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基因”变成富民资源

16.05.2016  22:49

  ■ 辛 平

  本报报道,13日,市委副书记叶胜坤率队到平远县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革命旧址保护工作时强调,平远县要高度重视革命旧址保护工作,加强规划,修旧如旧,切实保留好、利用好红色资源,使其更好地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梅州作为广东唯一全境属于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除了闻名于世的客家文化,留给世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让人如数家珍的红色文化。如何传承保护好弥足珍贵的梅州红色基因,使之成为富民资源,无疑是我市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红色资源重在传承保护。梅州红色资源是全市人们的传家宝和精神高地,传承保护好梅州红色资源,需要结合各类红色文化资源特点,加强分类引导。按照地位作用、规模内容、参观者流量、服务质量等分级分类;依据资源的不同等级、不同类别进行综合评价,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对它们进行传承保护。全面了解和掌握红色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影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手段,对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编写名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使之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载体。

  把红色资源化作富民资源。我市把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态文化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变为富民资源,已有很好的尝试。比如,大埔县以“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为中心,以青溪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为北线、枫朗南方工委旧址、光德闽粤赣边纵党委旧址为南线,打造了“一心两线”红色旅游带;平远县规划了200多亩建成红军纪念园;丰顺有红四军军部旧址——见龙居和纪念已故长征女红军老战士、原广东省委书记李坚真女士的坚真公园;蕉岭县精心建设抗日民族英雄谢晋元将军纪念馆……这些精心设计的旅游线路和产品,都为我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需要不断探索、精心谋划的一篇大文章。只有加快推动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生态文化融合发展,才能更好推动红色资源与旅游产业结合,使之成为我市特色旅游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