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技术勤动手,他们创造出“神器”

02.11.2017  15:50

大洋网讯 荔湾区石围塘街有四类特殊的“环卫工人”,它们叫做“大石”“小石”“围围”和“塘塘”。为什么称呼是“它们”?因为它们是四类不同种类的机器。它们不是买回来的,而是石围塘街环卫工人们自己做出来的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改造的环卫机器投入工作后,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比提升了2.7~5.5倍。如今,这群自学改造技术、热爱工作的环卫工人正继续努力探索,争取改造出如同“扫地机器人”一般的“消杀机器人”。

源起

偶然想法激发第一代机器诞生

    “对机器进行技术改造前,工人们每天都要拿着40斤重的烟雾消杀机在大街小巷里执行消杀工作。虽然机器上配有肩带,可以减轻一点负担,但使用一段时间后,机器开始发烫,人根本背不住,只能靠手拿。”石围塘街环卫站站长梁汉权告诉记者,由于机器使用上的不便利,每一次的消杀工作都需要4~5人一起行动,“体力好的工人拿500米,体力一般的工人拿300米就要换人了。

    “我们把机器放到买菜用的手推车上面,拖着走不就轻松多了吗?”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激起了梁汉权改造烟雾消杀机的决心。他将街坊丢弃的手推车回收后,和工人们一起将机器焊接在手推车上。与此同时,为了减轻频繁弯腰去开关机器对工人们腰椎造成的影响,他们又在烟雾消杀机开关上焊接了一段细铁棍,让使用者伸手就能摸到开关。就这样,2013年,技术改造的第一代烟雾消杀机完成了。

    探索

    自学技术,收集垃圾变废为宝当零件

    2013年底,石围塘街环卫站和消毒站联合,组织站内9名对技术改造有兴趣的工人,成立了“石围塘寻梦园工作室”,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探索对各类器械的升级改造。

    接下来,上网看视频、看书、咨询专业人士……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工人们用尽办法,将改造技术的知识一一学起来。随着知识的累积,对改造的要求提高,工人们开始不满足于对手动操作的改造,释放双手、让机器变得自动化才是更有效减少工作量的方式,但想要做到自动化,对改造者专业知识的要求就更高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作室内一名叫黄俊的工人自发报名参加了一个无线机电培训班,以全面地学习、了解无线机电的运行以及使用方式。

    除了专业知识薄弱,工人们对于画图纸也可谓一窍不通。梁汉权告诉记者:“我们不会画图纸,所以每次都画个大概的草图,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有时候上班没时间讨论,只能下班再继续研究,加班也就变成了家常便饭。

    此外,资金也是推动技术改造的重要因素。由于资金相对短缺,工人们便将街坊丢弃的旧电器、儿童玩具电动车、卡通模型等带回工作室,拆解出有用的零件备用。“当环卫工人的好处就是可以‘收集’到各式各样有用的‘垃圾’。这一秒它们是垃圾,也许下一秒就会变成我们的零件了。”一名工人说。

    收获

    第四代机器上岗,机器齐齐穿“制服

    日常的消杀工作中,工人不仅使用烟雾消杀机,还会运用水雾消杀机。2013年以来,环卫工人们同时升级改造这两类消杀机,如今工作时使用的已是第四代机器。

    与最初改造的手推式烟雾消杀机相比,升级后的两种消杀机都变为了车载式。“考虑到手推的形式也会对手腕和手肘产生一定的负荷,而且无法放置水雾消杀机,我们就想利用电动车,在车上安装支架、电池、变压器等,再将消杀机架在车上,让工人们开着车就能把消杀工作完成。”梁汉权说道。如果消杀机喷头的角度是固定的,消杀就不全面,为此,工人们决定加装遥控装置,让消杀机的喷头可以上下左右自由地转动。另一方面,考虑需要消杀的环境以及辐射范围大小都各不相同,同一款消杀机无法满足所有的情况,工人们又经过多番尝试,改造出了车身大小以及消杀机喷头数量各不相同的多台消杀车,便于全方位完成消杀工作。梁汉权说:“起初改装水雾消杀车时资金不足,我们就将食堂的大糖水锅切底改造成水雾喷口。

    时至今日,石围塘街寻梦工作室不仅创造了全新的消杀车,成员们还通过改造儿童电动摩托车以及组装传送带,创造出两台全自动遥控消杀车。“这种遥控的消杀车可以用于人不便进入的地方,更大程度地完善消杀的工作。不仅如此,这种遥控式的消杀车还可以进入传染性疾病的区域进行消杀,更大限度地保障了工人们的安全。”梁汉权说。工作室还为环卫站改造了电动喷水车,让环卫工人们可以开着电动车完成洒水清洁工作。

    去年,工作室还对改造后的消杀车及喷水车的车型进行喷漆并加装了电子屏幕。“它们‘穿了制服’才像工作用具,不然,别人还以为是五类车呢。”一名工人笑着说。

    目标

    做出自行完成工作的“消杀机器人

    环卫站提供的数据显示,这些升级改造的消杀车及喷水车投入工作后,环卫工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比提升了2.7~5.5倍。以前长时间工作后,工人累了需要休息,现在长时间工作后则是机器累了,要关机让机器休息。

    梁汉权说:“工作室一直贯彻着‘在技改中寻找乐趣,享受乐趣’的理念,让工人们找到属于这份工作的快乐。”展望未来,工作室的众人希望真正做到解放双手,改造出如同“扫地机器人”一般的“消杀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自行完成消杀工作。梁汉权说:“这个想法听起来也许虚幻,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想做,就一定可以做到。

  撰文/摄影 信时记者 张一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