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成:东莞经济正步入新常态时期
■昨日,市领导袁宝成等会见到访我市的“欧洲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主流媒体看广东”记者团。(本报记者 郑志波 摄)
■海博会公众开放日第一天,众多市民前去观展。(首席记者 郑琳东摄)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会见了由39家媒体组成的“欧洲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主流媒体看广东”记者团。会见中,袁宝成就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东莞与欧洲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及本届海博会等相关话题答记者问。
袁宝成在会见中指出,东莞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交往十分频繁,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合作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东莞将继续加强与沿线国家在产业、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参加会见。
会见中,袁宝成首先向记者团介绍了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在当前的形势下,东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据介绍,去年我市进出口总额突破1500亿美元,在中国各大城市中排第五。今年前三季度,东莞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51亿美元。今年4月,东莞在吉隆坡承办了“中国(广东)-马来西亚经贸合作交流会”,签订合作项目23个,金额34亿美元,成果显著。
对于本届海博会在东莞举办,袁宝成表示,本届博览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搭建广东和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交流平台。“东莞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交往十分频繁,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合作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袁宝成说,双方在这样的合作交流当中,也能找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机会。
海博会将为东莞带来什么?“我们并不是简单地为了扩大出口,应该说我们既希望增加我们的出口,也希望增加我们的进口;既希望我们的市场向沿线国家开放,也希望沿线国家的市场向我们开放,达到一个互利双赢的境界。”袁宝成指出,从本届海博会签约合同总量的情况来看,意向成交金额可能达到1700亿元左右,这表明本届博览会举办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接下来,东莞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袁宝成认为,东莞与沿线国家未来在几个方面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第一个方面是投资合作。东莞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走出东莞,往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发展。”袁宝成说,第二个方面是产品和市场的合作。“因为东莞有1000多万人口,需要大量境外的优质产品来到这个市场销售;同时,东莞的制造业非常强大,有非常优质的各种工业品,大量出口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包括东南亚和非洲、乃至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他表示,第三个方面是旅游方面的合作。
袁宝成强调,东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今后东莞也会继续加大推动力度,加强与沿线国家在产业、经济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答记者问
袁宝成:
产业转移是合作共赢不是谁战胜谁
昨日的会见中,“欧洲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主流媒体看广东”记者团对于东莞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进展以及东莞与沿线国家的经贸交往等问题高度关注。袁宝成也在答记者问时直言,东莞经济正进入到新常态的时期,距离转型升级成功的那一天,也不会太远。
产业转移带来共赢机遇
记者:当前有很多东南亚、南亚国家在生产成本方面比东莞更低,东莞要继续凭借成本方面的优势来战胜他们吗?东莞如何应对这个趋势?
袁宝成:这是一个我们平时也在积极思考的问题。应该说,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像东莞这样的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经过了一个过程:东莞当时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产业转型过程当中,承接了他们的产业转移。之所以能够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就是因为我们有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我们强大的资源供应能力和广大的市场。可以说,承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东莞工业化的第一步。
随着城市的发展,产业的提升,东莞确实也面临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上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所以,在东莞投资的港资、台资企业,或多或少有在东南亚开设分公司,开始谋求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符合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的转移,这恰恰提供了我们东莞将来与东南亚地区、特别像老挝和缅甸这些国家合作的广阔前景。因此,我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是简单的一个谁战胜谁的问题,而恰恰是一个合作共赢、互利双赢的机遇。
作为东莞市长,我非常愿意首先提高东莞自身的科技发展能力,提升城市的产业水平;同时我也非常高兴看到我们的企业去东南亚等地区投资发展。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