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东瀛图国强重学兴教赤子心

03.11.2016  14:42

见证旅日粤侨奋斗史的横滨中华街,如今游人如织。

食在广州、食在聘珍”的条幅,流露出百年老店聘珍楼的自豪感。

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的门牌,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手中的粤语教材是何子岚多年来的心血之作。

横滨山手中华学校学生在上课。 受访者提供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往源远流长。然而,过去一个多世纪里,两国关系走过一段曲折而崎岖的历程。在大时代的风云背后,隐没着一个常年不为世人注目的群体:旅日广东华侨。他们曾经是东西文化的使者,对中日两国的维新与革命功不可没;也曾遭遇地震与战乱的创伤,却能在每次灾难过后浴火重生,书写一页页奋斗传奇。

  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广东华侨华人洗尽铅华,落地生根。然而,广东侨团生命力依然勃发,先人创办的百年侨校仍在铸造新的辉煌。在横滨,广东同乡会、广东会馆俱乐部、要明鹤同乡会、中山乡友会、山手中华学校、关帝庙、聘珍楼……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蕴藏着广东籍华侨华人的传奇。南方日报记者一行在横滨街头路标的指引下,收集粤侨的记忆片段。

寻踪

  粤人商号曾在横滨遍地开花

  走进横滨这座蔚蓝色的港口城市,清凉的海风穿梭于大街小巷,游人时时刻刻感受到海洋文明的气息。这里是日本近代国门开放的起点。1854年,美国佩里舰队“黑船来航”让日本打开国门。这段历史的第一位中国见证人,是广东南海人、担任美国舰队翻译的罗森。某种程度上,他促使日本人开眼认识世界,也为国人写下了近代第一部日本游记——《日本日记》。

  “乘风破浪平生愿,万里遥遥若比邻。”罗森在赠与日本友人的诗中如此表露心迹。实际上,当年怀抱同样志向的粤人,并非只有罗森一人。日本“安政开国”后,不少广东商人穿越万里波涛而来,在长崎、横滨、函馆、神户等港口扎根,成为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华侨群体。

  是什么原因让粤商忽然活跃在东洋舞台之上?“广东人不仅在中国,在整个东亚地区同样得风气之先。”横滨开港资料馆研究员伊藤泉美表示,当时不少广东人受雇于欧美商社与使馆。凭借对西方文化的精通,他们向日本输出现代的建筑、油漆、印刷技术。一时间,粤商开设的各种商铺在横滨遍地开花。

  粤侨人数不断增加,“岭南会所”“广东会所”等粤侨社团组织在日本各地纷纷成立。日本广东华侨研究者、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罗晓红告诉记者,清政府在长崎设立领事馆前,这些会馆成为粤侨与日本政府对外事务交涉的重要途径,起到“民间使馆”的作用。现存的明治初期长崎官府外事公文档案中,不少盖有“岭南会所”或“广东会所”的大红印章。

  然而,随着日本国力的增强,日本当局开始对华侨进行排挤,粤人不得不退往裁缝、厨师和理发师等“三把刀”行业。1923年,关东大地震给横滨华侨生计带来毁灭性打击。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大量侨胞举家返国,广东华侨人数锐减,其余侨胞只能在战火中凄惶度日。昔日繁荣的横滨中华街也在1945年美军的大轰炸中化为一片焦土。

  “那时,我们差不多天天都在逃难,一只鸡蛋都要三个人分。”谈及往事,广东要明鹤同乡会事务局长严华新不忍回首。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将先贤们留下的足迹几乎涂抹得无影无踪,但在日侨胞并未放弃对生活的信心。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作为战胜国的侨民,华侨终于吐气扬眉。

他们从焦土里重建家园,迎来了新生。

  特点

  创办全世界第一所近代华侨学校

  广东籍华侨华人在日本,曾书写了华侨教育的浓重一笔。其中,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经历的世纪沧桑,可谓一部浓缩版的近代华侨教育史。侨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98年成立的横滨大同学校,它堪称全世界第一所近代华侨学校。

  1895年,孙中山在横滨倡议成立华侨学校。而大同学校的创立,得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协力。首任校长是康有为的高徒徐勤。“时值‘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日本的维新志士都将中国实现不了的理想,寄托在大同学校身上。”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校长张岩松介绍。

  大同学校以救国救民为宗旨,设有国语、英文、算术等9个科目,还首创男女同班制度。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影响到世界各地的华侨教育。大同学校早期的两任校长钟卓京、林慧儒就按照这一模式,在马来西亚创建了数十所华侨学校。

  但好景不长,关东大地震后,校舍尽毁的大同学校,与华侨学校和中华学校合并为“广东小学校”,后称“横滨中华公立学校”。二战期间,校舍又在空袭中化为灰烬。1952年,战后重建的横滨中华学校,却由于师生支持新中国而遭到军警镇压,校舍被强行霸占,师生流离失所。

  “华侨在日本生活不易,但每次灾难过后,他们连自己都还没恢复元气,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先把学校重建起来。”张岩松表示,校舍遭无理霸占后,师生到华侨的家里、店铺里继续坚持爱国民族教育。一年后,中华学校在山手町另觅新址,并于1957年更为现名。

  今天走在中华学校的校园里,耳边不时传来《东方红》的铃声。窗明几净的课室、好客有礼的学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小学一年级起,学生就要接受中日双语教学。校方每年还会组织回国参加夏令营、冬令营和中学毕业旅行活动,增进同学们的民族归属感。“多掌握一门语言,让我们看问题更全面。”身为中华学校校友的朱铭江如此说。

  中华学校的学历至今尚未得到日本政府承认,但良好的校风竟吸引到不少土生土长的日本学生前来报读。2008年5月,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日期间,特意参观了山手中华学校。

  几经世事变迁,华侨教育与广东社团之间的紧密联系一直没有中断。记者观察到,不少教室门前都挂有广东同乡会、要明鹤同乡会的铭牌。“我们办学经费的缺口一直全靠华侨们捐资。”张岩松说。退休教师、广东同乡会副会长符顺和虽年逾古稀,仍坚持自设补习班,为华侨教育发挥余热。

  目前,全日本的全日制华侨学校只有5所,在日华侨华人却多达80万。几代人积累下来的精神遗产,如何在新华侨的手中“接棒”,正在成为新的挑战。张岩松说:“我们与横滨华侨同样坚信,华侨子女的‘根’永远属于中国故乡,有了教育,中华文化的血脉就有传承的希望。

  传承

  九旬老人在日传授粤语逾30载

  在日本的广东华侨华人虽然命运多舛,但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更是惊人。战后,不少广东华侨社团得以重建。1965年成立的“广东同乡会”就是其中一员。

  同乡会坐落在东京僻静的日本桥滨町,门面很小,只有不起眼的一方招牌,里边却是“五脏俱全”。令人惊奇的是,在会馆开设广东话班的老师何子岚竟是一位九旬老人,他在日本从事粤语文化推广工作已有35年。

  面对记者的来访,老人精神矍铄,侃侃而谈。何子岚道出了自己的传奇身世:他是番禺望族沙湾何氏之后,父辈与同盟会会员也有不少渊源。不过,最让老人自豪的,却是他在日本先后招收的6000多名粤语学生:“一门中国方言能在日本如此受欢迎,简直是一个奇迹。

  上世纪80年代,成龙的功夫电影风靡东瀛。时任朝日中国文化学院教席的何子岚,凭借敏锐的触觉把握先机,设馆授徒,连续十余年座无虚席。何子岚为记者展示自己手书的教案:“当时市面没有现成的粤语教材,教程的注音字母和插图都要亲力亲为。”何子岚还从粤菜菜谱中归纳出一套日语命名法,被不少广东餐厅的日本员工奉为经典,推动了粤菜文化的传播。

  与东南亚华侨华人的规模相比,广东华侨在日本只是一个“少数派”,但广东同乡会的成员一直在稳步增长。从创会之初的百余人,发展到如今的300多人。广东同乡会会长陆焕鑫告诉记者,新华侨的学历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医生、教授、IT人才的加盟,为粤侨群体带来新的血液。

  广州姑娘毛健子是一位新华侨。出身舞蹈专业的她,曾为家庭一度放弃自己的爱好。然而,为了在日本传播中华文化,她毅然重新穿上舞鞋,发起“金小百合舞蹈工作室”。目前,她积极推动“世界中华太太大赛”日本赛区的活动宣传,得到各地同乡会的支持,“我们要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我们必须接纳更多的新华侨,他们是会馆未来的生命所在。”广东同乡会副会长朱铭江表示,同乡会的模式虽然传统,但作为淳朴乡谊的纽带,受到新老侨胞们的欢迎。旅日粤侨近年还成立了横滨中山乡友会等新团体,探索以更多元的方式增进侨胞对故乡的了解。

  “现今广东同乡会应发挥传承广东文化的作用。”罗晓红认为,尽管过去会馆的功能正逐渐被商会及各种业缘、学缘组织所取代,但随着新华侨群体年龄的增长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广东同乡会的价值,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粤人行踪

  吴桂显:捐5000万元资助家乡学子

  过去老华侨的知识水平不高,然而“读书”二字一直萦绕在他们心头。一旦有了积蓄,他们总会想方设法捐资助学。广东同乡会前任会长、横滨山手中华学校前任理事长吴桂显,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吴桂显是生于横滨的第二代华侨,祖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年少时,他曾回国读书,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然而,为协助父亲养育弟妹,身为长子的吴桂显,不得不辍学回到横滨。他的好学上进之心却一直不曾停止。

  上世纪70年代,吴桂显再次踏足中国大陆。“中国与日本之间隔着一片大海,香港与内地却只有一桥之隔;从日本到香港只要几个小时,然而,由于手续繁复、交通不便,从香港回中山却要走上半个月之久。”回忆起当年漫长的返乡路,吴桂显遗孀吴柳东满是感慨。

  “当时,家乡的孩子没有学校,只能拿着书在街上读,一下雨就跑回家躲雨。”乡亲们物质与精神上的贫困,深深刺痛着老华侨的心。“回到日本,他就不愿意再喝咖啡了。他说:在国外喝一杯咖啡的钱,在国内就可以资助一位学生。”吴柳东成回忆道。

  吴桂显夫妇在日本经营餐馆为生,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着。每当遇见来自中国的贫困留学生,吴桂显都会慷慨解囊。为了给家乡筹建大学,他竟不惜变卖家当。在家乡筹建孙文学院(后改名为中山学院)期间,吴桂显就以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掉了自己在东京的商用房地产。

  据不完全统计,吴桂显一生为家乡教育捐资超过5000万元,先后捐助中山中专、华侨中学等10多所学校兴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还成立了“吴桂显教育基金”。截至2008年,获得基金奖励的师生超过2000人。尽管如此,他的生活却俭朴得令人难以想象:他在横滨的两层小楼只有80平方米,朽蚀的门窗、驳落的墙壁、还有手动调频的14寸彩电……无不道出主人生活的清贫。

  “我们过去并不十分理解父亲,直到回国以后,才发现他做了多么令人震撼的事情。”吴桂显之子吴健一说。2001年,吴桂显病逝,他的精神仍在激励后人前行。吴桂显的妻子、儿女现在每年仍旧身体力行,回国支援家乡的教育事业。

  城中探粤

  粤侨捐款重修300年古寺

  有300多年历史的圣福寺,藏身在长崎玉园町一隅,隐约传来久远的唐风汉韵。寺内同时祭祀关圣帝君、天后圣母和观世音等神祇。据了解,圣福寺建于1677年,与兴福寺、福济寺、崇福寺并称长崎“四大唐寺”。这些“唐寺”多为旅日华人的乡帮自治组织捐建。日本开放门户后,长崎广东人为该寺重修捐款,圣福寺也因而被称为“广东寺”,香火鼎盛一时。寺里还保存有《重建广东会所碑记》石碑。

  横滨关帝庙凝聚两岸情谊

  关帝庙是横滨中华街重要名胜之一,也是岭南文化对外传播的大舞台。横滨关帝庙始建于1873年。据说,日本找开国门后的首场粤剧演出就在此处举行。现在每年关帝诞举行期间,这里举行的舞龙、舞狮表演与民俗巡游,成为横滨中华街“夏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横滨关帝庙命运多舛,曾在关东大地震与二战中两度被毁。1986年,庙堂再次因大火焚毁。为拯救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海峡两岸侨胞打破多年隔阂,广泛组织募捐。崭新的关帝庙于1990年宣告竣工。

  在今天的关帝庙内,汉白玉栏杆、参道、石级由中国大陆公司承建,而屋脊的琉璃瓦、正殿及牌楼的木雕、室内装饰则来自台湾。该建筑工程荣获神奈川建筑竞赛优秀奖。横滨关帝庙是两岸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见证。

守护故土情思的百年义庄

  在横滨鳞次栉比的居民楼间,一片名为“大芝台”的高地俯瞰着这座港口城市。高台上的中华义庄,长眠着数以千计在异乡故去的华人遗骨。一座地藏王庙坐落山腰,古老的牌匾在镂金门楣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地藏王庙建于1892年,由旅居横滨的华商集资建成。寺庙风格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特征。据介绍,地藏王庙的建材主要从广州船运而来。经历两个甲子的风雨洗礼,堂内供奉的地藏王菩萨坐像,以及佛龛、帷幔、烛台、花灯等,依然光洁如新。这里还是横滨现存最古老的一座近代建筑物。上世纪90年代初,地藏王庙被评为横滨市“有形文化财”。

  每年清明,中华义庄都会迎来祭扫潮。这里不但寄托着华侨们对先人的追思,也守护着属于旅日华人的共同记忆。

  人在他乡

  访广东同乡会副会长、聘珍楼总务部课长朱铭江

  为中日交流搭建“舌尖上的桥梁

  日暮时分,横滨中华街“聘珍楼”的金字招牌尤为醒目。这座建于1884年的粤菜名楼,百年间在广东华侨手中几度流转。对朱铭江来说,招牌背后不但蕴藏着岭南饮食文化的灵魂,更铭刻着他的家国情怀和乡土记忆。

与许多旅居横滨的粤侨家庭一样,朱铭江的家族与餐饮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80多年前,朱铭江年仅16岁的父亲迫于生计,从广东鹤山颠沛流离来到横滨。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饱尝辛酸,努力研习厨艺,经营名为“鸿乐”的夫妻店,数十年如一日,广受街坊欢迎。

  在朱铭江的回忆中,每年十月一日,“鸿乐”的门前都会按时升起五星红旗庆祝国庆。“这一天,周边的日本邻居都会来向父亲道喜,就像过年一样。”他说。中日建交后的第二年,朱铭江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多年不见的亲人相拥而泣的情景,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至今记忆犹新。

  参加广东同乡会举办的青年夏令营回国参观后,朱铭江默默许愿:将来只要是与“中国”有关的工作都要去应聘。或许冥冥中与粤菜有不解之缘,聘珍楼向他招手。几十年里,从跑堂的服务生做到总务部课长,他初心未改,从未离开聘珍楼一步。

  聘珍楼立志用粤菜征服日本食客的味蕾。他们讲究就地取材,用日本食材做出广东味道,同时结合药膳理念进行创新。聘珍楼人气不断提升,从平民百姓到名流显贵纷至沓来,感受百年老店的纯正粤味。一些日本厨师也慕名前来拜师学艺。“食在广州,食在聘珍”,东京聘珍楼的书法条幅里流露出满满的自豪感。

  朱铭江的弟弟也继承了“鸿乐”的文化基因。他与日裔妻子开了一家广东餐馆,取名为“鸿”。直到现在,朱铭江和家人仍然每人手执一本中国护照,“它时刻提醒着我是一个中国人”。

  学人论粤

  罗晓红(日本广东华侨研究者、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

  日本粤侨兼备儒家文化与契约精神

  广东华侨生性勤恳忍让,不事张扬。早期赴日广东华侨大多是商人、欧美商社或领馆雇员,其中也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日本广东华侨身上既传承着东方儒家文化忍让务实的秉性,同时兼具西方契约精神。这一性格与近代岭南人得风气之先不无相关,也与日本明治初期的社会风尚相适应。

  广东华侨恪守仁爱之训,好行救济之事。1923年关东大地震,神户广东同乡会出钱出力,帮助大量受灾横滨粤籍乡亲到神户避难或返乡。1995年阪神大地震,包括广东华侨在内的神户华侨,成立地震对策本部进行互助自救。灾后数日,神户南京町餐饮商户在店铺受损、断煤气断水的条件下,免费为灾民提供食品,这些义举使华侨华人赢得了日本社会的广泛认可。

  指挥:姚燕永 统筹:陈 志 梅志清 孙国英

  执行:林亚茗 李 培

  联合主办:广东省政府侨务办公室

  支持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上线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25日上线。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