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园元宵灯会取消 市民:过年味道很少了

14.01.2015  09:30

  《新闻1+1》2015年1月13日

  ——大型活动管控:叫停不会进步!

  (节目导视)

  解说:

  连办20年大名鼎鼎的“上海豫园元宵灯会”今年突然取消。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 张艳:

  考虑到安全和管理等综合因素呢,我们豫园商城决定停止举办2015豫园灯会。

  解说:

  “松江方塔园元宵灯会”、“嘉定古猗园元宵灯会”今年也确定停办。

  上海市民: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发生了事情我们什么活动都不搞了。

  解说:

  同样命运的还有:各地的签售会、演唱会,甚至还有读书会。。。。

  《新闻1+1》今日关注“大型活动管控:叫停不会进步!

  评论员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年春节过得晚,但是再晚这元旦过去了十几天其实春节的脚步声已经一点一点的向我们走来了。对中国人来说,每年一到元旦一直到春节之后的正月十五,这一段日子都一定是大型商业促销、演出,包括灯会,高密度去举办的这样的一个时刻,但是今年不一定了。

  因为元旦前在上海外滩发生的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到痛心的踩踏事故,让很多的大型活动被叫停了。比如说上海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豫园灯会”都办了20年了,也被叫停了。我们先来看一个去年办豫园灯会时的相关新闻,其实关注的也是安全。

  (播放短片)

  记者:

  伴随元宵佳节的脚步逐渐临近,从昨天起主办方就在九曲桥前搭建起了蛇行回廊。那么在元宵佳节当天,一旦出现大客流的情况,将在蛇行回廊里执行单向通行,以保证游客赏灯的安全。

  解说:

  除此之外,整个豫园景区还设置了62个监控探头,19个安全出口标志,配备33盏应急照明灯。在原有安全警示广播系统的基础上,新增5组工作人员引导专用广播音响。

  白岩松:

  看得出来去年把相当大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豫园灯会的安全上,的确有安全这个豫园灯会才能够导致大家都很快乐。但是一取消,这一下子就简单了。面对这样一个取消的决定呢我有一个理解一个不理解,理解的是从心理层面上中国人常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更何况出现了元旦就是新年钟声敲响之前得那样一个,非常让我们痛心的踩踏的事故。因此从心理层面上来说,取消这种大的大型活动,看样是可以理解的。

  但又有一个不可以理解,不太理解,因为今年春节过得晚,从元旦出现了踩踏的事故,一直到正月十五灯会的高峰期,其实有两个月还要多的时间,对于上海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来说,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难道不足以去举办一个安全的灯会吗?

  我们所有的人都会为踩踏的事故感到悲伤,但是悲伤应该逼迫我们进步,而不是简单的叫停,让我们退步甚至原地踏步,更何况被叫停的可不止一个豫园灯会啊。

  解说:

  这是去年张灯结彩的上海豫园,但因为前不久同样在黄浦区的一场悲剧,满园的彩灯将不再悬挂。

  (2015年1月10日新闻回顾)

  主持人:

  上海市旅游局官网昨天透露,豫园民俗灯会取消。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负责人:

  考虑到安全和管理等综合因素,我们豫园商城决定停止举办“2015豫园灯会”。

  解说: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园元宵灯会已经举办了20年。2013年时,豫园灯会曾创下三天150万人次的记录,是华东地区春节人流量最大的地方。突然叫停,让不少市民心生遗憾。

  市民:

  已经20多年了,个个都很喜欢,如果今年不办真的很遗憾。

  我们倒是希望能看到这里的景色,特别是我们这种年纪的人,总有一点怀旧的感觉。

  比较失落,本来今年打算要来看的,现在看是没机会了。昨天我还在打听以后有没有,或者来年(有没有),现在看好像都不是特别清楚。

  解说:

  被叫停的,不仅仅有豫园灯会,还有松江方塔园元宵灯会、嘉定古猗园元宵灯会,今年也确定停办。

  市民:

  活动应该有毕竟大家都喜欢喜庆的日子。

  哪天早上很早听广播,感觉没有希望了。感觉欠缺了什么,过年的味道至少是很少了。

  解说:

  “如临大敌”的不仅是上海。在郑州,新加坡某歌手原定1月17日举行的演唱会,也被突然取消。

  主办方通过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由于踩踏事故造成的影响,有关部门对于大型活动相关安全事项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组委会因此按要求和规定取消演唱会。

  而一份盖有郑州市公安局大型活动管理专用章的文件显示,郑州市公安局给主办方的理由,其中一条是“国内安全形势严峻”。在这名歌手转发这条声明的微博下面,不少歌迷留言表达失落的心情。

  还有一些城市,有的超市通过贴出通知或者群发短信,称“接政府通知,防止促销产生顾客哄抢,取消门店促销活动。”此外,不少体育赛事也受到影响,元旦当天的上海信念慈善跑,以及原计划1月11日在北京举办的“垂直爬楼挑战赛”也纷纷取消。那么一刀切的取消各种活动真的可以带来安全吗?

  市民:

  不要因为这一件事情,把整个好的活动都取消。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发生事情我们就什么都不要搞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那就是需要组织者怎么能考虑周到。

  逃避永远不好,今年不办难道明年你也不办了吗?难道你就让它消失了吗?都不对。

  白岩松:刚才短片里有一个问题呢是听着非常非常明确的,就是说“取消会带来安全吗?”要是让我回答我觉得会带来两个安全,一个是“决策安全了”;另外还有一个是大家可能“心理上安全”。但是长期来看反而带来不安全。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比如说,十八中全会三中全会的时候提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那么他一定是要分解到很多具体的活动当中,比如说大型的这种人群的这种活动,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一个标志,那你必须用实践去检验它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所有应急预案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实践也是检验进步的唯一标准。你没有实践了,怎么能体现你在悲伤中你扎紧了篱笆然后去进步呢?

  来我们一起看看上海今年,你看光这个灯会就取消了这3个,接下来咱们看看这个很多网友参与人数接近7000人,6600多人,“你对上海取消豫园灯会等大型活动的看法?”完全支持18%,不同意59.67%接近60%,还有可以理解,但希望明年可以恢复。

  其实说句实话,对上海取消一些活动呢,从心理的一些层面上来说我是理解的。但是对于全国的很多的地区都已经纷纷的去取消的话,我更多的是担心。因为这就意味着你很难去进步了。接下来我们就去关注,其实不仅仅是一些大型的活动,包括这个景区里头也会有相关的政策来出台。

  解说:

  1月4日,国家旅游局官网发布《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这份要在今年4月1日就要实施的文件规定:全国各地的旅游景区都要根据景区面积、开放时间、游客的平均占用面积和平均游览时间等数据,核算出本景区的最大承载量,并予以公布。一旦游客人数接近或者超过最大承载量,就必须采取限制分流措施。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

  这个技术标准的出台是落实《旅游法》的一个有效的措施。至于说这个时间点上和这个上海的踩踏事件,我觉得是个偶然的巧合。

  解说:

  设定最大承载量限制客流,说起来简单,实施却并不容易。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早在2011年就曾尝试将每天的参观人数上限设定为8万,达到这个人数就停止售票。但在实践中,大量买不到票的观众聚集在售票窗口前,而且情绪激动,几乎酿成群体事件。故宫只好重开售票窗口,限流被迫放弃。

  戴斌:

  你的预案中间对这个问题要进行预判的,并不表示我们简单地把游客轰出去就可以,从国际上来看,建立门票预约制度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选项,比如说我们到海外的一些博物馆去,这些地方是非常讲究门票预约的,也就是说你到现场买票是不容易买得到的。第二个,实行总量控制,就是这一天我只销售多少票,多了就不销售。

  解说:

  而这样的制度是否适合所有的活动?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今年1月10号上海举行了信念首场“应届生招聘会”,招聘会举办方投入的警力、保安人数翻番,招聘会首次实施限流入场,将入场人数限定在每平方米不超过0.75人,会场外一排排铁栅栏将等候入场的应聘者隔成蛇行长龙,有人为了工作排了1个小时,却还见不到招聘会的现场。

  同样制度看上去很美,但当游客人数实实在在的关系到景区收入时,能不能有效限流就成了疑问。国内一些知名景区从2013年起就公布了自己的最大承载量,但国庆或者春节长假期间,游客超员滞留现象仍然频频出现。

  去年国庆期间,四川九寨沟景区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旅客滞留事件。2014年国庆节九寨沟景区从10月1日晚上已经出现游客排队上山,购票长时间等待的现象,到2日中午景区内道路已经接近瘫痪,约2万名无法浏览,也无法下山的游客滞留山上,部分情绪激动的游客开始拦停景区内的观光车,甚至围攻景区售票处要求退票。当地政府最终出动武警部队才疏散了客流。

  戴斌:

  根据《旅游法》的规定,旅游安全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换句话说,一旦发生了旅游安全责任事故,那么追究的责任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解说:

  除了收费的景区和有组织的活动外,如杭州西湖、上海外滩等开放性景区,又应该如何设定最大承载量?如何分流、限流?这都不是目前的规定所能涵盖的。

  白岩松:

  必须得承认中国人的确非常多,更何况我们的休息的日期就是公众假日,包括我们一些传统的节日极其集中,这从一个数字就能看出来。比如说2014年去年的5月1日到5月3日,五一的小长假,西湖景区一共接待有客187万人,山西五台山20万人,泰山20万山。山哪20万人那就是其实是一个,他是有陡峭的山坡等等,因此就是一个相当大的量了。西湖虽然是一个开放的景区,但是187万人想象也是一个挺可怕的这样的一个数字。

  因此的确对于我们的大型活动来说,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怎样通过进不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呢?而不是简单的做一个减法。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一位嘉宾,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的副教授,游志斌。游教授你好。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 游志斌:

  岩松你好。

  白岩松:其实在出现了上海外滩的踩踏事故之后,然后出现了一些叫停的行为,其实从心理层面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接下来您怎么看待接下来?

  游志斌:

  接下来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是对这项工作,应该有更好的反思和总结。比如说在应对的过程当中,哪些部门他做了什么样的工作?同时这里边我们有哪些教训应该很好的把它总结下来。

  白岩松:

  比如说我们说叫停的话,它不会进步,只会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但是悲伤应该逼迫我们去进步。您觉得要进步的话受外滩踩踏事故的这种,比如说我们要去思考它,我们要在哪些方面去进步?

  游志斌:

  我觉得首先第一个我们要建立一个反思性的制度,就是每出现一个事故之后,到底期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原因?不仅仅说这个事件当中我们去追查一些责任人,分析原因,更希望把这当中存在的一些教训,落实到我们日常管理的制度过程当中。

  那么第二个我们在此事件当中,还要加强一些法制化的一些建设。那么这起事故当中我们要看到,这起事件当中我们也看到实际上管理过程当中,到底它的组织的部门、组织的单位到底是谁?应该怎么样来管?那么实际上我们这方面的法律还需要完善。

  那么另外一个角度实际上在这个过程当中,几个部门的一个衔接,的确也需要不断的加强,才能避免类似这种教训。

  白岩松:

  恩,其实呢回头去看上海外滩出现了新年之前,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这样一个惨痛的踩踏的事故。恰恰不是说因为再在那办了原来说要办的灯光汇演,而是突然不在那办了但是消息可能传递不够畅通,并且大家放松了警惕最后导致这样一个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踩踏事故的出现。

  那接下来其实这样悲伤的这种消息,在过去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也都曾经发生过,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1993年的香港兰桂坊著名的酒吧街就曾经出现过新年前的这样的非常让人痛心的踩踏的这种事故。后来逼迫香港在整个大型活动的管理方面去进步。我们回望一下。

  解说:

  1993年元旦前夜,数以万计的人涌入香港兰桂坊庆祝新年。随着新年倒数临近,有人开始喷射气罐式彩带、喷洒啤酒汽水、扔掷酒瓶,造成场面失控。零点刚过,人群就如骨牌般相继倒下,造成了21死63伤的重大踩踏事故。

  香港警务处中区警区 助理指挥官 林鸿钏警司:

  香港人很惊讶也很伤心,出现这么大事故死了21个人,最小的只是15岁。

  解说:

  当时的港府,立刻委任大法官展开独立调查,10天后调查报告指出:香港警方没有试图控制聚集人数,虽出于不破坏节日气氛的好意,却低估了控制秩序的困难度。当晚,香港警方派驻了118名警员现场维持秩序,但是他们面对的,却是多达2万名香港市民和游客。

  林鸿钏警司:

  大法官他做了总结,检讨了一下,他把事故出现的原因还有警察处理人群方法做了详细报告。

  解说:

  兰桂坊踩踏事故,给香港带来了深刻的制度反思。如今,每逢兰桂坊有大型活动,香港警方会在事前做风险评估,活动时会在现场设立指挥中心,布置监控、通讯系统等,实时查看集会区域情况。

  林鸿钏警司:

  有一些警察的通道,可以让警察很快处理突发的事情,比如说上面有人不舒服,警察可以很快进去处理。

  解说:

  2004年2月5日晚上,北京密云县元宵节灯展,也发生了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多人受伤。随后,国务院及时派出由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

  在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换来的是每逢节假日或大型活动时,管理部门的宝贵经验和高度警觉。几乎就在上海踩踏发生前的同一时刻,2014年12月31号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聚集在北京国贸附近,国贸三期的灯光秀临时取消。

  事后腾讯公司根据地图定位平台数据,制作了国贸地区的人群密度对比图。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测得12月31日晚上六点到次日凌晨一点,国贸地区的人群密度变化图。

  腾讯公司技术人员 刘畅:

  从11点30分灯光秀停止以后,从我们的数据分析上来看,人员汇聚的成都已经减缓并且下降了。同期的上海外滩人员在持续增长,12点以后才开始出现人员的缓慢下降。

  解说:

  事实上,不管是以往的事故给我们的教训,还是如今可以为公共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支撑的先进技术,都给我们当下解决人群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

  白岩松:

  兰桂坊在1993年的时候出现了一次非常严重的踩踏事件,其实涌入的人群总数上来说可能对内地的人来说,觉得数太小了才2万多人,但是要知道兰桂坊是一个非常窄非常窄的一个街巷。出现了这样的一个事情之后香港各界都在反思,对后去促动相当多方面都必须去进行进步,因此他现在越来越有经验去组织很多这种大型的人参加的这样的一个活动。

  比如说其中一个小小的经验,只要香港有大型的活动,因此他的地铁就是通宵运营的。因为兰桂坊在发生那个事件的那天,后来大家在反思的时候认为是有相当多的人,急着要赶紧完事之后呢要做地铁走。因此后来就全部都是通宵的,有地铁这样的话大家就不会急着赶。其实这一个小细节都值得将来像北京、上海很多这样的城市去借鉴。

  当然我们也要从我们自己的悲伤当中去借鉴,然后再实践当中去真正的进步,而不是一叫停了反而不存在了,我们就不需要进步了,不!那是退步!接下来我们继续连线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游志斌。游教授您觉得我们现在很多城市,其实是在面对越来越多的可能这种大型的这样的一个活动,但是在意识,我们的一些职能部门在意识方面还有哪些短版?

  游志斌:

  我觉得首先就是我们这方面应该是,对风险分析和评估这方面应该是做的还不是特别充分,特别是是对于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这方面需要加强。第二就是工作的一个方案,那么这个方面也应该是做实做细。那么第三我觉得在城市的管理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进一步要提倡加强城市的应急服务,那么这一块实际上包括警察、消防、医疗汽修部门,还有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一些专门的技能的一些培训,实现专人化甚至是有的同志呢,持证上岗。

  那么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加强公民这方面的,包括志愿者这方面的应急能力,还有应急素养的这种培训和培养。包括这里面公民个身知道意识到自己所存在这种风险,即使在这种如果出现风险了,那么怎么样来有效的规避风险,或者是保护自己。

  白岩松:

  恩,游教授您最后这一点尤其提到的公民的这方面的意识,是否也是因为注意到,比如说大家也在关注,上海外滩类似这样的出现了踩踏事故之后,如果我们有更多的自救的知识,比如说人工呼吸的能力等等等等,也许情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游志斌:

  对,比如说前几年肯定发生了在德国的杜伊斯堡的音乐节,他们造成了19人死亡,然后数百人受伤,那么其中德方的专家就跟我们介绍到,其中大约是有50个人是被现场的志愿者采取了这种紧急的救护措施,给救过来的,那么就在这种程度上,就是周边的这些人,掌握了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技能,就有效的能减少这种活动当中造成的这种伤亡。

  白岩松:

  游教授您当然也因为您在从事这方面的专业,也注意到其实从2003年非典之后,我们各个城市各个省搞的这个应急预案等等,非常非常的多。但是您是否担心我们的应急预案当中也存在着很多真的急来的时候,他起不到相关的作用,或者存在某些欠缺的地方。

  游志斌:

  我个人应该我们重新对我们的预计预案进行检视,我个人认为这个应急预案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府的,或者是企业的,或者是公民个人的一个工作的方案,那么这个预案它实际上它不存在简单和复杂之分,只存在科学与否,要把这个科学的工作,科学的方案做细,一个是要引入一些科学的工具,另外比如说对医院当中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响应的级别、管理的对象还有包括在医院当中我说比配的一些资源。

  那比如说在上海这次活动当中,那么里边我们有一些青年就采用的是这种,用大喇叭的,用呼喊的形式来进行劝大家来离开或者是后退。那么比如说现场的工作人员是不是能够在这种活动当中,我匹配相应的这种工具,那比如说大喇叭或者有这种相应的沟通工具的话,那有可能就让周围的人,及时知道这种风险,甚至是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撤退,那么有可能就减轻我们这次,混乱当中造成的这种伤亡。

  白岩松:

  恩,最后简单的,您怎么看在这个春节之前各地可能有的时候叫停也会像传染一样,然后大家都接连叫停,因为这样的话风险最低,但是您的建议是什么?

  游志斌:

  我个人不主张,就是我们不做安全分析的,不做安全评价的就把所有的活动给停掉下,如果我们这次活动出现之后,我们更应该的是纪念逝者、吸取教训,同时我们应该在这个活动当中,怎么样来扮,要加强对类似的这种活动的进行这种风险分析和评估,而不能说是因为这个东西减少自己的责任或者是减少工作这种压力,就把所有的活动都停掉,或者是一些常规性的活动都停掉,我个人不赞成这种简单的做法。

  白岩松:

  好,非常感谢游教授带给我们的建议。其实在关注这个选题的时候,我突然起好多年前我们的一位老部长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当有人担心说,“啊这样做有可能会有风险”的时候,他意味深长的说了这样一句话:“火车不开最安全,但问题是火车能不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