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艺术节再回首:院团改革增活力 艺术节上放异彩
●本报记者 郑炜梅
在过去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山歌剧《客魂·家风》、《古寨牛人》和广东汉剧《诗娘》作为参评剧目先后亮相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的舞台。这次是我市文艺院团改革后迎来的首次省艺术节,在此次艺术节上,各剧团精心准备,纷纷拿出了最新创排的剧目。不负众望,在省艺术节上改制后的文艺院团用精品力作展现了改制后迸发的生机与活力,获得了众多观众、专家的认可。
《客魂·家风》、《古寨牛人》、《诗娘》三部剧中都是文艺院团今年创排的节目,其中《客魂·家风》演绎了客家人迁徙的艰辛和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将客家文化立体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诗娘》采用现代汉剧形式将珠三角地区自梳女的无可奈何表现得淋漓尽致。三台剧目不只是剧情吸引人,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每场演出演员们都能很好调动现场的气氛。但不同于以往,此次三部剧目均启用了大批年轻演员,如《诗娘》主演“80后”的黄丽华,《古寨牛人》演员“95后”的吴佳丽,《客魂·家风》男主角“80后”的潘锡岳等。在舞台上“新秀们”搭档“老戏骨”,为观众送上了一台台精彩的表演,这让他们成为现场不少观众关注的“焦点”。“我们是黄丽华的粉丝,特地来看她表演的,这出戏她演得太好了!”在19日晚《诗娘》演出现场一群正在看演出的观众说。
越来越广泛的题材,越来越娴熟的演技让我市文艺院团在演出期间获得了诸多赞誉。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文艺院团改革进一步激发了演员们的活力,同时,越来越多的走出去的机会也让演员们演技得到更好的磨练。“文艺院团改革后要接地气走市场,创排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剧目是我们首要考虑的。自梳女是岭南的文化现象,我们排这个戏是为了让广东汉剧能够走出去,开拓更大市场打响我们的品牌。”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张广武说。的确,精品意识保证了文艺作品的生命力,而改制后文艺院团市场运营人才的成长机制也让演员们有更多机会走出梅州,得到更多锻炼。“老戏骨”杨苑玲则在《客魂·家风》演出完后,感慨地说,“正因为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走出去,演员们也越发努力学习的良性循环,所以这也积累了在今晚那么成功的演出。”
文艺院团改革让院团更接地气,演员更有活力,舞台成功背后也挥洒了他们许多的汗水与泪水。我市距离广州市约有400公里的距离,到省艺术节上参赛,各剧团需要将舞台道具等全部从剧场卸下“打包”运往广州,道具最多的剧团雇了5辆9米多的大货车装载舞台道具、服饰等。到达广州后,演员们更是无论男女全部参与舞台的安装。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钟小丰摄
《古寨牛人》剧照 (2)
《客魂·家风》剧照
《客魂·家风》剧照2
《诗娘》剧照
《古寨牛人》剧照
《诗娘》剧照1
《诗娘》剧照2
观众在看介绍
媒体采访导演梅晓
媒体采访演员
演出结束,观众报以热烈掌声。
配乐
男主角李广传女主角孙立秋剧照
演出结束,全体演员狂欢。
总导演王佳纳(右)祝贺演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