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一对一辅导,这群来穗娃娃在校外有温暖的“家”
大洋网讯 “我喜欢和哥哥姐姐们在一起”,“我上次考试69分,下次我要争取96分,我有信心的!”,“上次考试我倒数,下次我要上前五!”12月7日下午,在黄埔区大沙街道办事处,几个来穗务工人员子女稚气却充满信心的话,让在场的志愿者们颇感欣慰。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他们正是在黄埔区几乎人尽皆知的“金雁小学堂”的娃娃们。
金雁小学堂项目以黄埔区外来工子弟学校里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为服务对象,运用“社工+导师志愿者”形式,与外来务工子女“一对一”结对,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经为3000多名来穗儿童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支援服务。
而在一群为该项目提供“师资力量”的00后中大学生们看来,来穗的娃娃们和本地孩子们一样可爱,只是他们更需要有与外界接触和沟通的机会。“我们这群哥哥姐姐们希望尽己所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一对一的辅导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金雁小学堂项目是在团黄埔区委的指导下以黄埔区外来工子弟学校里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为服务对象,运用“社工+导师志愿者”形式,与外来务工子女“一对一”结对,持续为辖区内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多元化的成长支援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成才、亲情关怀、社会融入、身心健康四大成长需求。
项目以中山大学高校生为主组成教学团队,以退休教师作为教学管理人员,每周六下午2:00-4:30在黄埔区大沙街道办事处、黄埔街社工服务站2个固定场所为黄埔地区条件较困难的外来务工子女开展以基础课业辅导为主的课程。
具体课程包括每周1次的课业辅导,每月1次的特色课程,每季度1次的户外成长主题活动。项目累计受益人次达3000余人次。
其中,课业辅导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老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便于交流,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情况以及成绩基础制定不同的辅导计划;特色课程则包括创意课程、安全课程等;另外每季度的户外成长主题活动,让外来工子女开阔视野,亲近自然,让他们通过边玩边学的方式,深入了解岭南文化,助其更好融入广州的生活和文化当中。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广州新黄埔区以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些家庭在为经济建设昨出贡献和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子女的监护和教育却逐渐成为家庭的大问题。他们有的忙于经营工作,与子女相处时间不多;有的因为特殊情况,没有能力接管孩子;有的贫困家庭的活动环境和学习条件有限,缺乏有效监管和辅导,更谈不上兴趣和特长的培育。因此他们希望借这个项目来缓和黄埔地区条件困难的外来工家庭的子女成长教育需求、心理困扰、安全隐患等问题。
00后的大学生和来穗娃娃们“一家亲”
而事实上,这个小学堂不但给了来穗孩子们一个快乐的“家”,还使得他们在广州的求学路上增添了动力,更让志愿者们感到欣慰的是,这群孩子们在一天比一天成长。
据黄埔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泉叔介绍,这群孩子一般没有条件上民办初中,小学毕业之后如果考不上公办初中,就要回老家读书,和父母分开。“我每次都和孩子们说,要努力读书,才能和父母在一起。就算读了公办初中,成绩上不去,上高中同样成问题。所以要不断努力,才可以继续上公办高中”。
经过三年时间的学堂综合教育之后,大部分孩子们的信心足了,成绩也提高了。而且心理素质通过辅导得到改善,进一步融入广州的生活节奏;同时还掌握了必要的自护意识和安全技能。
看看这些娃娃们有多出色?
说起这个小学堂里成长起来的来穗娃娃们,志愿者们更是如数家珍。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小学堂的娃娃中已经有两个考上大学,其中一个去了广东工业学院,上学第一年就做了学校志愿部部长,带同学来参与志愿者服务。
还有环卫工人子女陈健通过志愿者的跟踪服务,与母亲的冲突得到缓和,并从叛逆厌学转变到好学、乐学。
在现场记者还遇到了带着女儿来参加活动的广西人阿琳(化名)。她告诉记者,女儿原来在民办学校读书,经过小学堂3年的补习之后,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补习之前在班里是中下,现在是中上,女儿很愿意来这里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学习和娱乐,这里已经成了女儿另外一个家”。
据悉,“金雁小学堂”在2015年前由中大学生,华工学生共同负责,2015后全部由中大负责。中大青协在学校也成立了这个公益项目,他们是最稳定可靠地“师资力量”。老生退出了,新生又会加入,确保该项目有源源不断的师资,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
00后大学生马智鹏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有些学院会对公益时数有要求,大部分学院都没有。“其实大家做这个项目的初衷都是出于对公益工作的喜爱。当初他们加入的时候并不知道有没有时数的要求,都不看重这个”。
在场的中大大学生们也表示,本地孩子周末哪怕没有父母陪伴,也会参加各种补习班,或者有钱自己出去玩,甚至玩游戏也是和外界接触的机会。但是相比之下,外来工子女的父母工作都非常忙,而且家庭条件所限,周末比较缺少和外界接触沟通的机会。“孩子们都很单纯,可爱,我们希望尽绵薄之力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