抓好,把长汀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生态县。
  进则全胜
  ——习近平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重要节点再作批示,“长汀经验”在全省推广提升
  斗转星移,岁月荏苒。
  当时间来到2011年12月10日,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迎来了新的机遇: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对《人民日报》有关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报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中央政策研究室牵头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长汀实地调研。
  时隔一月之后,他就在中央调研组报送的《关于支持福建长汀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上,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2012年3月,在京看望参加全国“两会”的福建代表团时,习近平再次殷切嘱咐:要认真总结推广长汀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加大治理力度、完善治理规划、掌握治理规律、创新治理举措,全面开展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一任接着一任,锲而不舍地抓下去,真正使八闽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习近平同志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嘱咐,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福建推进生态省建设迈向新阶段吹响了新的冲锋号角。
  省委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省里专门成立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担任组长,省领导、省直部门和协作单位、经济较发达县(市、区)挂钩帮扶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
  省委书记尤权上任第三天,就专程到挂钩帮扶县长汀调研,认真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的举措,实地察看水土流失治理的进展成效,要求打好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真正使荒山变绿、群众致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尤权六次到长汀,调研指导水土流失治理,用“长汀经验”推动全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省建设步伐。省长苏树林也多次深入长汀,指导水土保持工作。
  在长汀,打造“长汀经验”升级版,让生态助力发展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长汀人认识到,经过多年治理,长汀的植被覆盖率大大提高了,生态变好了,但对百姓致富的带动还不够。在巩固以往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打造“长汀经验”升级版,真正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应成为“进则全胜”的努力方向。
  本着这样的思路,长汀县紧紧围绕发展主轴,加快汀江生态经济走廊规划建设,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五大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实施,长汀百姓正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中越来越多地受益。
  “天下水皆东,唯汀独南。”“客家母亲河”汀江自龙门发源,奔流不息,流经的乡镇占全县总面积的2/3左右。
  傍晚时分,新桥镇新桥村曲凹哩汀江漂流现场,送别了喧嚣的游客,忙碌了一天的66岁老艄公张洪水坐在岸边新建的廊桥旁,悠闲地喝着茶。眼前,碧绿的汀江水缓缓淌过。
  老张和汀江打了一辈子交道。“前些年,水运没了,守着汀江不让打鱼,只能种田。现在,每天撑着竹排在汀江上跑几趟,每个月就能收入2000多元。”一提起现在的日子,老张就感觉心情舒畅。今年7月漂流项目开业以来,他和其他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出路。“这汀江是真的让我们赚钱了。
  让绿色赶走贫困,绿色才永不褪色。在长汀,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生态工业等蓬勃发展,良好的生态正成为长汀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
  在全省,以推广“长汀经验”为着力点,水土流失治理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2012年起,每年向包括长汀在内的22个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投入的水保专项资金成倍增长;
  2013年,水土流失的治理重点在全国率先从县延伸至乡镇;
  2014年,治理重点进一步延伸到建制村,一批让群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水土保持生态村犹如星星之火,在八闽大地呈燎原之势。
  原计划“十二五”末期全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00万亩的目标,今年即可全面实现。到明年底,全省水土流失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有望降到9%以下。
  矢志不移推进水土流失治理,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探索“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永续发展路径。
  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较早推行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在财政资金使用上推行“以奖代补”,实行领导干部环保“一岗双责”制度……近年来,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举措在福建接连出台。
  今年起,唯GDP的政绩考核办法正式成为历史。福建取消对34个限制开发区域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改为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政绩考核“指挥棒”越来越绿。
  如今,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连续36年居全国第一,也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指标均为优的省份,“清新福建”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山海画廊,人间福地,闽山闽水正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徜徉在汀州的山水长廊间,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描写秋景的佳句不由涌上心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曾经饱受水土流失之害,经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长汀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着更加刻骨铭心的理解与感悟。
  回望来时路,从千里赤地到绿满汀江,长汀人民的水土流失治理之路,其实质就是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尊重群众意愿的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积极倡导、全力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只是习近平关注生态文明的一个方面。由长汀而及全省,习近平对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良好生态造福子孙后代,他有着前瞻的思考与务实的作为。早在2000年,时任省长习近平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2002年,福建成为全国首批生态省试点省份……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生态保护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建设生态文明永远在路上。
  今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高目标,增添了新动力。
  9月15日,福建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召开,强调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狠抓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工作,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认真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原载于《福建日报》2014年10月31日一版)

[阳江]举办学习宪法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深入贯彻实施宪法,林业厅
[湛江]举办2018年依法行政专题研究班
为提高湛江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林业厅
[江门]举办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培训班
为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品质提升的水平和质林业厅
南方日报:广东未来7年将完成 基干林带造林36万亩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进 通讯员/林荫)18日,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茂名召开。会议透露,从2019年起,我省将正式启动实施新一期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19—2025年,全省将完成基干林带造林36.林业厅
[东莞]打造林业生态屏障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近年来,东莞市高水平规划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林业厅
新华社:绿荫下的巨大市场——聚焦快速增长中的森林旅游
黑龙江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