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正确认识类风湿
●江波
认识三大误区
误区1 :不少人认为,风湿病是指天气变化时腰酸腿疼的病症,把由受凉、风寒、冷冻、潮湿引起的关节疼痛一律称为风湿病。“寒冷和潮湿只是风湿病的诱发因素,其本质在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包括关节在内的全身多脏器受损。”梅州市人民医院风湿皮肤科主任廖兢业告诉记者,“也不是关节疼都是类风湿关节炎,因为关节疼痛是多种风湿性疾病的共同表现。”
误区 2:常见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这让许多人称风湿免疫病是“不治之症”。专家介绍,风湿疾病的治疗是长期过程,建议患者最好能接受风湿病专科诊治,通过正规、系统用药,类风湿疾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误区 3:一些患者迷信偏方,没有经过专业医生的指导贸然去采取偏方的治疗方法,往往会得不偿失,甚至加重病情。
类风湿“偏爱”女性
类风湿的最初病变部位为关节囊内层滑膜炎,是由自身免疫障碍导致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的长期慢性炎症,表现为充血、水肿和增生。它会造成关节变形直至残废,进而影响其它关节外组织,包括皮肤、血管、心脏、肺部及肌肉等。
廖兢业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高发年龄为40~60岁。患者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困难及晨间关节发僵等症状,多发于双手对称的掌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双脚的趾间关节、踝关节等一些小关节,活动后有所好转。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为关节畸形和强直,或导致终身残疾。
早期诊断是关键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初期发病的半年内,往往是病情进展最快的一段时间。如果能抓住这半年时间及早确诊并治疗,将会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廖兢业建议,怀疑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最好及时检测两大抗体,即类风湿因子检测和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简称CCP抗体)检测。有研究表明,这两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极高的诊断意义。目前,市人民医院采用多种高精仪器检测手段可以对疑难疾病进行诊断,如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
规范的治疗是根本
“头两年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时刻,关节炎患者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尽早到医院进行风湿专科规范治疗。如不及时,大部分关节损伤就在此期间发生。一旦关节被破坏,即使以后尽力弥补也难完全修复,严重的可致终身残疾。”廖兢业强调,治疗该病应标本兼治、联合治疗,既缓解症状,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身用药。治疗效果较差或有需要时,可进行短期小剂量的激素治疗,长期盲目大量使用激素或完全拒绝激素都不可取。
专家提醒,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免疫系统疾病,稳定、良好的免疫系统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生活作息,早睡早起,加强体育锻炼,适度运动,避免暴饮暴食,提高身体免疫力。
相关链接
梅州市人民医院风湿皮肤科开放床位51张,设风湿及皮肤两个专业,年门诊量达5万人次。现有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其中硕士5人。诊疗范围:系统性红斑狼疮,尤其是重症狼疮(如狼疮肾炎、狼疮性脑病、狼疮性心脏损害、狼疮性肝脏损害等)的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疑难病例的诊治;骨性关节炎、成人Still病、银屑病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病、痛风、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本期健康护航使者
廖兢业:梅州市人民医院风湿皮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病、雷诺病、骨关节炎等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