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媒记者的现场手记看“杠杆楼市”怎么来的
近段时间,有关购房者配资买房、房产中介倾巢而动、开发商喜迎“日光盘”的新闻铺天盖地,房产中介等正肆意收割杠杆楼市带来的“逆天利好”。“杠杆楼市”的概念由此火了起来。
有报道称,在2月26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开幕当天举行的记者会,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说到住房杠杆的逻辑是对的。
根据现场参会同事反馈,当时听到内容并不是这样。某媒体问到“下调个贷首付比例是否是加杠杆”,周小川行长的回答是“你提问的逻辑是对的”,而并没有说“房地产加杠杆是对的”。
在当时的微信记者群里,路透记者也留下了这样的手记: “我在现场,惊叹媒体的截句水平。有关房地产加杠杆的部分,是XX记者针对一月信贷个人贷款增加是否‘个人住房在加杠杆’的提问。小川回答的原话是:你想法的逻辑是对的,但是也有问题!!然后,XX直播就变成小川说个人住房加杠杆的逻辑是对的。”很多媒体同行当时都看到了。后来该媒体也进行了更正,但由此产生的报道却传播开去。
记者会实录显示,当天第11个也是最后一位记者发问,“我的问题是不久前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颁布的房地产新政再次下调了二套房个贷首付的比例,很多人认为这是加杠杆。一月份贷款增长2.5万亿,同比多增一万多亿,甚至有些评论认为是“放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杠杆定为今年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背景下,我们如何看待去杠杆和加杠杆的平衡?应该如何去杠杆?”
周小川回答如下,“您提的问题出发点是对的,就是说既然降低了贷款条件就可以说贷款可以做得更多一点,至少个人住房的杠杆会有所提高。你提问的逻辑是对的,但我们还有以下几个考虑。”接下来,周小川解释了几点考虑:一是中国个人住房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比重只有百分之十几,远低于很多国家40%-50%的水平,银行系统觉得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有发展的机会。二是房地产市场有时候冷有时候热,现在适当下调首付比,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的逆周期调节。在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框架之下,银行也有更大一点的自主权来决定他们对不同客户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三是从宏观层面看,控制杠杆率,应掌握好整个杠杆率,关键还是要如何应对企业杠杆率过高的问题,也有一部分人比较关注地方政府的杠杆率是否偏高的问题,从总量上来讲个人消费贷款的杠杆率不太高。
这样看来,就很容易理解路透社记者为什么会狠狠写下“惊叹媒体的截句水平”的字眼。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如实客观本就是行业铁律,更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原则。标题党横行、曲解事实博眼球,在信息爆发时代,这类行为不仅无益于呈现事件真相,更是摧毁媒体行业最疯狂的毒素。
如果就事论事,从房地产本身来看,支持居民家庭自住和改善型的购房需求,应该是我们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对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政策进行适当调整,有利于让居民“买得起房”。至于当前社会上热议的“杠杆炒房”,这明显是一种投机行为,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应给予严格管控。个别媒体断章取义引发的舆论炒作,支持的不是解决居民购房贵、购房难的问题,而是助长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活动,反过来进一步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好在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已经做出澄清,并正在采取相关对策。
不管是出于职业道德要求,还是社会责任考虑,希望我们记者的“截句水平”不要再让国际同行惊叹。(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