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铲除“小金库”的外部条件已基本具备

25.08.2014  12:13

  本月以来,包括水利部、商务部、中石油、质检总局、税务总局、卫计委、新华社等单位纷纷启动“小金库”治理。援引中纪委官网的最新披露,已启动专项治理的中央级单位都不敢再玩敷衍。

  一般而论,“小金库”大小往往与所在机构的权力大小直接相关。然而,当新华社也被纳入专项治理重点单位,民间也并未感到有丝毫意外。一来中央巡视组巡视新华社,发现该社一些部门、单位隐匿收入、虚列支出皆有“小金库”充当“提款机”;二来百姓皆知晓,但凡与公字沾上点边的,甭管是机关、事业还是企业,大到中央级小至村委会,几乎没有不设“小金库”的,差别只在于“小金库”规模大小和设置时间长短。

  这次再治“小金库”,很可能整治历史将改写,最终铲除“小金库”这颗腐败毒瘤,这次整治很可能是个转折点。从久治不愈、越治越甚到最终动真格,关键是长期支撑“小金库”肆虐的外部条件正在发生大面积坍塌。

  先说大势之变。若说十八大刚闭幕中央推出“八项规定”开始“反四风”,人们普遍对是否能“真反”尚持有疑虑,那么时至今日,绝大多数民众已相信这一回的确较了真。这就对“小金库”的设置者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震慑气场。事实上,就是没有这次专项整治,利用“小金库”敛财,通过“小金库”送礼、吃请、报销、消费、发放额外补贴等腐败行为,亦有所顾忌和收敛。

  再说执纪执法刚度之变。以往,“小金库”资金只要不直接装进个人口袋且数量巨大并被公开曝光除外,一般性人人有份的“分肥”,对于拍板之领导,最多做个内部检查即可相安无事。这一回不同了,自查自纠报告须经单位党政正职、总会计师签字背书。若自查自纠后再被揭发,得先摘乌纱再依纪依法追责。

  以上两条互为因果。大势一变执纪执法刚度随之而变。刚度之变反过来又为大势之长久巩固提供了新的必要条件。

  大幅削减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在很大程度上堵住了“小金库”的一个主要来源。县以下机关部门取消出纳会计,财务收支报销统一上收至以县为单位的“财务中心”一口受理,以及政府采购由县为单位集中进行,堵死机关部门直接和变相敛财的两条主要渠道。同时,也意味着以往习以为常的虚报冒领难度明显加大。而送礼吃请成为“过街老鼠”,滥发补贴风险加大,亦使继续私设“小金库”的“必要性”明显降低。

  新媒体与自媒体举报监督的零门槛,以及举报一经查实后的真处罚,令顶风保留或新设“小金库”者少了一份侥幸心理。此外,举报平台的全国性联网及查处结果的公开化,令地方领导对此类腐败行为继续采取“捂、掖、藏、拖、压”的风险也成倍放大。所有这些因素,都从不同侧面印证出最终铲除“小金库”的外部条件已基本具备。

  综上所及,人们当可感悟出一个规律性现象,有些改革之所以长期改不动,抑或越改疾患越重,缺失的不仅仅是壮士断腕之勇气,更取决于改革必需的外部配套条件是否已经成熟和具备。

  然而,若要最终铲除“小金库”且让其永世不得复活,还必须趁热打铁,构筑新的外部条件:其一,接下来要抓紧实施各级各类培训中心与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的彻底脱钩,彻底斩断“小金库”的残存财路;其二,果断斩断政府部门与市场中介机构的利益联系和利益输送渠道。眼下,随审改之推进,过去由政府部门或下属事业机构亲自操刀的收费类企业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信用审核、环评、安评、消防、法务等前置评审,看似已由企业自找市场中介进行,但稍作深究,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暗示”、“提示”、“介绍”、“推荐”仍大量存在,那些被关照的市场中介则照样投桃报李,只是手法更加隐蔽而已。

  一言以蔽之,本次“小金库”整治开局好于以往,而且将形成上行下效之态势,但要最终实现根治,尚有大量配套改革必然一鼓作气、环环跟进,不给“小金库”设置者留下喘息时间。(符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