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国拒签贸易便利化协议 世贸组织改革势在必行
原定于7月31日在日内瓦签署的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议》因印度、古巴、玻利维亚、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反对搁浅。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当天称谈判一直进行到深夜,但仍没有找到办法弥补分歧。另据印度媒体报道说,印度总理莫迪8月1日在新德里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克里向莫迪表达了美国政府对印度拒签《贸易便利化协议》的不满。分析认为,一些国家拒签《贸易便利化协议》将对世贸组织多边贸易机制及其信誉造成沉重打击。
保护本国农民利益,印度提议推迟一年签署协议
世贸组织去年年底签署了“巴厘一揽子协定”,其中包括旨在加速全球贸易的《贸易便利化协议》。按照协议内容,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应在今年7月31日前,在世贸组织成员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将《贸易便利化协议》加入世贸规则体系。
但是,这个被称为“容易摘取的果实”却遇到了挑战:以印度为主的几个此前已承诺将通过《贸易便利化协议》的成员此次突然表示反对。印度表示,应该延长时间来继续进行谈判。据悉,围绕粮食补贴所产生的分歧是谈判搁浅的重要因素。
根据世贸组织相关农业协议,一国政府以行政价格购买农产品数量必须有一定的上限,印度方面认为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讨论这一上限的标准。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农业人口巨大,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较慢,出于国内粮食储备的需要,政府每年会投入数百亿美元进行粮食收购,再以低廉的价格补贴全国近2/3的人口。印度驻世贸组织大使普拉萨德说:“我们不能仓促签署协议,我们需要给国内千百万农业人口一个交代,不能让他们生活在恐惧中,这一点非常重要。”
《印度时报》的报道说,为了保护本国农民利益,印度不得不提议推迟一年签署此协议,以便各国谈判代表继续考虑印度的需求。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部长尼尔马拉在接受欧洲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度不想等到2017年才来商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永久解决方案”,而是就相关粮食储备和粮食补贴项目等未解决的问题立即举行密集协商与谈判。
有报道称,印度在谈判中提出通过协议的一个前提条件,即同时签署一个让发展中国家在补贴和储备粮食方面具有更大自由度的协议。但是,阿泽维多则表示,已经达成的“巴厘一揽子协定”必须得到完整地尊重,不容许以任何方式对其修改。
提高决策效率,世贸组织改革势在必行
有欧洲分析人士认为,《贸易便利化协议》是在持续多年的谈判中艰难达成的,世贸组织的大部分成员希望能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而不是让整个协议流产。但目前来看,鉴于印度等国的反对,事情恐难以有进展,这也让世界贸易组织再次深陷信誉危机。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表示,如果去年达成的“巴厘一揽子协定”无法得到落实,那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公信力将是一次严厉的打击。
2013年12月达成的“巴厘一揽子协定”是世贸组织成立以来的首个全球贸易协定,涵盖简化海关及口岸通关程序、允许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上有更多选择权、协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内容。分析普遍认为,“巴厘一揽子协定”将为正在艰难复苏的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发展中国家将从中获益匪浅。据国际商会预测,“巴厘一揽子协定”将为全球经济每年增加最多一万亿美元贸易额、创造21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1800万个在发展中国家。
但“巴厘一揽子协定”的谈判本身就波折重重,2013年11月日内瓦先期技术谈判时期,被各方广泛期待的协定最终文本便由于代表无法就少数条款达成一致而搁浅。
巴厘会议开始前,东道主印尼对会议成果持谨慎乐观态度。谈判陷入僵局时,阿泽维多、大会主席吉塔召集争端方代表会晤。经过连续两天马拉松式的磋商,各方同意在4年内就粮食补贴达成永久解决方案,其间发展中国家补贴即便超过限额也不会遭到申诉;但为防影响全球市场,政府补贴购买的粮食严禁出口。
印尼科学院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斯瓦格对本报记者表示,世贸组织的决策机制基于共识,这意味着即便只有一个国家对一个技术细节持异议,整份一揽子协定便无法签署。
斯瓦格认为,此次印度等的反对虽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印度新政府组建后,继续要求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储备方面获得更大自由度,并坚持“巴厘一揽子协定”应与《贸易便利化协议》齐头并进。此前有官员表示,除非有关粮食安全的关切得到解决,印度不会在《贸易便利化协议》问题上妥协。古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国均支持这一主张。“这就回到了巴厘会议开始前的局面:农业问题成为政治筹码,与贸易便利化问题互相绑架,导致谈判进退维谷。”斯瓦格说。
斯瓦格表示,世贸组织成员发展水平不平衡、利益诉求不统一,基于共识的决策机制导致世贸组织效率低下,贸易谈判反复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此次谈判失败便是明证,长此以往,世贸组织和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将岌岌可危。或许也正因如此,一些国家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兴趣大减,纷纷转向推进区域贸易协定、双边贸易协定等。此次谈判失败后,一名世贸组织高级官员在日内瓦表示,美国等国家可能会因此远离世贸组织。斯瓦格表示,世贸组织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提高决策效率、把已有的协定转化为具体成果,是有关各方需要集合力量解决的课题。
(本报布鲁塞尔、雅加达、新德里8月1日电 记者吴刚、庄雪雅、吕鹏飞、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