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副中心建设要避免城强业弱

16.07.2015  11:54

  赵 弘

  北京建设通州行政副中心从传言到官方确定一直备受关注。当前,北京进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的攻坚期,加快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是北京突破“单中心”城市格局的重要举措。

  过去30多年来,北京为摆脱“单中心”格局对城市承载力、运行效率的掣肘进行了不断探索。1983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黄村、良乡等13个卫星城;1993版总规新增亦庄,北京要建设的卫星城达到14个;2004版总规提出在“卫星城”基础上建设11个新城。但因规划实施不到位,同一时期建设的新城数量过多且层级不分明,北京“单中心”城市格局始终未能实现根本突破,新城也没有形成“反磁力”效应。现在确定加快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可谓新的也更合理的突破路径。

  根据承担的功能,“副中心”可分成综合性副中心和特色功能副中心,比如科技副中心、教育副中心、行政副中心等。国外许多大都市都通过政府机构搬迁、建设行政副中心来引领新兴区域发展。例如,东京都厅1991年从丸之内迁至“副都心”新宿,带动大量办公及商业设施在其附近快速集聚;大伦敦政府2002年迁入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的新市政厅,助力泰晤士河南岸成为英国最好的艺术、文化中心之一。总体来看,北京的城市空间调整战略符合大城市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演变规律,而从建设“卫星城”、“新城”到资源号召力更强的“副中心”,也是与东京、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同样的路径选择。

  通州建设行政副中心决策已定,重在落实。建设过程既要防止沦为“造城运动”,更要汲取北京中心城建设的经验教训,严控城市增长边界,避免走“摊大饼”的老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留下永久的农田、绿地,预留城市发展空间,预防新“城市病”。

  针对目前通州存在的交通拥堵、资源能源供应缺口较大、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需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硬条件”与公共服务“软条件”建设,使通州的城市承载力与副中心建设要求相匹配。

  通州副中心还须强化高端产业植入,克服“城强业弱”短板。通州职住比严重失衡,2008-2013年新增常住人口28.7万人,是新增就业人口的8.7倍。北京非首都功能向外疏解,城六区产业发展受限,为通州大举吸引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等高端资源,建设高端要素聚集的现代化商务新区提供了契机。此举也将为通州、燕郊等地的居住人口创造更多就近就业机会,减少“钟摆式”、“潮汐式”交通压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通州副中心建设应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不仅要联动北京中心城,更应积极发挥跨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主动加强与廊坊北三县及天津武清、宝坻的沟通合作,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实现一体化规划、功能化布局、联动化发展,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区、试验区。▲(作者是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