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20年:延安这场“绿色革命”席卷中国
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 魏晞
初冬早晨的吴起,白雾缠绕在薄雪下透出深绿的山腰,远近山岭草木层叠,和印象中贫瘠的黄土沟壑大相径庭。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这里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与中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特殊的环境不但孕育出自由质朴的陕北民歌和安塞腰鼓那样雄浑直爽的高原文化,也留给当地人山原起伏的贫瘠土地。1998年之前,吴起县是中国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之一,陕北信天游中“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就是当时写照。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退耕还林初期和当前对比。 吴起县 供图20年前,为走出“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怪圈,吴起县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既然不适合种地,那就退耕还林。这里,也因此成为中国退耕还林第一县。
“每人只留2亩多口粮地,我们家3口人交出近30亩地。种了一辈子庄稼的地,突然让我们种草种树,一开始想不明白。”今年59岁的吴起县曹阳台村支部书记蔺治海说起1998年:“山上都是黄土,种什么都不长,原来种糜子、谷子一亩地就产个100多斤粮,基本上刚够吃饭。种玉米一亩地也就200多元(人民币,下同)收入,全年所有收入就1000多元。”即便如此,蔺治海心里仍想着:以后有机会还得再种点地。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延安市安塞区素有“中国腰鼓之乡”的称号。 魏晞 摄但蔺治海种草植树的干劲很快就上来了。按照“谁地谁种谁管谁受益”的原则,他在“还林30亩”上,种了三年沙棘,随后又种植了松树、洋槐树、山杏、山桃。仁用杏和山桃三、四年后陆续挂果,一亩地可以收入2000元左右,比过去种粮的收入高多了。“吃饭更不用愁,交出去的30亩地,国家一年补助还有4800元左右。”
2015年,蔺治海拉着村子里70多口人,包了两辆旅游大巴到临近的甘肃庆阳学习种植苹果。“回来后,我们村500来人当年就上了1500多亩富士苹果。”他有点兴奋地说:“只要是优质苹果,根本不愁卖。6-7年以上的苹果树,一亩地最少纯收入也能5000元。我们一家种了10亩苹果,等过几年树长成了,果木纯收入一年就有5万多元。”
延安市安塞区的民间艺人正在创作农民画。 魏晞 摄吴起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光显对记者说,过去这里是“晴天黄沙漫天,雨天黄水满山”。经过近20年退耕还林治理,同一地块生态环境已经截然不同。吴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97年的887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11538元。
截至今年1月,吴起县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4.79万亩,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9.1亿元,是中国退耕还林实施县中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民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近20年来,吴起县的林草覆盖率从19.2%提高到72.9%,土壤年侵蚀模数从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0.5万吨以下,年降雨量从478.3毫米增加到582毫米,五级以上的大风由年均19次降为5次。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延安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最新的卫星遥感图上,一片浓绿的颜色清晰地勾勒出吴起的地貌轮廓,与毗邻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延安的山川大地基调也实现了“由黄变绿”,“泥土不下山,洪水不出沟”。
中国唯一的退耕还林展览馆,就坐落在延安市吴起县,展馆墙上醒目地写着:“封山禁牧从吴起开始,退耕还林从延安走向全国”。如今的延安,因为这一场”绿色革命”,20年来成为中国退耕还林的典范。
起于吴起、进而在中国大面积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遏制了水土流失,保育了土壤,减轻了水患,减弱了风沙,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成为迄今为止最大的生态工程。更重要的是,退耕还林,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得农村经济架构更加优化,农民更加富足。仅2017年,中国中央财政就投资超过256亿元,完成退耕还林1110万亩。
2018年始,中国将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力争2018年完成造林1亿亩以上,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到2035年达到26%、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完)
[编辑:史建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