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在京成立 陈志强荣获“航天育种重要贡献人士”殊荣
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在京成立 我校陈志强教授荣获“航天育种重要贡献人士”殊荣
12月2日,由中国航天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4家单位共同发起的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期间,联盟隆重举行了“向为航天育种三十年做出重要贡献人士致敬”活动,表彰了三十年来在我国航天育种基础研究、品种选育、推广应用、航天搭载技术及空间诱变技术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刘纪原、谢华安、吴明珠、蒋兴村、唐伯昶、陈志强、刘录详、邓立平、刘敏、雷振生等10人,并致以崇高敬意。
我校陈志强教授荣获“航天育种重要贡献人士”殊荣
我校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强教授获此殊荣。联盟高度评价了陈志强教授近三十年来在航天育种领域的不懈探索,不但培育出第一个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的水稻航天育种新品种“华航一号”,还带领其团队将航天育种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突出成绩。大会颁奖词“心怀天空、脚踩大地,三十年来埋头苦,愿得此生长报国”高度肯定了陈志强教授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国家国防科工局、北京市科委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和论坛活动。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慧教授等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文/图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郭涛 陈淳 王加峰)
附: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天育种研究历程
1987年 利用高空气球等开展航天诱变机理研究
1996年 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等开展我国早期种子搭载实验
1996年至目前已搭载23批至次267份不同植物种类种子
2003年组建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
2007年组建植物航天育种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9年组建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年 通过科技部验收
2016年 通过科技部运行评估
多年来,陈志强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强化多学科协同科研创新,首次将航天工程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集成创新,建立了以“多代混系连续选择及定向跟踪筛选技术”为核心的水稻航天生物育种技术体系,承担主持“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航天育种863计划项目,带领全国航天育种领域同行开展技术攻关创新研究,直接推动了全国水稻航天生物育种的技术、种质和品种创新创建的突破,有效地推动了广东乃至全国的水稻育种进步。2001年以来,陈志强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2项、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8项、发表各类研究论文79篇;育成36个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39次通过国家及省级品种审定,并在广东和华南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陈志强教授多年来在航天育种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推进方面表现突出,带领其团队先后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4项,并获得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