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出身份证“领回”万余元欠债 200多个大学生报案
借出身份证“领回”万余元欠债
警方已接到200多个大学生报案
对各种新潮数码产品痴迷,却一时又买不起,怎么办?近几年,针对这些消费者出现了一大批分期购物网站平台,帮他们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各种数码产品,然后从中收取分期付款产生的差价。一些在校大学生,则成为这些分期购物网站的代理人。
近日,记者接到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学生反映,该校一名郑姓学生,在一家名为“优分期”的分期购物网站做校园代理,借用了200多名在校学生的身份信息“刷单”,结果这些学生却陆续收到了催债短信,每人名下出现了几千、甚至一万多元的欠债。
催款短信让女生心惊不已
上周,刚刚开学没几天,大三女生小文就收到了四五条催款短信。这些短信,有些是分期购物网站发出的,有些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出的,声称她在这些平台办理了分期还款的贷款、购买了两部手机,要求她按期限还款。
“看到这些短信,我才知道可能出事了。”小文是华师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去年冬天,隔壁班男生郑某找到她,说自己在一家名为“优分期”的网站做校园代理,因为有销售考核,需要借用她的身份证刷单。
郑某向小文介绍,所谓刷单,就是利用小文的身份信息在这家网站上下单,完成分期购买商品的销售数据。“他说单子生成之后,并不会要我实际出钱,由他付款,或者通过别的方式处理。”小文说。小文随后将自己的身份证和学生证交给郑某,郑某分别对证件进行拍照。
随后不久,小文就接到短信,称她在“优分期”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部手机。“我打电话问郑某,他跟我说让我不用管,他会处理。后来真的没事,没有被催款。”小文说,今年8月初,自己在老家过暑假,突然又收到了两家分期购物网站的下单短信通知,并且还有两家带有基金、贷款字样的机构发来的放贷短信。
小文立即电话联系郑某,对方告诉她“跟往常一样,不用理会就行,我来处理。”小文说,自去年冬天出借身份信息后,郑某不止一次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刷单,但一直平安无事。考虑到这些,小文就没再理会这些短信。
“但前两天,收到四五条催款短信,说是我的贷款和分期购买的两部手机,都已经超过了还款日期,产生了滞纳金。”小文说,自己赶快与郑某联系,却发现电话已经无人接听。
向周围同学打听,才知道有不少学生都被郑某借了身份信息,都出现了被催债的情况。“根据这些短信,我在三家公司共计贷款6000元,在两个网站上购买了两部手机。合计下来,我现在欠债一万五千多元。”小文说。
仅凭身份证就能贷款吗
昨天下午,记者在华师传媒学院宿舍区,寻找与郑某相熟的学生。
与郑某同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小天告诉记者,同学们已经知道郑某“出事了”。
“他为人仗义,比较乐于助人吧。平时不管关系远近的同学,找他帮忙,不管能不能帮上,他都是很热情。”小天介绍,郑某平时比较活跃,班级之外也认识很多人。
小文介绍,自己与郑某算是朋友,但不是很铁。“他喜欢研究数码产品、互联网这些东西,女同学的电脑坏了,跟他说一声,都能搞定。”小文介绍,从大一开始,就听说郑某在折腾着创业,大大小小的事都做过,在新生开学季搞过生活用品批发,到后来对互联网创业比较感兴趣。
小文说,郑某的代理项目中,有一个专门的营销团队,都是他在外班召集的,大概5个人。“人是他挑选的,各自再往下发展,最终涉及了两百多人。”
曾与郑某同住一个宿舍的小林表示,郑某为人风格比较独立,从大二之后就不在宿舍住,大家至今还不完全知道郑某出了什么事。
郑某的辅导员则表示,自己带的班级比较多,对郑某不太了解。
记者在中南国际城C座一处房间里,找到一个挂着“优分期”牌子的办公室,里边有四位工作人员。
一名谷姓工作人员介绍,该网站的校园代理中并无郑某这个人。“我们的分期购物,都是需要购买人线上验证,不会出现利用他人身份刷单的情况。”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所谓线上验证,就是由下单人手持身份证等证件,拍摄露脸照片,与身份信息资料一起上传之后通过审核。
“目前做分期购物的网站有十几家,有些是采取线上验证,有些是业务员到现场验证,作假的空间大一些。”这名工作人员介绍,不同的网站对代理的奖励幅度不同,以“优分期”为例,一名代理每销售一笔单子,可以拿到一两百元的提成,如果月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还有奖金。
江夏区公安分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接到200多个大学生报案,已经拘留了郑某,具体案情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实习编辑:刘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