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行业首个绿色低碳设计与评价标准发布
响应国家发展战略 权威机构共同参与
与其它交通系统相比,轨道交通运能大、单位乘客能耗低,具有天然的低碳属性。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轨道交通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碳排放总量及占比预计将进一步提升。为响应国家“双碳”的发展战略,轨道交通行业从线路优化到场站节能、从太阳能利用到隧道余热回收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各类节能低碳技术种类繁多。但轨道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战略制定、行业目标分解、低碳基线建立、对标评价、技术论证等方面尚在建立及完善标准体系阶段。
为此,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建设单位联合中国建研院环能科技、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及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广州地铁设计院、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中铁六院等设计单位以及必维集团、广东美的、南京福加等检测机构、厂商,实现了“地铁+国家绿建体系构建单位+知名院校+轨道交通设计咨询第一梯队+国际知名绿建咨询及供货服务单位”的强强联合,为标准的高质量制定和发布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现突破 有效引领行业发展
两个标准的发布,意味着轨道交通行业在“双碳”工作方面实现了从“0到1”的新突破,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依据和准绳,能有效促进行业绿色低碳领域的规范、高效发展。
上述两个标准内容基于广州地铁主导的《新一轮线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交通低碳环保设计标准及评价标准专题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指导下,标准编制组在国内首次完整的制定了“站、场、线”全覆盖的绿色低碳轨道交通设计标准和与之嵌套使用的评价标准。其中,设计标准以绿色策划、规划协同设计为指引,涵盖轨道交通的全范围、全专业和全过程,着重解决怎么“绿色低碳”——即技术措施如何采用的问题。而评价标准则涵盖轨道交通“站、场、线”的全要素评价,以“安全耐久、便捷高效、健康舒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营管理”为6大评价指标,着重解决什么是“绿色低碳”以及有多“绿色低碳”的问题。
上述两个标准提出了多个重要评价指标,包括车站全寿命期碳排放量评估计算、符合ISO14067 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碳足迹报告、车站全年制冷系统运行能效比、车站运营能源审计、近零/零能耗技术引入、绿色电力引入等,并已经率先在广州东至花都天贵、芳村至白云机场线路设计中推广应用标准中提及的“三星标准”。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述标准将继续在广州地铁其他新建线路中使用,并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指导下在轨道交通行业推广应用。(文/罗定鑫、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