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无家可归住公厕数天 女儿均称有困难没办法

26.08.2014  08:11

老人曾在这间公厕内居住超过4天

昨晚老人被社区人员安置到一家宾馆内

  本报讯(记者 杨琳)租住在东城区轿子胡同的王老太年近八旬,膝下有三个女儿,可是近日,她却无家可归,不得不住进了胡同内的厕所至少四天。社区工作人员称,三个女儿无人照顾王老太。昨天傍晚,社区将王老太安置在了附近一家宾馆内,并希望能够与其三个女儿协商,解决王老太的生活问题。京华律师事务所康律师说,三个子女应该尽快履行赡养义务。

   老人睡在厕所地上多日

  昨天下午6点多,居住在厕所多日的王老太在隆福寺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轿子胡同附近的紫龙宾馆内,住进了一间干净整齐的双床房,房间内有洗浴设施,还有一台电视。据隆福寺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王老太户口在厂桥,今年5月份搬到轿子胡同一院内平房居住,所住平房没有上下水,一个月房费600元左右,大女儿一直在给其交纳房费。一个月前,多位居民反映,王老太经常捡回一些破烂带到院内,影响了院内的环境,社区因此联系了王老太的三个女儿,但三个女儿并未过多理睬,此后就拒接社区电话。8月份,王老太房屋到期,无人替她交纳房费,王老太无地居住,白天在外闲逛,晚上便住进胡同内的厕所。“起码住了四天。”社区工作人员说,据了解,老太太的吃喝很多都是捡来的。

  社区张书记说,昨日社区订下紫龙宾馆一间房间,将王老太暂时安置下来,并为其解决吃喝问题。社区将尽力找到王老太的三个女儿,协商解决王老太的生活问题。

  王老太多日以来一直住在附近的一间厕所内,厕所内还算干净,但是气味很大。“吓着我媳妇了。”住在轿子胡同附近的一位居民称,有一天晚上媳妇出门上厕所,看到王老太躺在厕所内,吓得就跑了出来。一位邻居说,有时候王老太躺在公厕地上,有时候就拿个纸壳铺在地上,躺在纸壳上。还有居民发现王老太晚上坐在厕所内的马桶上睡觉。另一位居民称,一天晚上看到王老太在厕所外的三轮车上睡觉。一位居民说,她住厕所这几天,她的吃喝无人照料,有一次见到她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一块馒头吃。

   因租房到期后无家可归 无奈住在公厕

  王老太的一位邻居回忆,老太太租住在胡同平房的几个月内,经常捡一些破烂。昨天晚上,北青报记者看到,她租住平房的院落门口已经锁上大门,王老太屋内的杂物被摆放在了狭窄的胡同道路两侧。

  据悉,王老太所在院落房东称,王老太的大女儿于4月份将房屋租下,付了三个月的房租。王老太总是捡破烂,弄得院落内的其他住户意见很大。后来,房东与王老太的大女儿联系,让其在8月中旬将王老太带走。但王老太并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搬出院落,其大女儿称王老太无处可去,月底一定搬走。但迫于邻居们的要求,房东在前几天将房门锁住。

   老人一直在为仨女儿说好话

  王老太称,自己出生于1935年,今年79岁。她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满头白发,驼背,走起路来脚有一些别扭,身板看上去还算健康。王老太意识并不清醒,说起话来左一句右一句,很多时候话语前后矛盾。“我没告诉她们,不怪她们。”在王老太的话语中,唯一始终不变的是对三个女儿的袒护。她说,自己的女儿都有工作,不想麻烦她们,自己现在的处境也并没有跟三个女儿说,她的女儿并不知情。

  几位邻居说,老太太生活如此窘迫,做女儿的应该有责任,但是老太太一直不许别人说女儿的不是。“偶尔也来看看她。”几位邻居说,几个女儿偶尔来过,但是大部分情况没有待几分钟就走了,也不帮着老太太干些什么。胡同内多位居民称,从前天起,很多市民得知王老太的事情后找到老人,给她送了吃的喝的,甚至还捐赠了不少钱。但上周日晚上王老太的大女儿来过,将大部分捐款拿走。

   两位女儿均称有困难

  据悉,王老太大女儿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这几天才知道母亲住进了公厕,她说自己已经照顾母亲很多年,儿子要上初中,为了离学校近些,便把位于清河的房屋出租,自己在地安门附近租了一间平房和母亲、儿子一起生活。但母亲脾气不好,邻居和房东对此都有意见,她只得给母亲租了轿子胡同的这间房屋。她解释说,拿走母亲的钱是怕母亲把钱丢了,她先帮其收起来。现在她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也在发愁母亲将来住在哪里。

  社区人员对北青报记者说,王老太家庭内部有财产纠纷。

  北青报记者联系到了王老太的二女儿,她说,老太太原来住在永泰东里,房屋为公房,去年大女儿占据了房屋,并将房屋出租,母亲今年4、5月份的时候搬到轿子胡同居住。她说,自己多次前去看望老太太。她称自己家庭也比较困难,房屋面积很小,也没有办法。

  北青报记者联系老人三女儿未果。

   律师:三个女儿应尽快履行赡养义务

  京华律师事务所康律师说,老太太在厕所内居住多日,三个女儿理应及时出面赡养老人,如果得知老人近况后不作为,就是不履行赡养义务,这是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他建议,首先要要求三个子女尽快履行赡养义务,其次,相关部门要对老太太进行社会救助。

  摄影/本报记者 郁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