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解读《中医药法》对中医药发展有哪些影响
绘图:张冠军
民间高手有了“转正”机会,更多高超医术得以传承,整治虚假“神医”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自7月1日开始实施。作为我国中医药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其中的不少热点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民间高手的“春天”来了吗?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会对百姓健康生活产生哪些深远影响?日前,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对社会关切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热点一:如何确保“转正”效果?
资质不够者很难通过考核
南方日报:在你看来,《中医药法》出台最重要的意义在哪里?
徐庆锋:《中医药法》是中医药事业的“地位法”,是中医药发展的“保障法”,是中医药工作的“责任法”,一句话概括,就是让中医药发展从此有法可依。
南方日报:根据《中医药法》,民间高手可“转正”了。你对民间高手怎么看?
徐庆锋:中医药学的传承有特殊性。在民间,有许多中医“高手”就是通过师承的方式成长起来的,他们为当地群众解决病痛,在百姓中间形成了良好口碑。他们没有接受当代的中医药学历教育,不能像大学毕业生那样取得医师执业资格。最令人揪心的是,有的民间中医年事已高,他们的“绝活”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如果这些宝贵财富失传,实在是太可惜了!
广东一直致力于民间中医疗法的抢救、发掘和推广。在广东,有一群“无证”的师傅,带着一群“有证”的徒弟,传承着民间中医“绝活”,这些师傅都来自于“杏林寻宝”活动。从2009年开始,广东举办了8届“杏林寻宝”活动,深入整理发掘散落民间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单方验方和特色疗法,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遴选出来,传承下去。
南方日报:你找过民间高手看病吗?
徐庆锋:找过。去年,我的颈脖子不舒服,一低头就头晕,同事们笑我是“誓不低头”。我在几家医院看了,效果都不太好。后来,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位在“杏林寻宝”活动中遴选出来的民间高手,看了几次,效果很好。
南方日报:如今,他们有了“转正”的机会,这么一放会乱吗?
徐庆锋:其实早在2015年,广东就开展了“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考核,共有899人参加,639人通过了考核并纳入乡村医生管理。2016年、2017年,我们又开展了“中医药确有专长人员”考试,全省3680人报名,最终1174人通过考核,总通过率为31.9%。这些人员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诊疗活动,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后,可以参加国家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这为他们打通了一条拥有执业资格的通道。
《中医药法》第十五条明确,对这些民间医生,需要通过两位中医师的推荐,经过省级组织的考核合格,在评价他的技术风险安全的基础上,可获得中医医师的资格。但这并不意味着谁想干就能干,我们希望把那些真正身怀绝活、群众认可、行业公认的“民间高手”通过推荐、考核的方式进行“转正”,利用传统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基层中医药队伍建设,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具体考核办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制订中。
南方日报:若真有资质不够者混入了正规军,怎么办?
徐庆锋:考核的目的就是要将资质不够者过滤掉,资质不够的人很难通过。而且民间中医获得资格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性”,而是将他们纳入了执业医师管理的范畴,有相关医疗法规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出现问题将会受到查处。
热点二:“砖家”怎么治?
将探索信誉等级评分制度
南方日报:你对披着健康节目外衣的非法医药广告中的“砖家”刘洪斌怎么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砖家”?
徐庆锋:“刘洪斌”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声誉。实际上,正当医疗广告是不能出现疾病名称、治疗方法、技术手段及治疗效果的相关宣传。所以,凡是涉及“根治”“对××病有特效”“国际先进技术”等字眼的医疗广告都是非法的。当然,中医医疗广告的管理涉及工商、广电、网信、中医药管理等多个部门,我们需要加强协同,才能杜绝这些非法医疗广告的出现。
南方日报:具体需要怎么管?
徐庆锋:我省已出台《关于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的试行管理办法》,明确了根据分值累积可对医疗机构给予监督管理重点、取消年度评优评先、告诫谈话暂缓校验等处理措施。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监管。首先是监管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是否超范围执业。其次要看中医医疗广告发布行为是否合法。第三要及时处理群众投诉。
未来,我们将探索“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信誉等级评分制度”,比如,诊疗规范、环境好、评价高的评五星,出现问题的评四星、三星,再往下的要取缔资格。要将这些评价向群众公示,让好的机构受到欢迎,有问题的机构及时整改。
热点三:中医将毁于中药?
设亿元专项经费保护道地药材
南方日报:现在中医药市场药材也是龙蛇混杂,有一种声音说“中医将毁于中药”,你如何评价?
徐庆锋: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确实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部分野生中药材资源流失、枯竭,中药材供应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中药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重产量轻质量,滥用化肥、农药等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损害了中医药信誉。
南方日报:监管难吗?
徐庆锋:中药材的管理链条很长,据统计,中药材生产管理涉及21个部门和单位,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南方日报:对于道地药材的保护,广东立了法。接下来,该怎么做?
徐庆锋:广东是中医药大省,也是南药的主产地。为了从源头上系统保护好广东的道地中药材资源,我省在2016年出台了《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从中药材的种源、产地、种植、品牌等方面开展保护工作。
广东省财政设立了岭南中药材保护专项经费1亿元,确保《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的贯彻落实,用于生产技术规范、种质库圃及种源采集、动态保护、文化保护、生产基地评估、资源动态监测及人才培养等项目建设。
应该说,为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让中药企业直接参与到中药生产的全过程:第一步,组织专家对农户的土地进行检测评估,指导他们种植合适的品种;第二步,给农户配发符合标准和要求的种子种苗;第三步,对种植全过程指导,包括种植时间、肥料使用、农艺管理等;第四步,药材收购前,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检测;第五步,药材收购之后进行规范化的加工炮制。通过企业全过程参与,能更好地保证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从而保证中药的质量。
热点四:开中医诊所更容易了?
备案即可开业 但还需再等等
南方日报:老广中有不少“中医粉”。这些年,广东的中医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如何?
徐庆锋:2014年以来,我们争取了国家、省级财政13.5亿元,扎实开展中医药专项资金项目。今年我省各级财政投入33亿元,补短板、强基层,用于基层中医建设。在政策和财政的有力推动下,我省中医药发展呈现良好势头,走在前列。
对比党的十八大以前,目前全省有中医医疗机构2万个,增长了53.5%;床位5.8万张,增长了65.7%;中医医务人员数10.7万人,增长了50%;全省2016年中医总诊疗人次数达1.8亿,增长了48.1%;总住院服务人次数达173万,增长71.3%;全省中医医师数3.63万,人均拥有中医医师数增长43.5%,人均拥有中医床位数增长了57.5%。
据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我省9家中医院进入全国中医院100强。总的来说,广东的中医服务体系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南方日报:我们平常看到很多“坐堂医”,但真的开诊所的好像不多。《中医药法》明确提出将中医诊所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这种行政审批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什么?开诊所更容易了吗?
徐庆锋: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法》第十四条明确指出: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即将中医诊所由一般医疗机构实行的审批管理改为备案管理。所以,举办中医诊所肯定是更容易了。
南方日报:现在可以申请了吗?
徐庆锋:目前,中医诊所实行备案管理的具体办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在紧锣密鼓的制订过程中。目前,还不能按照备案管理举办中医诊所,还要再等一等。
编辑: 许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