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企为何偏爱投资机构“过江龙”?

22.06.2016  15:44

伯朗特作为东莞新三板明星企业,受到众多 投资 机构的青睐。图为伯朗特生产中心。记者 孙俊杰 摄

金融 第一线

来自东莞市金融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0日,东莞拥有国内上市企业134家,其中主板上市企业18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16家。大量企业的上市,给投资这些企业的投资 基金 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记者日前调查发现,在这场莞企上市盛宴和上市后企业的资本运作中,很难看到东莞本土投资基金的身影。丰厚的回报蛋糕被来自深圳和广州的投资基金分食。

谈及个中原因,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表示,除了资金以外,上市企业需要投资机构的资源、人才、专业、市场、渠道等协助。而东莞本土的投资机构更多的是资金集约型的企业,缺少国际化的视野和资源,这对两者常态化的合作造成了难度。

莞企频跟外来投资机构“联姻”

在投资圈里,有这么一个定论:不到10%的成功率获取超90%的盈利收益。因此,投资机构往往青睐于高成长性的上市或准上市企业,这样的成功率显得更高。

近年来,随着传统IPO预期收益的收窄,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涌进了投资 上市公司 、准上市企业的队伍中。但是和东莞企业的合作中,不乏广州广证创投、北京正和正信投资、深圳启赋资本等外地投资机构,鲜有东莞的投资机构出现在队列中,企业往往更愿意跟外来投资机构合作。

记者梳理发现,在东莞的上市企业当中,勤上光电、众生药业、岭南园林等多家企业频繁借助外来投资机构的力量实现多种形式的资本操作。

今年1月,上市莞企众生药业与北京正和正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医药 健康 产业并购基金,围绕主营业务,在医药健康领域寻找具有行业优势和良好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同样借力外来投资机构力量的还有岭南园林。去年7月,岭南园林与北京清科成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并成立基金,通过对从事成长期和成熟期的 旅游 行业、文化 娱乐 行业、大健康行业及产业链相关行业企业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股权投资或与股权相关的投资,以期实现良好的投资效益。

上市企业勤上光电与上述两家企业类似。今年3月,勤上光电披露公告显示,企业与北京投资机构郁金香资本和贾晓蓉计划成立善水资本,企业成立后,勤上光电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入伙加入善水资本。早在去年7月,勤上光电公告与广证投资签署了共同发起设立广证勤上并购基金之框架协议。

“此次投资的目的是企业希望实现实业与资本多通道发展。”勤上光电相关负责人说道,与外来的投资公司合作,一方面有利实现公司的产业扩张,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公司产业的协同效应,巩固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东莞本土投资氛围不够浓厚

一方有产品、技术,一方有资金、经验、资源,是促成上市企业与投资机构联姻的原因之一。“上市公司要迅速扩展壮大,资本操作是最有效的方式。”林江说道,上市公司往往缺乏专业的团队和经验,投资机构刚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从上述上市公司资本操作的案例可见,均是广州、深圳、北京等外来的投资机构,鲜见本土的投资机构。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位从事投资多年的圈内人士向记者揭露了其中的奥秘: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投资机构的资金,更需要机构背后的各种资源和经验,而后者是东莞的投资机构无法和深圳、广州的投资机构相比的。此外就是东莞的投资机构的眼界与魄力也和外来投资机构有差距。

对此,东莞市科技金融促进会会长黎昱深表赞同。黎昱的另一个身份是东莞科技金融集团总经理,他告诉记者,东莞科技金融集团此前本来打算和东莞中德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德国的新能源等项目与东莞企业对接落地,东莞科技金融集团联合其他投资机构负责提供资金支持,但是没有东莞企业响应,最后相关项目去了佛山。

青睐于资本操作的上市企业勤上光电相关负责人表示:“我跟北京、深圳等地的投资机构打交道比较多,熟悉他们的操作手法。”他谈及,相对而言,东莞的投资机构的产业性更浓厚一些,金融属性稍弱,这不能完全满足上市企业的需求。

按照东莞市金融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东莞,经工商登记注册经营范围有“股权投资”类型的机构有1500家,东莞在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登记的基金管理机构150多家,数量居广东地级市首位。

从以上数据可见,东莞的投资机构的数量不在少数,那么为何其投资氛围略微逊色?

对此,天安数码城股权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成林坦言:“在接触东莞一些投资机构之后,发现东莞的投资体系还不成熟,投资机构有些动力不足,其规模不大不小的,且多数是以各自为政为主。”

随后,记者采访到东莞本土投资机构融易投资项目总监卢卫东,他谈及,虽说投资机构手中持有大量的资金,但是对于实际性的投入还是相对比较谨慎的。“如今,企业所实施的战略是走出去寻找项目,到广州、深圳、东莞多个地方寻找优质的项目。”

“实际上,东莞不缺钱,更加不缺优质的项目和尖端的技术,缺乏的是如何在企业和投资机构之间搭建好有效的桥梁。”毛成林谈及,如今正值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可是很多老板拿了钱却不知道能做什么,这让很多投资机构也开始充斥着观望的态度。

在林江看来,东莞的投资市场不甚成熟,机构挑选项目的能力显得有些眼高手低。“投资行业的风险相对是比较高的,企业还是孵化器的时候,东莞的机构投资看不上这些种子期的企业,及至企业发展壮大了,升级为‘上市’或‘准上市’企业,东莞的投资机构又不能满足其需求,这样导致了双方错配的现象。”

■建议

借鉴外来经验

扎根细分领域

东莞本地投资机构缺席莞企上市盛宴和上市后企业的资本运作这种现象应该如何解决呢?黎昱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因为企业和投资机构之间缺乏交流的平台,科技金融促进会就是要做这样的平台,促进他们对接。黎昱告诉记者:“促进会成立后,东莞科技金融集团向会员企业开放自己的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和科技项目对接。”

深圳的风投系股权投资平台智金汇不久前在东莞完成一笔价值1000万元的融资,其融资的主角是去年刚挂牌新三板的企业瑞必达。瑞必达是东莞一家专营视窗防护玻璃制造业的企业,目前主营业务为手机盖板玻璃和平板电脑盖板玻璃。

谈及该融资计划的历程,智金汇创始人杨溢说,智金汇投资团队到瑞必达东莞考察了很多次,确实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并得到了投资人的一致认可。“东莞其实不缺乏好项目,我们也非常关注东莞优秀的企业的。从投资领域来说,先进制造、智能硬件是智金汇关注的主要投资领域。”

可见,外来投资机构越来越关注投资的细分领域,不再如以往那样“摊大饼”“以小博大”的传统投资模式,这是值得东莞投资机构学习的重点环节。

勤上光电相关负责人分析,经过对机构的投资模式的观察,以深圳的投资机构为例子,他们对专业细分领域针对性更强,譬如医药、教育、智能装备、机器人等领域,他们在所属的领域里扎根更深,能给企业提出更为针对性的服务和建议。“这样,投资机构的专业化程度更高专一些,其管理更为合理化、规范化。”

那么,随着资本市场越发成熟,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增加,未来上市莞企会不会越发选择这种扎根细分领域的投资机构?这是否成为投资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的。”上述负责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林江认为,东莞的投资机构需要培育国际化的视野和意识,学会洞察产业先机,把握全局,要有成为风险投资家的信心和决心。从投资的领域来说,如今东莞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所属领域的成长性非常高,若本土的投资机构扎根进去,对细分领域进行研究和调研,还是会探寻出不错的项目,才能满足优质上市企业的需求。

(记者 叶永茵 戴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