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客商行·神州篇】纳百川宏阔 筑活力河源
河源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一角。
数千年的客家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客家”二字早已深深刻入河源这座城市的灵魂。作为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客商”汇聚,河源商业经历了形成与发展、调整与重组、升级与再铸辉煌的历程,诸多历史静默地诉说着其中的演变。
印记:百年太平街
城以商兴,商因城活。商业街区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它有着最久远的历史和最丰富的记忆,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商业文化。在老一辈河源人的记忆里,坐落于源城区老城的太平街,见证了近现代河源的商业兴旺。
记者日前来到约300米长的太平街,看到近50间店铺经营着服饰、五金、床上用品、食品批发、香纸蜡烛、钟表等行当,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穿透了岁月的屏障,诉说着太平街古老的故事。
据资料记载,太平街始建于明代,清代、民国均有重修。其原长700米,由南北至东西和西北至东南走向四条街道构成,呈两个十字形,故又名十字街。两旁商铺为骑楼式建筑,楼高两至三层,首层经商,二三层存货和居住。
最初的太平街并不繁荣,经商者大都系本街人士,经营品种仅限于米、肉、豆腐加工、木材加工等行当。1938年秋,广东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惠州移驻河源县城,县城商贸活动一度出现繁荣景象。来自南海、东莞、兴宁、大埔、汕头及福建等地的商人,逐渐由经商变为定居,纷纷落脚太平街,使太平街的商贸活动真正兴旺起来,逐渐形成了广州、南海的百货,东莞的水产、兴宁的布匹、潮汕的药材、大埔的陶瓷、五华的铁锅等行当。
“太平街是第一批梅州籍客商来到河源的第一站,不少人通过开店赚了大钱后,就进入了商业地产租赁行业。”在太平街经营了近20年的家纺店、梅州籍老板陈远辉回忆,在鼎盛时期,太平街商贾如云,店铺达300余间,并带动了沙边街、中山路、化龙街一带的繁荣,形成了河源最早的一片商业区。
发展:既走进来,又走出去
“河源也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这个地区不会排外,很有包容心。”河源市永发汽车用品服务公司总经理萧永文来自梅州,在河源经商已有近3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与河源建市,不少具有冒险精神的外地客家人像萧永文一样,将目光投注到河源,纷纷在此安家落户、经商创业。
一批客家人“走进来”,也有一批客家人“走出去”。河源本地也不乏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的客家人,他们有的带着“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勇闯珠三角等地区学习一技之长,最终从“打工仔”蜕变成企业老板,并不忘反哺家乡,回乡投资办实业;有的在企业逐渐站稳本地市场后,迅速向外市扩张,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竞争能力。于是,李河君、缪寿良、伍建国、吴惠权等一大批客商开始在全国乃至世界崭露头角。
“河源本地的民营企业这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企业规模由小到大,二是由单一经营到综合经营发展,三是由市内向外拓展。”河源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黄聚平分析道,河源的产业布局已由早期的房地产、矿产、酒店三大块,向综合性房地产、矿产深加工、观光农业开发、旅游现代服务业、以电子模具为核心的制造业、金融业等产业转变,形成高端、多栖发展的产业布局。
河源的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如何?或许可从以下数据窥见一斑:2016年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现河源非公民营企业约有12.3万家,其中大型企业接近2万家;全市民间投资达425.15亿元,增长率达30.4%,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高14.8%;民间投资产值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5.2%;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588.9亿元,占GDP比重65.5%。
趋势: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有一名“功臣”不可或缺,那便是商会。“为会员企业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是每个商会的立会之本,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会在与政府、社会组织的沟通和协调方面逐渐显示出自身优势,成为企业扎根发展、抱团取暖的重要支撑。
成立于2014年的河源市嘉应商会是160多位在河源创业发展的梅州籍企业家心中的“大家庭”。该商会17家会员企业抱团发展,成立了河源市嘉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额达3.2亿元的嘉商大厦项目,全力推动商会事业平台的打造。商会在引领企业抱团做大的同时,切实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发展商会会员互助基金、利益维权、开展市场咨询服务和法律咨询等。
“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是近年来河源企业的发展趋势。为吸引各地客商到河源投资兴业、共谋发展,河源依托区位、生态、资源等优势,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海内外客商企业在河源这片沃土发展壮大。
客家古邑 万绿河源
本报记者在源城区老城太平街采访。
■采风纪要
河之源,水之城。因“县东、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而得名的河源设县于山水汇聚之处,地处粤东北、东江中上游,东靠梅州市,南接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邻江西省赣州市。它又名槎城,于1988年1月7日撤县建市,现辖源城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全市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16年末,河源市户籍人口约373.3万人。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是河源的“城市名片”,它既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河源,上古属扬州南境,战国属楚,秦于龙川置县。”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岭南设置龙川县(今河源地区),被誉为“岭南客家先祖”的赵佗率万人南迁,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河源已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成为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
太平街见证了近现代河源的商业兴旺。
不断学习 创新发展
■客商心语
●广东河源市汇源集团董事长赖运宏:当前,国家的“一带一路”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过去的老前辈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当代的客商同样要发扬老前辈的精神,更好地用创新发展理念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因此,客商要充分学习和掌握国家新政策,把握好新机遇,积极与国家战略、政策联接,主动投身“一带一路”,为企业成长增添新活力的同时,实现共赢发展。
●河源普益硬质合金厂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国安: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简单问题标准化。目前,制造业面临的大环境并不理想,从一线员工到管理人员都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不会落后,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同时,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多年来,我们积极研究相关技术应用,获得多项专利、版权,利用先进的技术推动企业发展。
■商海浪花
河源活水“正能量”闯出国门
2015年5月1日,米兰世博会在意大利米兰隆重开幕。作为世博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及中国企业联合馆的指定用水,河源产的50箱、1200瓶“正能量”牌瓶装水代表着“中国制造”在米兰惊艳亮相,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品尝到来自河源万绿湖上游水系的山泉水。
“1994年,我下海创办汇源集团企业的时候,经常和朋友一起去万绿湖游玩,看到碧水青山蓝天,不禁感慨万绿湖的水实在太好了。如何让更多的人喝到好水,成为我心中挥之不去的念想。”广东河源市汇源集团董事长赖运宏是梅州籍客家人,他坦言,“正能量”饮用天然山泉水的面世,圆了他多年的梦想。而“正能量”名称的由来也颇为有趣:2011年,赖运宏的几个同学到万绿湖游玩,同学们见此美景纷纷感慨“今天阳光普照、湖水清澈,充满了正能量”,“正能量”便由此而来。如今,“正能量”山泉水已销往欧盟、东南亚和香港等地,传递着来自河源的“正能量”。
黄村客商成就“百货王国”
在河源市东源县东北部有个偏远小镇叫黄村镇,不大起眼却被冠以“中国百货第一镇”称号。“黄村人在深圳起家,珠三角百货行业将近七成由黄村人投资开设。”河源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黄聚平向本报采风团记者介绍道。
据深圳商报2011年的报道,在黄村4万多人口中,全镇80%以上的家庭从事百货行业,涌现了10多名亿万富翁、100多名千万富翁。
黄村人的百货故事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黄村人为了生计走出贫穷大山,“百货业”起源于此时的摆地摊。到了90年代初,有的黄村人在积累了经济基础和经营经验后,凭借先人一步的胆略拿出积蓄或借贷开设店铺,拓宽到家电、服装等百货业务。90年代中后期,黄村人的百货业已发展得红红火火。如今,他们开设的商场遍及广州、东莞、深圳、上海、天津、武汉等城市,在珠三角百货业内还广泛流传着“无黄不成市”的说法。
■客商撷英
客天下·河源水晶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
客天下:书写客家古邑升级版
客天下·河源项目由著名旅游品牌广东客天下打造,是省十三五重点项目和全国优秀旅游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以5A景区为标准,打造占地总规模5000亩的集生态旅游、现代农林业、休闲度假、养老养生、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升级和再造基地。目前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为何客天下会落户河源?客天下·河源项目董事长蔡鸿章说:“客家地区河源自然山水秀美、旅游资源丰富、交通网络发达,是旅游休闲的乐土、投资兴业的热土、企业发展壮大的沃土。”客天下自2015年9月落户河源以来已陆续升级改造、建设并开放了恐龙欢乐水世界、醉蝶谷绿色庄园、康缦酒店、温宫乐园、辉特林越野车基地等项目。
今年,河源客天下将加大投资建设力度,进一步推动旅游经济增长,带动周边村民通过旅游产业致富。“这是客天下·梅州的升级版,也是客天下迈向全国性品牌进程的第一站,我们定会竭尽全力把项目打造成为弘扬客家文化的金字招牌和河源城市的新名片。”蔡鸿章说。
河源普益硬质合金厂生产车间一角。
何国安:友人相帮成就创业梦
说起创业经历,河源普益硬质合金厂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国安很谦虚,在他看来,企业能成功,离不开很多人的相帮。1994年,何国安进入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工作。1998年,原来由该公司引进的两名高工即将退休,江浙、湖南很多企业纷纷前来聘请他们。何国安考虑到这么好的人才流失到外地非常可惜,因此他萌生了开厂的念头。在两名高工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河源普益硬质合金厂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因为大环境不好,面临客户难找的情况。幸运的是,他之前认识的一名台湾客商非常认可他的专业技术,他们做成了一笔技术服务生意,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30万元。
何国安起初为了打开市场,一有机会就“飞”去外地推介。朋友了解后,推荐他参加各类展会,这样一来,他既省了费用又推销了产品,公司经营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