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关于户口的那些事
新华网北京7月30日新媒体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权益正逐步与户口“脱钩”,让户口制度回归登记制度。为此,“中国网事”记者采访了几位出生于上世纪50、60和70年代的人,听他们讲述围绕城市与农村之间户口差异的变迁。
“农业户口对我们这代人影响至深,”在河南浚县一家合作社工作的熊秀杰回忆,过去城镇户口各种福利待遇要比农业户口高得多。拥有农业户口,子女去县城上学不好上,医药费报销比例也没有城镇户口的高。
“户口甚至还影响到找媳妇!一些农业户口的乡亲就吃过亏。”熊秀杰说,“当时在很多人眼里,农业户口好像低人一等,就盼着啥时候能有个城市户口!”
过去半个多世纪,“二元”户籍制度曾适应了特定历史条件国家对劳动力、消费品的计划分配需要。然而,当时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鸿沟”,令一些生长在农村的人不甘于现状,努力通过考学、参军、招工等方式从“农门”跳往城市。
“1983年我通过考大学改变了命运,”来自河南的李文中说,“通过考学从农业户口变成城镇户口,别提当时有多高兴!那时有城镇户口能吃上商品粮,比农村好很多。”当时,城市户口甚至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许多人“挤破脑壳儿”托关系改换户口。
年过五旬的武汉教师何斌的经历则更为坎坷。上世纪70年代,他在一家农场教书,与农场的同事结婚生子。然而拥有更大梦想的他,最终托关系在城里的一家中学立足下来,转成了城市户口。
“妻子没拿到城市户口,我与妻子为此分居好几年。”何斌说,“后来孩子到了上学年龄,把他接到城市,想着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可是一直没有上城市户口,光借读费就交了好几年。”
在山东临沂当村支书的郝起可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由于自己是农业户口,找到一份工作却只能做临时工,而同一单位里城镇户口的正式工每月能额外拿8元到10元奖金。“要转成正式工,先要转成城镇户口,其中少不了费时费力托关系。”
郝起可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农村人非常向往拥有城镇户口,甚至有人愿意花一笔不菲的钱“买”城里单位的招工名额,来换取城镇户口。
郝起可已当了十余年的村干部。近几年,他愈发感觉到城镇户口与农业户口差别日趋缩小,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户口迁走又迁回,村里人进城跟走亲戚别无二致。想到过去农民进城,要自带粮食到粮所换粮票,要带着介绍信才能住宿过夜的时代,他感叹不已。
山东菏泽人张海元过去十年通过考学、求职等方式,辗转于山东、湖北、广东三省,目前在广州一家中学当老师。在他眼中,户口已不像父辈时管理严格。他告诉记者,在自己家乡,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农转非,但生活却并未因此产生太大的变化。如果不是考虑到结婚、生子、买房,自己并不会主动落户到广州,“毕竟家里那两亩地,户口迁走就没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从事非农产业人员数量骤增。有专家表示,“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拉平城市与乡村、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在户籍附着利益上的鸿沟,而不只是一纸户口的变更。”
李文中说,目前农业户口在城市就业、子女入学方面还有障碍。“牵涉到就业和孩子上学,虽然现在迁到小城镇户口没问题,但农业户口想融入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面还非常困难,未来如果能取消城乡‘二元’户口差别,扫除就业、买房、上学、办养老保险等障碍,那就更好了。”
从河南来上海打工8年的陈东方说,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是个好消息,以后自己和“城里人”就没有什么称呼的差别了,“农民工”的称谓也将成为历史。“在城市长大的小儿子,根本没有什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概念,从小班里的同学有上海人也有新上海人,别说他将来不会务农,家乡‘90后’亲戚都不怎么会干农活,早就融入城市中了。”(采写记者:罗鑫、岳德亮、马意翀、周蕊、萧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