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长安将试点设市模式

19.11.2014  15:01

  东莞入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 将按试点工作要求探索三大任务

  东莞三大任务:

  探索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

  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广州日报东莞讯  (记者关旭东、刘满元、唐红杰)今年7月,国家11部委下发通知,首次提出选择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点工作,东莞虎门、长安、厚街等多个“巨型镇”呼声很高。昨日,在东莞市召开的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透露,目前东莞已入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按照试点工作要求,东莞将在虎门、长安两镇试点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设市模式。

  东莞入围试点名单

  昨日,徐建华在东莞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透露,目前东莞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的综合评审,入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按照要求,接下来东莞将探索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等三大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徐建华还透露说,接下来将在虎门镇、长安镇试点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设市模式,在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等重大发展平台探索试点产城融合、生态文明、智慧城市等其他体制机制创新。

  虎门长安是“经济大块头

  记者了解到,此前,虎门和长安两镇将试点新型设市模式的消息一度传出,鉴于两镇强大的经济后盾,两镇的呼声很高。据了解,长安2013年生产总值达309.5亿元,位居东莞前三,进出口总额达156.2亿美元,位居全市第一。而号称中国第一大镇的虎门,多年来GDP都位居全市首位,有着其他镇街无可比拟的经济、区位等优势。

  昨日,在东莞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分组讨论中,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特别强调,虎门、长安等都是东莞的“经济大块头”,老工业强镇,在东莞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各自以及西南组团的辐射作用。

  更多政策支持基层政府

  对于“镇改市”的话题,长安镇政府回应称,此次东莞入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长安镇试点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设市模式,对于长安镇来说,将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据介绍,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长安的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遇到一些问题,如人口众多,而且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倒挂,人口流动性较大,社会管理任务繁重。此外,资源的紧张也制约经济发展,管理权限较小与庞大的经济实力极为不相称。“新型设市模式将为基层政府实施新型城镇化改革提供了更多政策支持和方向性指引。”长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两镇镇委书记谈新型城镇化难点

  教育医疗公共资源缺乏是阻力

  虎门:

  建设新型城镇化缺钱

  虎门镇委书记叶孔新表示,虎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阻力。“比如,虽然虎门有高铁、有高速公路、有粤港航线,但是,虎门与其他地区尤其是西南组团内部的其他镇街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够,交通不够通畅,希望市委、市政府在规划中能够关注。

  叶孔新特别提出了制约虎门未来发展的几个难题:第一是资金问题,第二是征地拆迁问题,第三是政策配套方面,尤其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和医疗方面。

  叶孔新算了一笔账,据他测算,一个外来劳工转化为本地市民,一次性的费用是13万,假如把5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都转化成本地市民的话,需要680亿元。

  长安:

  教育等公共资源缺乏

  昨日,长安镇党委书记何绍田表示,长安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瓶颈和障碍,尤其是长安镇公共教育、医疗资源匮乏,初中只有一所。“有老板投资了几千万在长安做企业,但他的孩子却找不到学校去读书。”据悉,长安将规划建设新长安中学,力争5年内新增5000个公办学位。

  “现在长安每年有500人左右入户,但大专以上的只有90人左右。”何绍田表示,人口的城镇化是关键,现在长安入户的人口跟需要不匹配。同时,长安的行政结构、人口都不是传统镇的概念,光市场主体就有5万多,镇政府在服务市场主体、市民等方面能力不足,他希望接下来在行政体制方面有所改革。

  新莞人

  户籍人

  同等服务

  昨日,东莞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问题,针对户籍改革、居住证改革、外来务工人员入户、公共服务供给等民生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

  人的城镇化亮点:

  户籍改革: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区分。

  权益不变:本市农民进城落户,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不变。

  同城同待遇:居住证持有人逐步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

  优先入户: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常住异地务工人员,可以优先落户。

  教育学位:挖掘公办学位潜力、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增加积分入学学位。

  住房保障:逐步改善稳定就业的常住异地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

  政治参与:长期在本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工作,优秀异地务工人员党员,有望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