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来看我种的水稻
口述:李志新
整理:袁晓敏 刘世锦
2015年7月18日,是去年最让我兴奋且会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袁隆平院士来到兴宁新陂新金村,来到了我种植的第五期华南双季超级稻“超优1000”年亩产3000斤技术模式攻关示范田。
袁隆平院士一下车就健步走进水稻田里,在田埂边走走停停,仔细查看水稻的长势。他问我有没有种过这么好看的水稻。我说当然没有。我从2007年起成为种粮大户,“超优1000”是我九年来种过的长势最好、抗倒伏能力最强的水稻。这也是九年来,种植水稻过程中压力最大的一次实践。因为我们的攻关目标是双季年亩产3000斤,而我平时种植的普通水稻品种单季亩产也就1000斤,这是袁隆平对我们的期待,也是梅州粮食安全的一次展示。
2014年底,我拿到了400斤“超优1000”的种子。2015年初,采用先进的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播种后,我每天都到田里看水稻的生长情况,市农业局等攻关负责人每隔10天就来测量一次水稻的密度、叶片、有效穗等。但去年5月下雨频繁,水稻品性不适应,出现的白叶枯和细菌性条斑病没办法控制住。而测产验收日子不断逼近,我越来越有些不安。
测产当天,袁隆平、谢华安和罗锡文三位院士一起来到我的试验田。袁隆平院士直言,我今年的水稻收割早了点,收成测产结果可能与目标有差距。最后出来结果是110亩试验田的平均亩产量为703.9公斤,与目标750公斤有一定差距。我当时觉得非常遗憾。11月18日,晚造平均亩产1519.4斤,最高亩产1694.6斤刷新了我市晚稻亩产纪录,但结果令人惋惜,综合早晚稻年平均亩产为2927.2斤,距离3000斤目标有72.8斤的差距。
袁隆平院士说攻关时间是三年,这是我第一次种植这一品种的水稻,达到这个产量已经不错了,如果2016年种植的水稻长势好,他还会来梅州。所以,我也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今年一定要达标,并把去年没能和袁隆平合照的遗憾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