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雍陈铁军荣华西街故居盼新生 热心街坊为故居奔波数年
荣华西街17号。广报记者苏俊杰摄
大洋网讯 荣华西街17号二楼,在老楼林立的西关并不起眼。这里阳台仅是木栅栏,看起来甚至还有些破败。然而在90年前,这里却是“刑场上的婚礼”主角周文雍和陈铁军的革命活动据点旧址,如今,这里变成了国企宿舍,有员工家庭已经在此居住长达60年。看到旧址破败,街坊们希望进行修缮后打造党史教育基地。
热心街坊: 为故居奔波数年
今年61岁的洪叔为了周文雍、陈铁军故居的事,骑着自行车已经奔波了很多年。
“这两位人物可谓大名鼎鼎,曾经感动了无数人,其中周文雍家乡的故居已经建成了纪念公园,但两人居住的广州故居却仍旧是职工宿舍,文化部门挂的牌子也已残旧……”看到烈士故居年久失修,洪叔非常心痛,“我希望这里能修缮变成党史教育基地,让后人不忘这段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革命历史。”
说起陈铁军和周文雍,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但说起“刑场上的婚礼”,许多人并不陌生,那是他们最脍炙人口的故事。
周文雍是广东工人运动优秀领袖,1927 年广州起义前,他就与陈铁军假扮夫妻,参与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起义失败后,1928年1月,周文雍和陈铁军再次假扮夫妻在荣华西街17号秘密重建党组织,但由于被叛徒出卖,二人在此楼二楼双双被捕,并于2月6日英勇就义,被誉为中国“第一红色夫妻”。
走访:十多年前已被认定为文物
昨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了位于荣华西街17号的烈士故居。该故居紧邻周边楼房,一共有三层。其中二楼、三楼都有木栅栏,在阳台上和部分木栅栏上挂满居民的衣物,因为时间较长,三楼的木栅栏已经有些破败。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这里已经被认定为文物。2001年7月,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这里贴上一个介绍牌,注明此地为周文雍、陈铁军被捕地点:“十三甫荣华西街17号2楼,中共广州市委委员周文雍和陈铁军进行革命活动的秘密寓所,1928年2月在此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另外,广州市文化局还于2007年9月28日在此立石碑介绍,称之为广州起义史迹——周文雍、陈铁军革命活动旧址。不过,该石碑一度漆墨脱落。“我向该楼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反映后,居委会主任亲自带着材料进行了修复。”洪叔说。
居民:上世纪50年代曾重建
今年65岁的李阿姨住在该建筑的一楼,据其介绍,这里是盐务局宿舍,他们已经入住达60年之久。
“1957年,我们搬进来的时候还是全新的房子,在此之前,这里的房子已经没有了,盐业局重建后分给了职工住。”李阿姨告诉记者,这里一共三层,最开始住了三户人家,他们是入住时间最长的一户。记者踏入一楼发现,该楼进深较长,中间还有天井,一共有两个房间,分别位于天井两侧,房子最里面是厨房。“楼上的户型跟我们的也基本一样,后来我们才改了阁楼。”
60年来,这里给他们留下了满满的回忆。“我们家一共有兄弟姐妹7个,搬来时我才5岁,那时候只有父亲一人上班,家里孩子又多,我们只能挤在两个房间里住。”如今,李阿姨的兄弟姐妹们已经纷纷离开了这里。“刚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是烈士旧居,有一晚忽然见到有人来钉牌子,我才知道。”李阿姨说。
社区:希望能建设纪念馆
除了洪叔,周边的街坊也希望能更好地保护烈士故居。建筑所在社区河傍社区居委会主任潘敏杰表示,他接到了不少居民的反映,事实上,他也希望能推动该工作。
“这是我们社区唯一一栋红色遗迹的历史建筑,我们也已经向街道文化站反映了情况。”此前石碑上的字墨迹脱落时,正是潘敏杰进行了修复。对于建设纪念馆或者党史教育基地的设想,李阿姨也表示支持:“如果政府想收回,又能给我们合适的补偿,我们也配合政府的工作。”
专家:单独维护一个房间
已经重修过的烈士故居,是否仍有保护价值呢?对此,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表示,“在有充分的证据并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只要原址在这里,就有价值。”
“如果是公房,那么由政府收回进行保护;如果是私房就要与业主方进行协商,再进一步保护。”他表示,在保护时并不需要进行整栋保护,而是选择其中一间房即可。“如果能确定哪个房间是烈士住过的,对它进行保护就可以了;如果已经有较大变动,可以整层保护。”
部门:确保革命旧址得到保护
去年4月,洪叔曾将该建议反馈给荔湾区文广新局,对此该局曾进行了回复。“普查后以整栋楼房作为文物建筑进行保护。”
回复中介绍称,“我局拟以‘广州市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普查’结尾工作为契机,在征得业主同意的基础上,向区政府申请,把该址公布为区级类文物保护单位。”
文/广报记者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