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葛剑雄:不赞同把高考当改革突破口
葛剑雄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京华时报记者周民摄
每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都因言语犀利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人物。
昨天,他接受京华时报记者专访,对“十三五”规划、高考(精品课)改革、高校反腐、学区房等热点的教育话题发表看法。谈及高校成腐败重灾区的说法时,他直言不讳:“高校绝对不是腐败的重灾区,这种没有数据依据、没有比较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
人物
见到葛剑雄委员,是上午8点55分,在北京会议中心的电梯里,距离他下一场采访还有5分钟。虽然已经70岁,但葛剑雄走路依然很快,一边走一边思路清晰地向记者说明之后的采访安排和自己的“苦衷”。
每年“两会”,葛剑雄都是重要的话题人物,也会被许多媒体奉为座上宾,虽然连轴转,然而他并不觉得累,因为在他看来,“说话也是政协委员履职的方式”。
在大约1个小时的专访中,他不停地接听媒体记者打来的预约电话,并告知为了不影响自己履职,除了之前已经约定的采访,自己不再额外接受采访了。
2008 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8年来的参政议政经历,让葛剑雄感触很深。他告诉记者,这些年,大家对于政协委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以前有些委员不愿意发言,就有人 提意见。在他看来,这些年来,政协会议也更加务实,比如今年就提出不要比谁的提案多,谁是“提案大王”,要更讲究实效。
不过,作为一个敢说、能说的政协委员,葛剑雄也表示“说话确实是履职的方式”,但和“妄议”之间是有区别的,“妄议”需要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物,并非对准所有人。
虽然采访时间不长,但能感觉到,葛剑雄对政协履职的认真态度。他不断地向记者强调,“我是教育界别的,主要的提案建议都是跟教育相关的,也是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更加均衡,真正服务民生需求。”
对话
>>谈高考改革
不赞同把高考当教育改革突破口
京华时报:从教育部公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起,您就一直表示对于高考改革方案不满意,至今仍是这样的态度吗?
葛剑雄:对,现在我仍然不满意。我始终不赞同把高考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把全部精力放在高考改革上,这说明我们的观念还没有扭过来。教育应该做好合理分流,在高考前分流,高考后也更应该愉快地分流,这个做好了,高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现在的高考改革是怎么改的?外语(课程)可以考两次。初衷是好的,但是在高考巨大的压力下,没有人会只考一次,都想拿最高的一次分数,所以这等于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综合素质评价也不是不好,问题是在社会诚信缺失的情况下怎么评?评价指标怎么量化?根本实现不了。比如品德、服务社区等,都很难去量化比较。
我自己做过中学老师,所以我知道,在写评语的时候,是不可以写坏话的。比如我写了希望你今后注意加强集体观念,别人就会认为这个人自私自利,所以后来这些寄 希望的话也不敢写了。现在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参考,老师如果敢写不好的话,家长说不定会去跟老师拼命。有的学校写评语形容词多,有些形容词少,大学该怎 么参考?难道只有“大公无私”的学生才能有大学入学资格吗?
>>谈高校腐败
“高校腐败重灾区”说法不负责任
京华时报:前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处处长蔡荣生因涉嫌腐败被抓引起轩然大波。去年,教育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又通报了两起高校腐败案件的处理,其中涉及多个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主要负责人,因此有人认为高校成了“腐败的重灾区”,您怎么看?
葛 剑雄:高校确实有腐败,任何有不受约束权力的地方,就容易滋生腐败,高校也不例外。但高校绝对不是腐败的重灾区。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要说“重灾区”,就要 比较,就得有数字依据。全国有2000多所高校,腐败的有几家?说高校是“重灾区”,是跟哪里比?直接这么“扣帽子”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有人认为,高校是象牙塔,高校都要腐败,这很奇怪。但其实不是的,高校早就不是象牙塔了,而是社会的一部分,没有任何特权,只要权力不受监督,就会有腐败,没必要大惊小怪。但是,对于高校腐败也不能扩大理解,腐败不是学术不端,而是利用权力和地位为自己谋取利益。
之前有传言说复旦大学有十几个人接受约谈,举报箱都爆了,我可以说,这都是谣言。所有被约谈的人都好好的,中央巡视组第二次通报已经肯定了我们的一些整改措施,对这些不实消息教育部应该及时辟谣。
>>谈高校去行政化
取消高校行政级别不具备条件
京华时报:如何看待大学的去行政化?
葛剑雄:这里必须要清楚的一点是,行政化是不好,但行政管理却是必要的。管理和教学是两个概念,一个优秀的教师未必是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去行政化不一定是没有行政管理。现在的问题是,管理人员权力太大,什么事都是管理人员说了算。
针对这个问题,具体的提法是“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现在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呢?远远没有。因为离开了行政级别,高校将寸步难行。
>>谈提案
“十三五”教育经费占比应提高
京华时报:您今年带来了什么提案?
葛剑雄:去年我就提出来,在“十三五”期间,能不能把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再提高一个百分点,主要用于义务教育,今年我还继续提。去年,教育部就表态会积 极争取。“十三五”期间教育经费肯定会增加,但是我觉得还是要有个指标比较好。不过,当初提4%,也是花了两个五年才做到,用于民生的钱也很紧,这个我理 解,肯定需要时间。
京华时报:提案会涉及“十三五”规划中关于教育的重点吗?
葛剑雄:内容应该都有涉及,不一定以提案的形式,也可以是建议或者发言。比如农村义务教育、老少边穷教师待遇,这些问题只有原则是不行的,要有具体的政策。
比如高考改革大家很关注,但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家就很冷淡,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教育部其实应该进行量化分析,比如要弄清每年因为高考制度不合理而丧失入学机会的到底占比是多少,而不是一旦考不上,都将其归结为制度不合理。
再 比如,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就有很多大学抵制。而中学阶段多次考试、选课走班,其实也都大幅增加了成本。所以我一直说,高考改革方案没有慎重听取民意, 没有好好调查研究,没有好好听专家和老师的意见。中国的根本问题绝对不只在高考,而在整个教育体系。因此,不一定写进“十三五”就能做得到,还是要有具体 措施。
>>谈择校热
学区划片资源共享缓解不均衡
京华时报:前几天,教育部发布了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入学的通知,首次提出在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逐步推进多校划片,引发了热议。许多人认为此举会缓解择校热,为学区房降温,您怎么看?
葛剑雄:学区房本身不应该,是畸形的,教育部早就应该采取措施。动辄几百万元的学区房,对普通家庭是多么繁重的负担。这几年,我关注的重心就是义务教育均 衡。要均衡,就必须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之间都要均衡。之前我曾经提出建议方案,以学区划片,学区内教育资源共用,比如游泳池、体 育馆等,必要时还可以向社会开放,特级教师在学区内流动等。
择校本身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不择校,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也差不多,老百姓肯定会计算的,慢慢地择校热就降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