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红通”嫌犯贺俭 被问你是干嘛的

06.06.2015  00:48

图为从外面看到的贺俭的房子

   探访疑似“红通”嫌犯住宅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 据新华社客户端报道,中午11点多,白色的轮渡缓缓驶离温哥华的马蹄湾码头,朝对岸55公里处的纳奈莫市进发。

  清风徐来,阳光和煦,碧水微澜。船上的乘客或休息聊天,或欣赏海上风光,而记者却陷入沉思。

  这次去温哥华岛第二大城市纳奈莫, 主要是探访红色通缉令上的一名逃犯—贺俭

(图为温哥华纳奈莫)

  贺俭现年49岁,是原河北秦皇岛港方大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因涉嫌贪污犯罪被河北省张家口市检察院立案。他2010年9月逃亡加拿大,2011年12月9日由国际刑警组织发布追捕贺俭的红色通缉令,今年再度被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列为100名犯罪嫌疑人之一。

  当地媒体前不久曾给他家座机打过电话,他也接了电话,在对话中,嗫嚅和紧张的声调,以及“你是怎么知道我的电话的?”等质问, 让人猜出他就是贺俭, 当然他最后不会承认自己就是通缉令中的那个贺俭。

  记者从可靠的朋友那里拿到他的地址后,决定带上摄像师亲自走一趟,不过心中还是有些忐忑。因为朋友说,在媒体报道了贺俭住在纳奈莫后,上述地址住宅的主人贺俭近日已通过律师发表声明,说他虽叫贺俭,但只是重名,而不是遭到通缉的那个贺俭。

  是真的如此,还是贺俭故意放出烟幕弹?不管怎么说,这个地址的主人叫贺俭是没错的,究竟是真的逃犯还是恰好重名的另外一个人,只有到了以后才能见分晓。

  1个多小时后,轮渡徐徐靠岸。汽车驶出码头时,导航系统上显示距离目的地“达夫路6692号”住宅还有11公里。纳奈莫城市不大,只有8万人口,市中心只有三五栋高楼。汽车从城市旁边穿过,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这是一栋普通的两层楼住宅,坐落在达夫路和迪金森路交叉口的拐角上,不远处就是宁静的港湾。奇怪的是外面全是栅栏,找不到入口。转了一圈也不行,只好找到隔壁一栋房子,里面的女主人告诉我们要先左拐,再左拐,然后看到小路再左拐,就找到入口了。

   记者还指了指边上的房子问了一声:“你这个邻居是中国人吗?”她肯定地说:“是的。

(图为从街上拍摄的贺俭的房子,门牌号6692清晰可见)

  按照邻居指示,我们总算找到了进入贺俭住宅的入口。门口停了一辆黑色宝马车和一辆白色小汽车。门口放了七八双鞋子,仿佛里面住了很多人。因为当地媒体报道说,贺俭曾把家中部分房间出租,所以记者决定以找住宿的名义敲门。

  门铃响过后大约半分钟,一名约莫50岁左右、中等身材的男子将门打开了一半。

  记者第一眼就感觉他与红色通缉令上贺俭的照片有七八分相似,尽管人比照片要老一些,下颚还留着稀疏的几根胡须。

资料图

(图为房子正门,旁边是黑色宝马车)

   记者开口说:“请问有住房出租吗?

   他断然回答说“没有”。

   我马上接着问:“请问这里有一位姓贺的先生吗?

   他的目光马上警惕起来,打量了我几眼,然后说:“你是干嘛的”?

  记者说是游客,听朋友说这里有临时客房出租,想在此投宿。他马上说,“这里没有姓贺的”,不等记者说一声“打扰了”,就把门关上了。

(图为房子门口,放了不少鞋)

  记者和摄像师只好慢慢走了出来,在附近转了一圈,然后返回到贺俭住宅旁的街道上,准备拍些住宅的照片和录像。透过住宅的栅栏,我们看到门口停着的黑色宝马车开走了。不一会儿,一辆黑色奔驰从车库开出来,一名女性坐到车上,然后也走了。

  估计他家里没人了,记者和摄像师大胆地折回到贺俭家门口,拍了些照片和录像,然后才离开。

  回来的路上摄像师问我,贺俭的家庭住址既然已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还敢住在那里呢?

  记者回答说,他只要在温哥华没有犯法,警察不来抓他,那他就不会有危险。

  唯有加拿大司法部门同意与中国合作,在得到中国提供的确凿证据后将其逮捕遣返,贺俭才会受到应有惩处,而现在加拿大在这方面的合作还不积极。

  当然,他如果审时度势,愿意回去自首,交代问题,主动认罪,那最理想,将来也还有重新做人的那一天。

  (新华社驻温哥华记者江亚平,编辑海洋,新华国际客户端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