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资金少 广州“长者饭堂”纷纷酝酿涨价

10.05.2016  14:04

■饭堂每份套餐均用保温饭盒进行保温。

■沙园街的社区志愿者送餐队伍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

■黄伯与老伴在饭堂“搭食”。

不少酝酿加价冲淡亏损,海珠区试点让社会力量参与捐赠或让利维持

记者 周聪 通讯员 印锐

昨天中午12时左右,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及南华西街的配餐服务平台热闹起来,长者饭堂内坐满了老人。近年来,广州市随着社区养老建设的发展,大多数街道都开展了长者饭堂的公益服务。

长者饭堂的出现,为不少老年人提供了方便。但是随着到饭堂用餐和需要送餐的长者日渐增多,自负盈亏的民办长者饭堂,却显得力不从心。随着物价上涨,长者饭堂不得不提出涨价,一时引起热议。面对一边叫好叫座一边却无奈陷入困境,该如何突围?

●现状

需求大 “长者饭堂”排长龙

昨天中午11时30分,海珠区沙园街道居家养老中心的“长者饭堂”一开门,顿时就热闹起来,十几张桌子瞬间坐满。长者饭堂设在广重社区广场旁边的临街地带。目前在饭堂长期搭食的老人约有200位,主要是居家养老重点关注的六类对象,由于饭堂餐位有限,要分开两轮错峰用餐。

87岁的黄伯告诉新快报记者,他们夫妇是“长者饭堂”的常客,因年事已高,不方便做饭,子女在上班,所以午餐一直是个难题。“所以这里一开张,我们就过来了,这里饭菜味道不错,不咸不油适合老人家”。

沙园街长者饭堂是广州最早的长者饭堂之一,作为省级示范点,曾因请了“星级厨师”来主厨被热议。沙园街民政科科长袁素珠告诉新快报记者,该饭堂每日只提供200份老人膳食,而且只接受预订。

荔湾区金花街的长者饭堂也好不热闹。住在金花直街的李伯,拎着保温煲,踩准了点来到金花街长者饭堂,热腾腾的饭菜刚刚端出,他就加入了长长的打饭队伍。

72岁的李伯和老伴同住,两老在今年初成为“搭食”一族。因为他们家住在8楼,“要腾上腾落,又买又煮,好麻烦,于是就选择来饭堂打饭”。

轮到李伯打饭,饭卡“”了一下显示16元。李伯告诉新快报记者,饭堂的饭菜都因应长者的需求特别烹制,“菜式搭配有营养,而且相对软烂易吞咽,逢一、三、五还有免费的老火汤呢。

此时此刻,上百老人前来“长者饭堂”就餐的盛况,在全广州各处上演,如海珠区南华西街、越秀区六榕街……

流花街壹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曾对越秀区流花街的长者服务需求进行过调查,报告显示,相比陪诊拿药、家居清洁、理发等,就餐送餐的需求最大,52.24%的受访长者选择了这一项。

老年人选择长者饭堂,除了食物更符合老人特点,心理需求也是一方面的原因。有不少长期“搭食”的长者表示:“长者饭堂不仅实惠方便,还帮我们解决了做饭的麻烦,而且我在这里结交了许多朋友,感觉就像家一样温暖。

南华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婉萍介绍,街道内约有1万常驻老年人,“在广州这个老龄化严重的城市,许多高龄老人的子女本身也开始步入初老阶段,年轻人又要忙自己的事业,所以老年人对长者饭堂的需求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