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谢景慧:我曾为国守南沙
退役军人谢景慧曾在茫茫大海上守卫岛礁,为祖国海防事业奉献15年,在部队服役21年,2005年底转业至东莞市司法局,成为一名“司法卫士”。
祖孙三代皆军人
1965年,谢景慧出生于湖南资兴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里兄妹五人,他排行老大。照理,他是家中长子,理应多为父母分担家庭重担。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南疆保卫战刚刚结束,全国掀起爱国爱家爱英雄的学习高潮,特别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我军英雄精神深深嵌入他的心灵。高中毕业,他便立志参军入伍,成为像梁三喜一样的英雄,为保家卫国奉献青春与热血。
谢景慧皮肤黝黑,个子中等,但沉着稳妥、敏锐聪慧。1984年,谢景慧通过严格筛选,终于穿上心仪已久的绿色军装,成了一名合格的军人。鲜有人知道的是,他的爷爷、他的父亲,加上他本人,已经实现祖孙三代是军人。特别是父亲,曾参与炮击金门的战斗,为缓和两岸关系立下汗马功劳。
踊跃报名守南沙
谢景慧入伍后,先在汕头陆军某师服役,接受极其严格的军事训练,由于能吃苦,好钻研,爱读书,入伍不到两年,便考上某陆军指挥学院,成为一名军校大学生,成为资兴老家十里八乡人人羡慕的对象,也在连队产生不小的轰动。
谢景慧在军校学习军事指挥专业,他也期望通过刻苦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祖国的军事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军校学习时间是短暂的,转眼到了毕业季,他主动报名去了当时的军事热点地区南海舰队海军某陆战旅,由以前的陆军转变成海军,由以前的普通战士转变成军官。
1990年,谢景慧毫不犹豫报名去南沙执行守礁任务,这一去前后就是15年,足迹遍及我国南沙82万平方公里海域,并驻守南薰礁、永暑礁、华阳礁。
长达15年守卫在只有200平方米的礁堡上,那种枯燥与乏味、抑郁与荒芜,是常人无法忍受的。谢景慧说,刚开始上岛礁时,大家很兴奋,有聊不完的天,感觉这里是世外桃源。他甚至穿着裤衩四处跑,想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但不到一个月,守礁战士手脚陆续出现风湿现象,疼痛难忍。他们此时才知道,守卫南沙已经不是兴趣与爱好可以解决的,得有超人的毅力与担当,有保家卫国的责任与使命才能坚持下去。而他,在祖国的最南端,在这茫茫大海上,与狂风巨浪为伴,与敌人斗智斗勇,持续15年。
退役军人本色留
那时部队条件有限,谢景慧的妻子也与无数军嫂一样,无法随军,只能在内地默默工作,支持丈夫履行保家卫国的重任。而这种两地分居,转眼就是15年。
谢景慧长期在岛礁生活,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与劳损,体力与精力大不同以前,已经40岁的他,开始考虑退役了,想把守卫南沙的光荣任务交给年轻人。2005年底,在军营服役21年的他,虽有万般不舍,仍不得不脱下军装,转业到东莞市司法局,成为司法战线的一名转业干部。司法系统与军队系统不同,为让自己尽快熟悉司法业务,他又潜心学习,虚心请教,为东莞司法建设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谢景慧说,其实,司法系统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只有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才是最有利的司法功能。因为这种军人本色,谢景慧常会换位思考,也会采用军事常识解决民生问题,让自己接触的基层纠纷得到有效解决。“退伍不褪色,我永远是军人。”谢景慧经常这样说。
文字:付碧强 通讯员:罗建云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