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师”也要审批,权力的手伸得太长
“美甲师还用得着政府发资格证书吗?竟然还细分为五级!”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诸如“五级美甲师”这样的问题还很多,“这严重束缚了市场的手脚,也束缚了人民的创造力!”(《新京报》9月17日)
关于政府在简政放权中存在的问题,李克强总理曾多次提出批评,就在上个月月底,他还要求严厉查处“审批花样”:“我听到反映,某个地方本来群众办一项手续需要到现场,交100元手续费。现在改革以后,人不用来了,网上办理,但收费一下从100元涨到了500元。简直是匪夷所思!”
中央政府强力推进的简政放权,在落实过程中为何会屡屡出现花样繁多的“梗阻”?
首先, 与一些地方、单位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有关。从以往以管制、设限为主,到改革之后的立足服务,其转变之难不啻一场艰难、痛苦的革命。这里面有行政惯性带来的某种依赖,也有政府官员懒政、怠政。李克强总理也指出,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也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很难一蹴而就。
其次,当下的简政放权仍停留在从上到下的“简”与“放”,尚未形成上下良性互动的格局。由于长期以来早已形成并不断固化的利益关联,不少部门并不愿意放弃行政审批带来的利益,总会想方设法搞些小动作,要么顶着、拖着不办,要么“玩花样”、“换马甲”。
如果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只有来自上面的压力机制,而缺乏下面的监督机制,就难保简政放权不走样。因此,有必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持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切实放开市场的手脚,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一方面,要强化监管,严肃追责,改变以往的管制式思维,克服权力任性,真正树立服务意识。对于那些刻意阻滞、妨碍市场发育乃至肆意盘剥市场主体的权力行为,必须重拳打击。对于已经放手的审批事项,要有追踪、有督察,并形成严格的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收费清单”、“责任清单”。
另一方面,还要尽快加速机构改革,在“精兵简政”中实现“简政放权”,把那些过多的行政机构、红顶中介,该减掉的减掉,该推向市场的推向市场,不让其继续以“养机构”、“养人”为由,继续从市场中攫取利益。
除此之外,也要畅通意见反映渠道,通过最广泛的公开透明,监督“五级美甲师”这样的审批痼疾,从而杜绝形形色色的权力牟利行为。
不可否认, 新一届中央政府组成以来,简政放权成效显著。自2013年3月以来召开的近百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及简政放权的就多达65次,其中40多项议题与简政放权直接相关。这些做法极大地释放了市场活力,但如果听任一些地方滥用权力,肆意变通,已经取得的成绩就会被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