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还经得起折腾吗?
陈煜堃
谈艺录
每当意大利人表达希望《蒙娜丽莎》能再次回娘家探亲展览的强烈愿望时,卢浮宫都会做出同样的回应——她已经十分脆弱,经不起再次折腾了!
然而,这并不能打消人们爱“折腾”的念头。事实上,只要你的阅读习惯没有对这样频繁出现的热词开启自动屏蔽功能,就一定能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上轻易看到五花八门与《蒙娜丽莎》搭上点儿关系的文章或新闻。让我执笔感慨一番,也正是刚刚看到了关于“德国研究人员从该画中发现达·芬奇原来是世界首位绘制3D画像的伟大画家”的报道。事实上,人们对于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的解读一直都是乐此不疲、层出不穷,而这也仅仅是若干“折腾”中的沧海一粟。
毕竟,人人会说“艺术源于生活”,也会明白“艺术‘高’于生活”。一件艺术品,况且还是一幅远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要在大众文化盛行、物欲上扬的今天占据一席之地可谓是难比登天,偏偏《蒙娜丽莎》就成了逆天的存在,从专家学者到文人骚客,从草根平民到权贵商贾,对其“敬仰”胜似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样的厚此薄彼,达·芬奇泉下有知,他是该高兴还是难堪?
话说回来,蒙娜丽莎之所以招人喜欢,是她的美,还是她的微笑?见人见智吧!各花入各眼,这年头人人都可以是女神,但要成为人人的女神,可就不是单凭音容说了算,那么五百年始终能吸引千千万万的眼球,相信也不全因为达·芬奇的一个签名。
事实上,达·芬奇与《蒙娜丽莎》这样一个人气组合,是它被看作为超越了艺术本身的一种经典、传统的审美与造型,与此同时,也注定它与颠覆形影不离。被经典与被颠覆,这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爱“折腾”的念头,于是一张画衍变成了一个符号,而这个符号更是有着既能代表绝大多数人眼中的艺术又能激化极少数人心中的反艺术的双重标准。
我们经常能在各式各样的环境中与《蒙娜丽莎》不期而遇。只不过,又有了新的问题,作为“消费者”,我们究竟是主动的选择者,还是被动的填鸭者?如果说,杜尚从卢浮宫买来《蒙娜丽莎》的印刷品,胆大妄为地用铅笔添上两撇山羊胡子并随口将此新作命名为“L.H.O.O.Q”,是一次嘲笑艺术之陈旧和拘泥的主动出击,那么对此付之一笑或是愤慨抨击的人们,也就等于是把自己搁在了被这位现代艺术之父牵着鼻子走的被动位置上。不敬可以是出于由衷,膜拜可能是落得盲从,主动与被动,并非一定是建立在施与受的前后关系之上,从蒙娜丽莎到L.H.O.O.Q,人人都看出杜尚刮了“艺术”一个响亮的耳光,但那些甘心情愿为枷锁所困的人往往视之为亵渎,而从中看出“对艺术的边界和本质提出质疑”这一端倪的人,则收获一个新的眼界来看待整个艺术史和艺术品。
今天,在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十足一个待字闺中的老女人,而被符号化的《蒙娜丽莎》也仍在人们或艳羡、或嘲讽、或疑惑、或激动的关注下兴风作浪。的确,亚麻布上的颜料经不起折腾,但以艺术之名的颜料却可以永不褪色,只要你晓得主动,越是“折腾”越是能带来更多关于变化与无限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