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实施茶叶产业帮扶紫金县贫困户脱贫的探索与思考

19.01.2016  13:17
  某地搞扶贫,给一贫困村提供了120头母羊。羊毛羊奶都是宝,还派技术人员下乡,提供饲养管理、专业防疫、母羊配种等技术服务。养羊致富不挺好?农户们却不买账。原来,村子周围全是戈壁荒滩,没有草也没有水,怎么放羊?出村的交通也不便利,养成的羊、剪下的毛,怎么运出去?即使运出去,运费成本高,肯定要贴进卖价里,高价羊,会有人买吗?结果这120头“扶贫羊”,没多久就被村民吃剩了不到60头。这是党报批盲目扶贫闹出的“扶贫羊”变“餐桌羊” 笑话,也反映了发展产业扶贫项目,不可偏离当地的资源禀赋。

  精准脱贫在产业帮扶上如何去选择、发展?中山市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对口帮扶紫金县期间,因地制宜,帮扶当地发展茶叶产业,通过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在挖掘传统农业产业的升级潜力方面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中山实践

  自2013年全省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中山市对口帮扶紫金县以精准产业扶贫为重要抓手,以“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带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2015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3万亩,茶叶年产量约1000吨。其中,中山市帮扶的30个贫困村2013年以来茶叶种植面积增加约5000亩,茶树逐渐进入丰产期后,按亩产茶叶150斤计算,新增产值达11250万元,新增收入近5000万元。

  2015年,30个贫困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为11692元,比2012年增长175%;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为9737元,比2012年增长310%;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村均超过13万元;产业扶贫开发的“精准性”效果显著。

  其中中山市东凤镇帮扶的横径村,通过发展茶叶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的案例,在30个帮扶村中比较有代表性。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精准选取项目。横径村总面积19.3平方公里,但总耕地面积只有2000亩,占比不到7%,人均只有0.6亩,现实决定了要发展只能从山地要产出、要效益。经过深入走访,工作组将目光聚焦于当地村民已经荒废的茶地。原来,横径村以前就一直有种植黄花细叶茶的传统,但过去由于收益不好,种茶赚不到钱,慢慢地就把茶地丢荒了。到2013年初,全村丢荒的茶地将近500亩。在充分调研以后,工作组认识到这些茶地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宝物,而且全村有劳动能力的64贫困户中,就有54户家里有丢荒的茶地。把这个产业做起来了,不单解决大部分贫困户的收入问题,还能带动全村的产业发展,是真正长远帮助横径村致富的好项目。

  二是鼓励农户积极参与。通过土地流转,开发打造了126亩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并引入企业经营,坚定农户跟进种植的信心。同时,为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工作组还向种植茶叶的农户免费发放茶苗、有机肥等生产资料鼓励村民积极种植茶叶。共计发放茶苗6万多株、有机肥近8万斤,发放产业化扶持资金近20万元;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农户600多人次。目前,全村246户农户种植了茶叶,占全村农户数的33.29%,其中,贫困户的参与率达到84.38%。

  三是促进抱团发展。构建“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市场配置机制,将农户、村集体、企业打造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同时,引导成立种植大户牵头、31户农户参与的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贫困户社员达25户,占比超过80%。协助合作社与全村种植茶叶的贫困户签订产业化合作协议,有效补足了扶贫对象在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合作社的成立促成了农户的抱团,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是完善产业链,投资建设加工厂,畅通产销渠道。产业扶贫不能单就产业来做,还要从产业源头、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促进产业发展,工作组还加大农田水利、道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先后投入80多万元,建设陂头2个、灌溉水渠1.25公里、水泥化硬底农路6.3公里等,为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运输夯实了基础。其中,126亩的茶叶种植示范基地还实现了水肥一体自动化喷灌。另外,工作组投入20.3万元,为横径村建起一座茶叶加工厂,配有燃气茶叶杀青机、揉捻机和微电脑烘焙机4台,年可加工干茶1万斤。随着加工厂的建成,一方面联通了生产和销售,村民采摘的茶青不用再愁销路,只需专心经营茶园;另一方面有效整合,成品销售,提高效率和效益。

  五是立体式全方位帮扶。坚持“精准扶贫”理念,根据每户帮扶对象的具体“症状”开扶贫“药方”,把贫困户的读书、医社保等与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其抗风险的能力,彻底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3年共发放贫困户社保和医保参保补贴12.8万余元,惠及327人,贫困户社会保险参保率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100%。同时,共向6名考上大学的困难学生发放资助金4.3万元。

  2015年,当地黄花细叶茶种植面积已近600亩,参与种植的农户近250户,虽未全部进入丰产期,但年收入已有240万元,平均带动每户茶农年增收9000多元。该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也从2012年的2700多元跃至2015年的9300多元。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认为,横径村地处紫金县紫城镇的山区,过去由于该村地处山区、信息闭塞、村民文化普遍偏低、思想封闭保守和缺乏产业发展思路等一系列因素,当地村民大多按照传统农业种养殖方式进行简单、初级的生产劳作,主要靠种植水稻、花生、三华李等低经济附加值农作物为生,一年收入仅够勉强维持生活。面对当地薄弱的产业基础、山多地少、劳动力不足等情况,扶贫工作组结合大多数村民发展意愿,将当地传统种植,但丢荒多年的黄花细叶茶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抓手,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建设茶叶加工厂、发放资金和生产资料鼓励农户复耕、开垦等,将黄花细叶茶培育成横径村的主导产业并发展壮大。

  横径村通过发展茶叶产业带领327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而横径村的产业精准帮扶只是中山市扶贫工作组携手当地发展茶叶产业,带动千万贫困户脱贫的一个缩影。三年来,中山帮扶紫金县的30个贫困村共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12个,打造茶叶品牌3个,共带动农户、贫困户约3000户种植茶叶,众多参与种植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探索思考

  新时期的扶贫工作,如何将茶叶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产业与山区贫困县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茶叶产业化为抓手,通过实施精准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县摆脱贫根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命题之一。中山市在帮扶紫金县发展茶叶产业的探索过程中,考虑到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市场经济思维。扶贫产业规划,一管就是好几年。如果等到发现不对时再掉头,就为时已晚,而且往往需要付出“砍树”“杀牛”之类的惨痛代价。因此,产业规划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做认真的市场调研,科学的供需分析,实事求是的可行性论证,加强预见性。

  二是坚持长效适宜思维。在确立精准产业帮扶为扶贫的主抓手之初,我们就组织了包括农业专家在内的专门力量对当地适宜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专题调研,并形成了多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茶叶、油茶这两个收益长远的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两茶”发展方向。

  三是坚持特色发展思维。在促进全县发展茶叶产业的过程中,除了严格要求种植质量外,我们并没有要求全县统一种植品种、种植模式,而是鼓励各镇、各村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发展。比如样本案例的横径村就没有与大多数贫困村一样选择了种植台湾金萱茶,而是选择了本地特色品种——黄花细叶茶,并结合该品种产量不高但茶叶优质的特点,对产品予以进行重新包装,并注册了商标——“三坳香”,重点打造精品形象。成为当地企业和外出人士送礼的首选,销售单价超过500元/公斤。

  四是坚持互联网思维。当下,“互联网+”风生水起,为很多产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众多机会。就扶贫产业来说,无形的网络能克服贫困地区交通瓶颈,连通世界,对接供需。因此,扶贫产业更应该顺势而上,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从而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横径村的茶叶产业发展就随着茶叶的产量增长,搭上了这股东风。目前,企业已注册开通淘宝店和微店,实现了网络销售。

  这几年紫金县的茶叶产业发展非常迅猛,据不完全统计,2013-2015年种植茶树的数量相当于之前11年的总和。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偏小。紫金县目前的茶叶种植面积约1.3万亩,产量1000吨,与知名的茶叶种植大县相比,面积、产量均偏小。产业规模的不足限制了紫金县茶叶的发展,无论是对大型加工销售企业,还是科研机构、专家人才都无法构成足够的吸引力,从而难以实现茶叶产业的提质升档。

  二是影响力不大。虽然近两年来,紫金县茶叶产业相较过去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缺乏更有力的统筹,各地茶叶产业还是停留在“一村一基地、一镇一品”的“散兵游勇”状态,种植、生产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更没有高层次的销售平台,无法形成合力,难以在更大的范围产生更大的影响。即便是横径村的黄花细叶茶这样的高品质本地产品,其销售渠道还是主要局限于紫金县本地,无法走出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高层次的销售平台。

  三是机械化程度不高。目前,当地的茶叶种植、采摘等环节还是以人工为主,采用机械化的企业和农户几乎为零。而面对当前农村“空心化”现象,劳力成本翻倍上升的现实,企业和农户的生产成本将不可避免上涨,他们的生产积极都将遭受打击。

   三、几点启示

  (一)唱山歌:茶叶产业发展是帮扶山区贫困县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有效选择。

  一是茶叶产业周期波动较少。越是贫困地区、贫困户,其抗风险能力就越差,因此带动贫困地区、贫困户脱贫就需要风险较低,收益预期较为确定的产业来带动。而相较于养殖、水果种植等产业,茶叶产品,特别是茶叶鲜叶的价格周期波动相对稳定。因此,选择茶叶产业作为贫困县培育的主导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二是茶叶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一带一路”沿线涵盖到全球44亿人口,这一区域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区域。根据不完全统计,“一带一路”地区重点产茶国产量占到全球总量的80%以上。在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上,位居前5位的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均在“一带一路”沿线。并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健康意识增强,天然健康茶饮料越来越受人喜爱,人均消费量不断增长。据世界粮农组织预测,全球茶叶消费( 2015-2020 年)每年以8%左右增长。

  三是茶叶产业促进持续增收效果好。茶树是多年生木本经济植物,其经济寿命在30年以上。种植茶树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只要有持续的管理,就能有几十年的持续产出,是一劳永逸之事,能够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是茶叶产业具有很好的生态价值。茶树根系发达,对于保持水土,绿化荒山,造就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作用明显。因此,把宜茶荒山荒坡、低产林地、次生林地和坡耕地建成标准化茶园,将发展茶叶产业作为贫困山区县的脱贫产业,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大有裨益。

  五是发展茶叶产业适应贫困县的实际。广东省确定的28个贫困县中绝大部分为山区县。这些山区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山多地少,以紫金县为例,当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也就是说山地占了全县土地的八成。因此,贫困县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扶贫开发必须在“”里找方法,从“”里找突破口。根据紫金县前几年的经验,开发茶叶产业是充分开发利用山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之一。

  (二)山歌大合唱:依托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在一定层面上统率扶贫茶叶产业发展是非常必须。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按照茶叶发展规划和基地建设计划,科学布局茶叶加工厂建设,优化茶类结构,形成区域特色。运用兼并、重组、联合、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茶叶龙头企业,提升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健全监管网络,建立台账制度和田间管理档案,实施茶叶生产的全程质量监管,形成茶叶的质量可追溯体系。

  二是打造优质品牌。针对目前各地茶叶品种多、规模小、市场认可度低的实际,实施“区域品牌+ 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重点抓好区域品牌打造,通过统一的品牌形成市场合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实行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通过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设计,争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参加省内外大型展示展销活动,宣传推介当地茶产业和产品。

  三是发展专业合作社。要按照“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依托龙头企业、示范性茶厂,因地制宜发展以生产鲜叶为主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立“龙头企业或示范茶厂+合作社”组织形式,合作社负责生产鲜叶,龙头企业或示范茶厂负责加工、营销,做到利益共享,分险共担,做强品牌,做大产业。

  四是强化技术支撑。加大对茶叶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技术研发力度。健全乡镇基层农技服务站,建立村级服务点,创新推广服务方式和手段,示范主导品种,推广关键技术,提高科技到位率。在制定完善茶叶相关标准、搞好技术攻关、推广机械化加工技术的同时,注重开发多元化产品,研制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产品,实现产品多品种、高档化、系列化发展。

  五是扩大茶叶流通贸易规模。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行业机构和专业展览公司的优势,将茶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鼓励大型龙头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展茶叶的海外市场商机;另一方面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茶店销售相结合,实现流通产业的现代化。重点发展茶业电子商务与建立区域型现代物流平台,实现区域市场需求与茶产品区域配送的统一。

  (三)唱响传统文化之歌:发展茶叶产业也是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茶叶,为我国传统产业,自古就享誉海外,根据《茶经》的有关记载,中国利用茶叶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的中国对外贸易中,茶叶是其中的重要产品,成为除丝绸和瓷器外,“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符号之一。而广东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策源地之一,无数外国商贾携带着香料、药物和奇珍异宝来到这里,又将中国精美绝伦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

  当今,若能通过多方努力,整合各方社会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茶叶产业,擦亮中国茶的招牌,将中国茶叶产品更广泛地推向全球,那将为中国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添上浓厚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