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琪:西关大屋重生缺乏驱动力
据媒体报道,近些年,西关历经地铁建设、旧城改造等项目,为数众多的西关大屋倒于钩机之下。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一篇调查报告统计,鼎盛时期西关有800间西关大屋,如今仅剩100多间。
专家说,西关大屋原来的屋主都是大户人家,多多少少有海外关系。由于当年曾经被当做政治运动的斗争对象,能走的都走了,留下的都是些远方亲戚或租客。如果要保护,这些远在海外的主人有可能承担职责吗?“如果这些建筑都是国有的,政府包管一切,那就好操作,但实际上,老建筑的产权问题非常复杂。”
老屋保护常见有两大派别,一是政府全盘兜底,即以财政投入保护为主导,再让社会力量参与,尽量让西关大屋保持原汁原味。二是全部开放给市场,由开发商收购、经营、盘活,变成什么风格,由市场经济说了算。对于前者,多年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到,让政府救助老屋,基本上都是杯水车薪,完全就是一个财政的无底洞。至于开放给市场,有人把上海新天地看做成功范例,唯文物专家不认可,理由是“居住蜕变成了商业,已经改变历史原貌了”。
实际上,无论是政府出钱,还是商家出力,都是驱动力的问题。政府把大屋修缮好了,造福的也不过是这栋楼的私人业主,或者博得文人一赞,远远不如马路边“穿衣戴帽”更凸显政绩。文化人和媒体的呼吁,最多也就促使当地政府继续关注,找专家去看看,但毕竟缺乏长久输液的动力,原因往往是“财力有限”。
对西关大屋来说,最致命的还是所在区域的衰退。没有发达的总部经济和写字楼群落提升地价,再加上道路交通不畅、基础设施落后,如果放在城郊,这对大屋群落来说可能是一种地利,可名曰“古镇”;但在大城市,就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贫穷角落。政府在输血前,更多的是在想造血大计,而造血就得靠能挣钱的GDP机器,而不可能靠日薄西山的老房子。市场资本对延续西关大屋一直兴趣不大,既可能是有法律、产权的约束,而最大可能还是担心风险,尤其是文化概念已经被过度透支的当下,真心追逐历史的消费群是越来越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