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为何越来越高 3个障碍是关键
许多人抱怨药价越来越贵,并指责药企贪婪成性、政府推出专利保护等政策助纣为虐。但从科学层面看,新药研发面临的种种难题也是推高药价的“幕后黑手”。不可否认,医学还很局限,癌症、认知障碍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还不明确。药物研发也仍在依靠爱迪生那种试了错、错了再试的方法,用99次的失败换来最后一次的成功。因此,要想根治所有疾病,又不产生副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分析起来,有以下3个原因。
1.找到致病“元凶”很难。从生长、修复到应激、免疫,蛋白质是生理活动的执行者。某些蛋白质结构改变,就会诱发疾病。西药的治疗机理是将一些小分子化合物与异常蛋白结合,并调节其功能。因此,科学家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致病的“靶标蛋白”,这需要大量生化、遗传试验。即便找到了,也有可能在临床试验时发现,它并不是致病的关键蛋白。于是,前期的投入就“打水漂”了。
2.给蛋白质“下药”很难。想针对一种致病“靶标蛋白”,找出可以与之结合并调节功能的人工合成小分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举个例子,1/5的癌症患者体内会出现Ras蛋白质突变,但科学家至今没能找出对付它的药物。药物分子要想跟“靶标蛋白”结合,需要后者表面有适合其“着陆”的坑,就像锁容下钥匙。而许多“靶标蛋白”表面是大片浅滩,一个小分子要想与之结合,就像攀岩者要在岩壁上寻找落脚点一样困难。
3.发现药物的过程很难。发现药物有三大来源。一是从大自然中发掘。大约一半的西药源于天然产物,比如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来自细菌或霉菌;降压药卡托普利从巴西毒蛇的毒液中提取;抗癌药紫杉醇来自太平洋杉的树皮。但发现这些药物的成功率很低,要花费成百上千万美元在采集样本、提纯、检测上。二是修饰已有分子。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可以像装修一样,给已有分子加上苯环、碳链等,使之能与“靶标蛋白”结合。但需要通过计算机进行数百万次模拟测试,来筛选符合条件的分子,成功率也很低。三是把人体内已有分子变成药物。人体内的激素、信号分子等可以与特定蛋白结合,并调节其功能。比如多巴胺能调节大脑中的某些蛋白质,使情绪保持稳定。科学家可以对这些分子稍加改动,变成可以服用或注射的药物。但分子结构改动一点,都可能造成生理功能的巨大改变。比如,人体内的脑啡肽能产生跟吗啡类似的镇痛效果,但至今仍未成功地将其转变为药物。
令人遗憾的是,即便攻克了上面3个障碍,成功地找到药物,阻止了致病“靶标蛋白”的变异,也可能会出现其他“坏”蛋白接替被阻止蛋白的工作,从而导致诸如某些癌症患者对特定治疗药物产生抗药性以及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等现象。另外,大约95%的进入临床试验的新药,会因为疗效不显著或者出现不可接受的副作用而被淘汰。可见,发现一种药物,并将其推广上市,给患者带来福音,难度堪比把人类送上月球。正因为在此过程中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才导致药价越来越高。(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