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解决暴雨内涝 给水泥城市加些“海绵”

02.09.2015  08:24

  暴雨内涝、“城市看海”如何解决

  给水泥城市加些“海绵

  长沙部分街道成“泽国”,南京大学城汪洋一片,武汉重启“看海”模式……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暴雨,“城市看海”的现象一再上演。

  城市频繁内涝主要有哪些原因?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近日,在中国气象局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专家们对“城市看海”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应对建议。

    城市排水除涝标准较低 蓄水能力急剧下降

  城市为何频繁内涝?

  专家指出,首先是现有的排水系统存在一定问题,排水防涝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介绍,我国原来的城市排水除涝标准很低,像北京天安门地区的排水标准,仅为抵御3年一遇降水强度。2013年3月和6月,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城市洪涝的问题。不过,加强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投资非常大,需要较长的时间。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研究员严登华认为,城市蓄水能力急剧下降,也是内涝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中原有的河湖水面经过大规模改造,已基本失去了雨水调蓄作用。现在水泥城市地面大量硬化,街道地面往往比绿地要低,严重影响了城市蓄水。

  “水在自然情况下会顺着坡面往下流,通过坡面汇雨过程直接进入河流。但是由于道路和小区的建设,将本来连续的坡面切割成了很多小的单元。天然状态下水发生垂向运动,水的坡长很长,但是城市里水的坡长很短,所以容易积涝。”严登华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表示,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降水频率不断上升,城市内突发性强降水让人防不胜防。今年又是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导致海洋增温,大量蒸发,给陆地输送水汽增多,从而形成夏季暴雨,主要影响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认为,近十年来,台风每年为我国带来的总降水量有增多趋势。“更需要警惕的是台风对城市内涝的影响,因为台风带来的降水时间较长,雨量较大,造成的危害严重。

  城市的“雨岛效应”,加重了内涝程度。丁一汇指出,城市具有热岛效应,高楼大厦、水泥会吸收热量。太阳落山后,水泥地、楼房会放出白天吸收的热量,加热大气,产生上升运动,同时把周围的水汽辐合起来,很容易引起短时间突发性的暴雨。

    低影响开发建设海绵城市 渗滞蓄用排多措并举

  去年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等有关部委组织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和试点建设,最终有16个城市列入试点。

  海绵城市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希望把城市建设得像一块海绵,在下大雨的时候,能下渗、能滞留、能蓄存、能净化水,没有降雨的时候可以把水放出来,可用可排。专家们认为,解决“城市看海”问题,要低影响开发,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尽量减少开发的影响,保持一定的绿地,保持一定的水面,从源头来减少径流量的产生。

  张建云强调:“现在各地都在搞新城建设,我们发现发生城市内涝的地区很多就是在新城。因为一些新城对规划重视不够,特别是低影响开发要求不明确、不严格,开发商追求利益,排水和洪涝渗蓄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要有足够的场所来蓄水,绿地面积和道路硬化面积的比例要合理。加强河湖连通,比如武汉,可以将城市洪涝先排到湖里,待长江的水位降低,再排到江里。”张建云说,城市洪涝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大规模建设“海绵体”。要用渗水砖铺设公共区域,因地制宜地建设下沉式绿地、公园、水景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必须要突破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通过渗、滞、蓄、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张建云认为,城市洪涝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还要重视非工程措施。解决城市内涝,城市应急管理要跟上,包括加强对暴雨和洪涝的监测,让预报预警及时准确,才能科学调度和应对。此外,应加大科普宣传和知识普及,提升市民的防灾减灾能力。

    (作者:刘毅 许可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