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造砻人——寻访近乎消亡的传统手工艺
砻齿的锤钉也很有讲究,既要平整,又要有规律按顺时针稍微倾斜,推砻时才会更省力。
造砻大约需要300斤生泥,砻泥白天晒干、捣碎后还要过筛,除去小石粒和杂质,晚上盖着草席蒸焗几天才成为备用的熟土。
钉制十字形砻座,镶上底板后,在上面套一个竹箩筐。
在下砻座内圈夯实泥土后,用竹尺划出八卦形的砻齿槽。
上砻座整体呈天圆地方造型。
砻做好后,张学敬把稻谷倒入上砻座的凹槽中,通过推拉碾压使稻谷脱壳。
砻做好后,张学敬把稻谷倒入上砻座的凹槽中,通过推拉碾压使稻谷脱壳。
●高讯/图 李涯/文
“砻”是过去乡间必备的农具。如今,砻早已被碾米机所取代,不知不觉中已经消失了三四十年,造砻的手艺也近乎消亡了。近日,我们接到报料,说在梅县区雁洋镇的三乡小都下村,又有师傅恢复了造砻工艺。记者与梅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家们一起前往寻访。
造砻是一项专门的手工艺,客家人从祖上传下这门手艺有上千年的历史。过去小都村只有两个人会造砻,一个是张伴,一个是张新年,是远近闻名的造砻师傅,但都离世了。我们现在见到的,是张新年的儿子张学敬师傅。张师傅今年55岁,十几岁就跟随父亲在大埔、松口、雁洋、丙村一带做竹篾和造砻,他们造的砻既好使又耐用,几代人都用不坏。父子俩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造砻师傅。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们便再没领过一座砻的活。自父亲去世后,张学敬的造砻手艺更是荒废了。直到去年梅州市南寿峰健康产业园的负责人慕名而来向他订购10座新砻,他才重新拿起工具再次造砻。
砻,形似石磨,有上下两层,是用竹子和黏土做成的。上砻座放稻谷,它通过轴心合在下砻座上,转动上砻座,就可以使谷粒脱壳。它的加工原理是通过竹砻上下砻座上旳砻齿相互磨擦,把谷子磨破,使大米和谷壳分离。整个造砻过程大致有七个步骤:备土、做砻座、织砻圈、夯土、炒砻钉、钉砻齿、装砻芯等。每个步骤对技术的要求都相当高,造出的砻是否能让稻谷顺利脱壳,是否省力耐用,全凭造砻师傅的匠心和手法。
张师傅的手艺,让造砻这个失传了几十年的工艺再次复活,祈望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将之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