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转正释暖意——透视疫情“大考”下的中国经济“半年报”

17.07.2020  12:20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题:增速转正释暖意——透视疫情“大考”下的中国经济半年报

  新华社记者

  7月16日,入伏头一天。上午9时许,国新办发布厅前,数十家媒体排起长队,前来参加这场中国经济上半年运行情况的发布会。

  10时整,各家中外媒体第一时间发出快讯——

  由负转正!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一季度的-6.8%跃升10个百分点。

  尽管上半年中国经济仍同比回落1.6%,但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大幅萎缩背景下,中国经济的亮眼表现令全球瞩目。

  沉甸甸的经济“半年报”来之不易。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科学决策,全国上下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汇聚成推动经济持续复苏的中国力量。

 这是位于山东青岛高新区的建设中的济青高铁红岛站(4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稳住了!中国经济稳步复苏

  “数据不错”“超出预期”……16日刷屏的年中经济数据让不少企业舒了一口气。

  “最近基建需求大,从我们卡车和工程车轮胎模具订单猛增就能感受到经济活力,风电零部件订单也不减反增,工人一直在加班加点。”山东豪迈集团董事长张恭运对记者说。

  这家服务GE、西门子等20多家世界500强、占全球轮胎模具三成多市场份额的机械制造企业,上半年积极应对疫情,围绕提高产品竞争力创新研发,新增订单15%,产值和利润分别增长15%和22%,还逆势增投5亿多元扩产能,新招聘1300多人……

  豪迈集团的向好趋势,折射疫情“大考”下中国经济加快复苏的暖意。

  4月15日,施工人员在浙江省绍兴市329国道智慧快速路项目现场对箱梁进行吊装作业。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回眸上半年,中国经济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

  面对罕见疫情和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回落6.8%,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一度出现两位数下降,不少企业遭受重创,就业压力上升……

  但进入二季度,随着防疫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中国大江南北跃动着逐月回暖的新气象——

  东部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运行企稳回升,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中部地区投资回升明显,整体表现抢眼;西部省份主要经济指标恢复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运行先降后升、稳步复苏。”16日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给出了这样的判断。

  “”和“”是今年中国经济“半年报”的主基调。

  这是上海淮海路一家商场的“五五购物节”标识(5月5日摄)。5月4日晚,上海首次启动大规模商业促销活动“五五购物节”,多家在线新经济企业参与。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大盘依然稳固有韧性——

  上半年,经济先降后升,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连续两个月小幅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上半年3.8%的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外汇储备超过3.1万亿美元,国际收支平稳。

  内需持续回暖,生产加快复苏,新兴动能增强——

  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618”大促多平台网络购物累计成交超万亿元;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站上荣枯线;低风险地区电影院将于7月20日有序恢复营业;居家办公、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快速扩张……

工作人员在位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试口罩生产设备(3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中国经济二季度表现超出预期。”路透社16日在报道中肯定了中国经济的稳步复苏势头,称这得益于决策层果断出台的一系列应对举措。

  “中国经济的韧性,表现在稳中求进上,除了经济表现稳,还在于一系列对冲风险举措的有力支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说,当前关键是要落实好“六稳”“六保”政策,这也是下半年中国经济坚定前行的信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