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华南理工大学举办“我的留学生活”征文朗诵比赛
海外网南粤之窗频道5月16日电 (刘玉平 臧江江 魏先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身边的“老外”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在中国的生活是怎样的?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5月16日,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特地举办“我的留学生活”征文、朗诵比赛,让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用中文讲述他们在中国的故事。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汤文康,马来西亚留学生。一次耗时很久的作业完成后,突然冒出去旅行的想法,他马上上网搜索广州周边的旅游地点。选定桂林阳朔后,立刻拨了女友的电话,“走,今天我们约会去,约在天河客运站”。就这样,女友只带着空书包和护照,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已经买好车票的汤文康拉着上了去阳朔的车。
和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一样,旅行也是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喜欢做的事。
越南留学生阮国越来广州快一年了,他有一个计划,每个月拿到奖学金的时候省下一笔钱,然后用这笔钱去参观一些广州著名的景点。而他的同胞,还有一年多就要回国的张文战,对广州很多好玩的地方还没去有点遗憾。“以后一定得抽时间出去逛逛”,张文战说。
食在广州的“吃货”
来自越南的武红明说,他的很多朋友都吃不惯中国菜,一来中国就瘦了很多,但中国菜却很合他的胃口,所以刚来中国没多久就胖了几公斤。细心的他还发现了中国学生吃饭都很早的规律,“如果你晚上六点才到食堂,那肯定什么也没有了”,所以他也跟着中国学生,尽可能早的吃饭。
温家玉,来自印度尼西亚,她说她非常喜欢广州的美食。无聊时,她还会上网搜索好吃的地方,然后约朋友一起去吃。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志华喜欢自己做饭,他会照着菜谱学炒菜,有时候会做山西刀削面、拉面解馋,有时候还会剁菜、拌馅儿做饺子招待老师和同学。
“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是韩国留学生金知室对她留学生活的形容,这也体现了她的“吃货”特质。她说,手抓饼和草莓冰沙是她的好朋友,一边吃手抓饼一边喝草莓冰沙很容易消除压力。
对于中国美食的诱惑力,很多留学生无法抵挡,有留学生说,“食在广州”果然没错。
爱上友好热情的中国人
“对欧洲人来说,这里的东西都非常便宜,我在买东西的时候不用考虑太多,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来自意大利的劳拉说。最让她吃惊的是师生关系,老师们愿意把自己的微信号码告诉学生,这种情况在意大利是不可能的。
除了便利的生活条件,中国人的热情也让留学生印象深刻。友好的出租车司机、主动帮助搬运行李的学生志愿者和热心的楼管阿姨,让中非留学生多班十分感动。来自美洲国家巴哈马的张杰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还被邀请去朋友家里一起过年,他说,虽然离家万里,但他却从来没感到过寂寞。现在,他已经爱上了友好热情的中国人。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10年来,在留学生招生规模、办学质量、管理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成绩。留学生人数从最初的1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来自123个国家的2000多人。2013年还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部属高校。
在这里生活感觉如何?马来西亚留学生汤文康的答案代表了留学生们的心声——“来中国留学,我不后悔。我的中国留学生活,五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