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VR艺术展广州举行 以极罕见的科幻主题创作呈现
观众现场体验。记者李细华摄
近日,“脑太空:科幻VR展”在广州开幕。本次展览是国内首个VR艺术展,也是国际极罕见的科幻主题VR艺术创作呈现。展览集中展示中国美术学院开放媒体系的23位“95后”青年艺术家的十余件作品。这既是数码原生一代以VR为媒介的一次大胆探索,也是媒体艺术家姚大钧长年通过创作、研究、展演、教学不断推演科技艺术前沿,拓展艺术边界的一个截面。
VR(virtual reality)通常被定义为一种计算机仿真系统,可直译为“虚拟现实”或“虚拟实境”。由于其造境能力可激发出无限的可能性,VR也正成为越来越多艺术家一种表现力极强的创作界面与媒介。通过新的科技手段,艺术家要为观众营造一个怎样与众不同的世界?VR要成为一种普及化的艺术形式,未来发展有哪些潜力与瓶颈?南方日报记者就此与策展人展开探讨。
想看看22世纪的北京、上海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你将会遇见穿越时空的秦始皇兵马俑、上下倒置的混沌世界、还是可以“离线打包”带走的杭州西湖?现在,广州观众只要来到风眠艺术空间,戴上VR眼镜,就能展开一场超时空的“奇幻漂流”。
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著名媒体艺术家、声音艺术家姚大钧是这次展览的“总导演”。这些年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致力于媒体艺术的跨界创作。在系主任姚大钧主持下,该系开设了许多国内首家、甚至唯一的教学系统。中国美术学院还委托姚大钧创建了国内第一所虚拟现实艺术实验中心。
这一次,姚大钧带上该系20多位“95后”学生一起创作。他戏称这些青年艺术家是“人机一体”的原生代。“我们培养的是‘新文艺复兴人’,他们对媒介、对技术、对创想都无所畏惧。”
本次展出作品以科幻想象激活当下日常,讨论的议题范围也很广,包括生态、信仰、数码、考古、基因、宠物、城市设计,等等。艺术家们对这些议题进行大胆推理和细腻刻画,展现了中国新生代艺术家对未来、自我、环境的超越性思考。
比如,在蔡宇潇、徐林、翁怡璇、詹洁构想的《北京2101》里,22世纪的北京已是一座科技发达的世界城市,雾霾、交通等问题早已解决,人工智能胶囊型共享电子车取代了私家车,电子高架车道释放了交通压力,城市治安及电子垃圾则由中央巡逻机器人“兔爷城市卫士”来维护,京剧机器人还在城市的某角落里表演“水袖功”……
曾有人批评VR缺乏社会性关联,是“内在导向的封闭性个体”。但姚大钧却将VR视为内外汇通、灵肉一体的“脑太空”:各个似不相连的VR,构成了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个体性与集体性并存且持续有机互动。“人们误以为VR眼镜将个体隔离在独我的小空间内,但‘小世界’所联通的是精神共同体,是‘大宇宙’。”他补充道。
通过创作与反思,姚大钧认为,艺术家也逐渐看清了VR的本质。尽管不少人将VR定义为“虚拟现实”,他却指出,VR本身并无“仿真”或“模拟”的责任与追求;人们也不应该将VR仅仅视为一个“全景观看器”,它更是让我们狂想出、创造出一个个世界和世界观的系统平台。
不久前,由日本原创、美国出品的科幻大片《攻壳机动队》登陆中国,并因该片背后参与投资的诸多中国资本而引起热议。“我们的投资方是否也可以回头正视自身强大且独特的美学经验,敢于培养我们自己的面向未来的一代代艺术家呢?”姚大钧将问题留给观众思考。
趋势 VR艺术推广亟待内容驱动
2016年曾被舆论热捧为“VR元年”。国内外VR厂商推出的研发产品纷纷登场,使VR大规模进入市场成为可能。然而,到了去年年中,多家VR企业出现欠薪、裁员、破产的现象,为整个行业前景蒙上一片阴影。VR从“野蛮生长”忽然掉进了“洗牌期”。
“VR元年”过去了,新一年又会呈现怎样的局面呢?“实际上,‘VR元年’本身就是一个被过度炒热的话题,‘元年’过去后什么也没有发生。”姚大钧清晰地认识到VR技术发展面临的瓶颈:“首先,是它的设备还比较贵。但目前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内容。没有内容驱动,设备价格降得再低也不会有人买,这就好比有了电视机,而没有电视台、没有电视节目一样。”
众所周知,VR眼镜决定了VR的观看方式。戴上VR眼镜,观者就进入到一个全封闭的虚拟世界之中。“这既是设备本身的弱点、也是它的优点所在,就是它构成我们与当下时空的脱离。”姚大钧认为,科幻主题与VR可谓“天作之合”,这一空间值得未来VR艺术的深耕。“尽管VR以科幻题材为主,但改变的只是工具,传统艺术的主题都是永恒不变的,例如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正邪善恶的关系。”他补充道。
面对全新的创作媒介,艺术家也需要打破常规。“过去,我们从事的艺术都很强调手感,这次也不例外。”姚大钧表示,不同于只提构想、找人代工做VR创作的明星艺术家,也不像拿VR立体画笔做传统绘画的画家,作品中每一个模型里的图像,都是艺术家用自己的手工创作出来的。他们自建模型,自写代码,用VR创想大千世界。
本次展览被称为国内首个VR艺术展,但由于设备昂贵,大部分美术空间都不具备这样的展览条件。设备维护也是另一个难点。除常规策展团队外,技术人员也是VR展览的标配。看来,VR艺术展要在国内普及,或许仍需时日。
(记者杨逸 实习生潘珏 通讯员彭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