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就有便民药箱 你知道吗?
大洋网讯 在越来越注重人性化服务的今天,广州不少景点、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都设置了便民医药箱,以备不时之需。不过,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市内公共场所大部分应急药箱虽然配备比较齐全,但却存在使用率、知晓率低的问题,其中一些药箱设置半年多,从来没有使用过。此外,位于火炉山森林公园的公益“生命箱”因为不上锁,无人监督,箱内医疗物资竟被人肆意拆开,有时一天不到就成了空箱。
冷
景点
应急站急救药品从没用过
去年8月,花城广场、广州塔、北京路、正佳广场、白云机场等热门景点,设置了一个占地不到1平方米的微型应急站,内含1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和1个装有20多种急救药品的急救箱。
日前,记者来到广州塔咨询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了解得知,目前广州塔还没有使用过AED的案例,急救箱也没有使用过。“服务中心也有一个公共药箱,但基本都是外伤药,一个星期就会补充登记一次。因为一些游客也有这样的治疗需求,创可贴、棉签、酒精用得比较多。”
此外,北京路步行街的咨询站点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药箱只是作简单的医疗处理和应急所用,里面只有外用药,没有内服药。如果遇到了突发情况,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建议伤者打120就医。”
公交
公共药箱平时很少会用到
水巴是广州继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后的第4套公交系统。近日,记者乘坐芳村往返广州塔的S2航线,在水巴前台的墙上发现了没有上锁的公共药箱。只见药箱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柜,里面有酒精球、红药水、烧伤药膏等多种外敷药。记者查看了每种药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未发现有过期药物。“药箱是由客轮公司购买,每半个月检查一次,每艘水巴都配有一个,但平时很少会用到。”水巴工作人员表示。
近几年,广州的部分线路公交车也开始配备公共药箱,实际使用情况也不乐观。记者来到大元帅府总站看到,460路公交车上设有公共药箱,位于司机座椅上方,需用钥匙打开。记者以游客身份向司机索要两张创可贴,司机打开药箱找了一遍后并没找到,询问了车站管理处后也无果。
一名11路公交车司机表示,11路车配有公共药箱,但锁在柜子里。记者还采访了番禺三汽公司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三汽公交车都没设置公共药箱,车厢里只有一个LNG应急工具箱。
市民:多数选择去药店或医院
随后,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名市民。市民张先生称,“不知道哪里会有公共药箱,也不知道药箱里是否会有自己需要的药品,如果真的受伤了,还是会去找药店买药或去医院就诊比较实际。”来广州旅游的陈女士则表示,作为游客,她不熟悉环境,如果受伤需要药品,会第一时间求助景区服务中心,询问是否有药品提供。
据了解,虽然广州大部分公共场所都配备公共药箱,但备有什么药、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并无具体规定。有的场所虽然设置了公共药箱,但因应急药品不全或过期,使得药箱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公共安全保障的应有作用。而且,市民实际使用频率普遍偏低,公共药箱如何真正用于公众还需更多推广宣传。
热
公园
“生命箱”药品可自由取用
去年6月,广州蓝天救援协会在火炉山森林公园内设置了9个“路标指示生命箱”。记者近日在该公园看到,“路标指示生命箱”主要设置于非常规的野路、分叉路口的明显位置、容易受伤的陡坡。箱体外观上展示所处山野地图,通过不同颜色标识及线路标示路线,并贴有反光尖头,方向为常规登山前进方向,为游客指引路线。打开箱子,里面放置着常用外伤医疗用品:一次性碘伏棉签、止血贴、医用敷贴、绷带、止血贴等。据了解,箱子不设锁,市民在爬山过程中如遇擦伤、流血等意外,可自由取用。
由于生命箱内放置了免费取用的外伤基础医疗物资,需要及时补充,为此,由广州蓝天救援协会队员、志愿者及义工组成了“路标指示生命箱”维护小组。维护小组于每周六携带药品上山,对9个箱子进行巡查,并对所缺药品进行补充。
“爱心”是广州蓝天救援协会的一名队员,也是“路标指示生命箱”的创始人。他说,“每周巡山志愿者都会发现,基本上每个药箱都会有药品需要补充,一次性医用碘伏棉签补给量最多,其次为创可贴。位置不同的药箱需求也不一样,靠近上山入口处的5号箱比较多登山者经过,补给量比较大。”
一些药箱仅半日成了空箱
药箱无人监督,不设锁,没监控,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游客取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经过半年的观察,有时会发现箱内的医疗物资被人肆意拆开,甚至也会遇到上午刚补充了药品,下午就又成了空箱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无法避免,只是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让这个路标生命箱长久地维持下去。”爱心说。
不过,在半个月前,巡箱小组组长“小童”依旧如往常一样带领志愿者巡查,打开5号箱时惊讶地发现,箱子里多了许多棉签、布绷带、纱布和碘酒。“可能是有热心市民看到了生命箱后,自发带来的药品物资,原来还是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关注、支持我们。”
据了解,未来,“路标指示生命箱”项目将延伸到广州其他常规山野徒步线路。下一步,广州蓝天救援协会将在凤凰山、龙洞森林公园陆续安装20个“生命箱”。
信时记者 韩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