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过低缺乏规范 可穿戴市场等待洗牌
可穿戴设备火起来满打满算也有两年的光景了。经过2013可穿戴“元年”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今年上半年的升级迭代,以及Android Wear带来的全新交互体验,尤其Moto 360,重新定义了科技与时尚的爱情。经过初期的浮躁和混乱后,可穿戴即将面临重新树立规则来优胜劣汰的局面。危言耸听吗?一点都不。
初期的可穿戴市场门槛儿很低,包括很多国内外的众筹项目,从几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等的筹资规模就意味着你的这款可穿戴离成功更近一步。甚至曾经有一位国内的可穿戴设备初创团队负责人表示,只要200万人民币,就可以上马一款可穿戴项目,有时候甚至更少。这也是目前整个可穿戴设备的大环境,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混乱。
回顾:迭代产品层出不穷
起初2013年的可穿戴市场,是被谷歌眼镜、Jawbone UP、Fitbit Flex、Nike+ FuelBand智能手环,以及三星、Pebble、索尼智能手表等几大主要产品线构建而成,它们充当了可穿戴的第一代打拼者,也作为先入者占据了一定的市场、抢得了一定的先机。而在2014年前后,它们都推出了第二代产品,此时的产品在完成度上更好、在外观设计上更加细腻质感、在功能方面有所加强,但是有一点没有改变,对手机的依赖一如既往。
这些比较有名的品牌对于可穿戴市场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从无到有,把可穿戴设备从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产品上,并为此后的其它产品进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后来者的产品功能设定了门槛儿。并且,它们迅速按照市场需求,对初代产品进行更加细致的打磨、提升工艺、改善应用,推出了第二代产品,迭代周期基本上维持在6—12个月不等。
比如Fitbit Force较前代增加了一个屏幕来显示各项数据、并改变了充电接口的设计、不可拆卸的设计也减少了磨损的风险。并且近期它针对饮食方面加大了关注,改善了APP应用,一切都是为了更加完善;
▲Jawbone UP24、三星Gear Fit和Fitbit Flex智能手环
比如Jawbone UP24虽然在外观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它改变了同步方式,让效率大幅度提升,或许在第三代产品上,Jawbone智能手环该拥有一块屏幕了;
在智能手表领域,作为最重要的玩家,三星推出的Gear 2和Gear 2 Neo在延续前代外观设计的同时,让手表的弧线更加优美,同时具备心率监测等逼格功能;
而国内也有咕咚智能手环的迭代,但是说句实话,模仿的痕迹依旧明显,并且在功能和价格上的优势并不足够吸引人。
以上基本上代表了过去半年来最早涉入可穿戴领域的厂商所做的事情,它们拥有先发优势,在可穿戴领域打下了一定的知名度,并将可穿戴的概念从零做起,慢慢的丰富着可穿戴市场的产品和品类,成为最早的垦荒者。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