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5月17日傍晚,在凤岗镇务工的青年夏龙辉到公园散步,意外看到一名年轻女子走进水库轻生。女子即将被水吞没,夏龙辉虽然是“旱鸭子”,但顾不了太多,跳进水里将女子拽回岸边,救了女子一命。目前,凤岗警方正研究是否为夏龙辉申报见义勇为奖。
遇人危难,没有视而不见或冷漠围观,第一反应就是“救人”,这种守望相助、见义勇为的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当然弥足珍贵,应该大加弘扬。但是,在宣扬这种精神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事件中的具体情况,合理平衡舆论焦点,比如对于不谙水性的“旱鸭子”下水救人行为,舆论放大中就不应该传递出错误或不当的信号,使人们误以为是变相鼓励不考虑自身能力去救人。
具体到夏龙辉下水救轻生女子这一事件,万幸的是,女子得救,而且“旱鸭子”自身安然无恙,这当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其他更多类似“旱鸭子”下水救人事件中,不少都酿成了悲剧。本月初,发生在东江边的“钓鱼男”李金林救人溺亡事件中,起初就是一名学生落水,其他两名不会游泳的男生去施救,也沉入江中。去年,大岭山初三男生冯育江为救一名女生溺亡,冯本人也不会游泳。因此,“奋不顾身”、超出自身能力去救人,可能不但救不了人,而且会酿成更大悲剧。
现在的问题是,这些 “旱鸭子”危急关头奋不顾身救人,他们这种观念和冲动是怎样产生的? 不可否认,情急之下,地处偏僻、求助无望,多数人会从“推己及人”的朴素观念出发挺身而出,对于自己有无能力施救,缺少考虑的时间,或者别无选择。根据报道,在上述夏龙辉救人事件中,的确是情况逼迫他出手救人,他曾希望附近的人帮忙,但别人都表示不会游泳,看着女子开始在水中挣扎,他只好匆忙下水。
但是,除了现实情境的逼迫,更重要的是,“旱鸭子”奋不顾身救人其实也是社会舆论、学校教育等渠道长期渗透和引导的结果。对于超出个人能力是否应该救人,本来就存在持续的争议,而在学校教育和社会舆论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高音是,见死不救不能容忍,即便因此牺牲自身,也要挺身而出,舍身救人的精神是一种崇高精神。在未成年学生中,这种观念影响深远,而在成年人中,通过相关舆论传播放大,类似观念的影响也在持续弥漫,“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道义至高感压过了救人应该考虑的具体条件,即使是因此反复酿成悲剧,也不能驱散这种观念。
因此,面对不断发生的悲剧,负责任的教育者和传播者不应该再传递错误或不当的救人观念,而是应该传递更多理性声音和救人专业知识。危急情况下,救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怎样救,借助相关落水事件,专业的救人知识需要广泛传播。而且,在超出自身能力的情况下,“见义智为”比见义勇为更切合实际,不但能更有效地救人,也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当然,这也需要更多的人树立联手“见义智为”的行为自觉,在上述事件中,除了下水救人的夏龙辉,其他人不会游泳,并不代表就可以坦然地冷漠围观,相反可以立即联手做出应对,比如打电话求助、寻找施救的工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