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限牌实施效果遭外地车抵消 主干道两成车非粤A车
□专题策划 信息时报记者 田桂丹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钟键挺 史倩云 刘军 田桂丹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康健
据广州市交警支队介绍,今年以来,广州市平均车速连续多月呈同比大幅下降趋势。如9月中心城区路网日平均车速为32.79公里/小时,同比下降3.54%。另外,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拥堵路段(口)大幅增加、严重拥堵路段的时间占比明显增加。而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近期对广州市交通进行实地调查后发现,主干道有约两成车辆是本地化使用的外地车,达到历史最高。
限外是否为解堵的“尚方宝剑”?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作为大城市的广州,很难彻底将外地车拒之门外,限外也并非唯一办法。
专车改变路网环境
在城建公咨委前日召开的探讨会上,市交警支队指出,互联网专车及本地化外地车,加剧了广州市拥堵。
一方面,专车运行模式令“车等人”、“二次违停”及“龟速行驶”等行为集中出现,改变了路网的通行环境,导致广州市路网的交通承载力下降11.8%;另一方面,广州市2012年实施限牌政策以来已累计减少汽车增量超100万辆,但随着本地化外地车的持续增长,政策实施效果已基本被抵消。
据悉,目前本地化运行的外地车数量约35万,而且出行强度大。
会上,市交委还指出,专车的兴起引起出行结构变化,公共交通向个体交通转变。进入第二季度后,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由4月份的4.86亿次降低了约4%。
主干道两成车非“粤A”
日前,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对广州市交通进行实地调查发现,主干道有约两成车辆是本地化使用的外地车,达到历史最高。
据该中心相关人士介绍,中心城区路段中,外地车本地化比例较高,而且有一半量出现了高频次的使用。
专家解读
不应过分放大公共运量下降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社科院城市现代化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石鼎认为,研讨会公布的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存在4%的降低不应被片面化解读,“公共交通运输有自己的发展变化规律,也存在正常的波动范围,各月均不同。如果4%处于正常波动内,则纯属正常,不应被过分放大”。
限外并非唯一办法
研讨会上,市交委还介绍了“建、增、管、限”的系统治理思路,指出在国内限牌城市中,唯独广州尚未配套实施该项交通管制措施。不过,会后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咨委会议的召开是意见表达渠道,“限外”目前暂未提上议事日程。
人大代表曾德雄认为,无论从法理还是从操作性来看,广州都很难彻底将外地车拒之门外。他表示,目前交通拥堵现象的缓解有二,“从规划上分散城市功能;从道路交通管理入手,从道路标识设置、线路优化以及非主干道道路资源的充分利用上下手”。
黄石鼎也认为,限外的操作性太低,“目前广州的外地车中,不少是各地办事处及广州本地上了外地车牌的车辆,真的要限外,真正的外地车并不好辨认”。
还有专家认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仍旧是治理城市拥堵状况的重中之重。
解堵方法论
外地车错峰出行
有公咨委委员表示,应推行外地车错峰出行,禁止外地车做专车,市交委要尽快出台有序发展专车的执行办法,并引导过境车辆避开穿越城区道路。
另有委员认为,机动车交通个体化的原因在于用车成本不高,建议增加高峰期私家车的用车成本,如高峰期征收拥堵费、放开停车收费限价等。
惩罚高频次
使用的外地车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认为,外地车本地化使用造成了广州拥堵,因此建议对外地车的高频次使用进行惩罚,即规定外地车每天在广州城内使用的最高频次,超过就进行扣分、罚款等惩罚。
降低公交收费
广州城建公咨委主任曹志伟认为,政府要保障人人有车坐,而非人人有车开,所以政府一方面要切实鼓励公交出行,如降低公交收费,甚至在特殊时段免费;另一方面要放开停车场收费,让汽车保有量有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