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校服”到“问题食材” 校服“去污”亟需信息透明
上周,省纪委暗访组曝光的横沥问题校服暗访视频,让东莞再次深陷问题校服的舆论漩涡。省纪委暗访组视频披露,横沥中心小学新发校服比以往贵一倍,并存在掉毛、褪色、缩水变形、易脱线破洞等严重的质量问题。事实上,东莞校服饱受诟病由来已久。近年来,质疑校服丑、校服贵、质量差、供应能力弱的声音不绝于耳。
而另一边则是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校服问题的“频繁”动作。去年9月,市教育局委托市政府采购中心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8家有东莞市中小学学生服定点供应资格的企业。市直属学校定点供应企业由市教育局在8家企业挑选,街镇学校的学生服由街镇教育办从该8家企业中选定。此前,原本3年一招标的校服供应也被改为6年一招标。
原本分散采购的校服被纳入政府集中采购,本是希望以此规范校服管理,洗去校服上的“污点”,让家长买得放心,学生穿得舒心。然而,吐槽声并未断绝,招标反而被指存在猫腻。今年4月,媒体曝出东莞“天价校服”事件,校服问题更是引发社会普遍关注。
为回应各方的质疑,从5月8日起,东莞市教育局曾牵头组织市质监局、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家长代表等,远赴福建、深圳、广州、佛山等地,针对8家校服定点供应资格中标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当时,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突击检查组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生产校服的原材料不合格、生产能力和质量控制不过关等。但是,到底哪家企业原材料不合格?哪家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过关?最终,市教育局的通报中,只对检查结果做了大致梳理,称“校服企业存在的问题,将集中进行整改”,并未明确指出哪家企业存在何种问题,也未出现任何一家企业的“整改通知书”。企业如何整改,是否整改,结果如何,市民自然不得而知。
珠三角地区的服装公司基数庞大,优质公司不胜枚举,为什么存在各种问题的企业却会中标?此外,语焉不详的通报不仅没能回应公众的关注,反而存在掩盖事实和包庇纵容的嫌疑。无疑,这为此次横沥校服事件的爆发埋下了伏笔。涉事企业广东纯英服饰有限公司在8家中标企业里总标质量排名第二,据闻在5月份的突击检查中被查出生产场地面积和人员数量存疑的问题。
校服看似为教育系统的细枝末节,实则兹事体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 健康 ,校服供应涉及政府采购、质监、教育多个领域,如何在校服的质量和价格间找到平衡点,确保校服供应井然有序,呵护好学生这“第二层皮肤”,任重道远,它考验的不仅是执政部门的智慧,还有诚意。
政府目前需要做的,除了核查供应企业履约能力,优化管理流程,保障校服质量。更重要的,是要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通过信息公示和舆论监督,确保校服招标公平公正,采购阳光透明,减少利益寻租空间,杜绝贪腐暗流,促使校服供应企业在阳光下生产,相关部门落实跟踪考核和监管职责,才能保证校服的质量和安全,以及供应的及时性。如果一味地将问题藏着掖着,恐怕只会使得个中利益纠葛更加错综复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深圳光明新区山体滑坡后,上周媒体开始关注东莞垃圾填埋场是否安全的话题。相关稿件见报后,东莞主要领导相继作出批示,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公布东莞垃圾填埋场安全隐患整改时间表。从时间角度看,政府的反应速度非常快,从措施来看,限时整改,也非常务实。
深圳滑坡事故给了东莞警示,也给了东莞彻底整治隐患垃圾填埋场的契机。大岭山旧飞鹅、清溪罗马、常平笑金坑、谢岗凹坑等几个填埋场,存在安全隐患、污染水源等问题,群众投诉多,此次也有了自上而下推进整治工作的原动力。另一方面,更需要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从源头治理,大力推广运用垃圾分类工程,最终使民众受益。
2015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的举行是一抹亮色,这是东莞首次举办高规格的综合性大型人才活动周,活动周首日,南方日报头版刊发《高层次人才为何青睐东莞》一稿,得到东莞舆论的积极回应。“十三五”期间,东莞实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人才是关键与根本,此番人才制度的深刻变革无疑会为 经济 社会带来巨大红利。
活动周期间发布了包括《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东莞市人才入户管理办法》、《东莞市企业自评人才入户实施细则》等在内的九项人才政策,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还对现行主要着眼于人才落地引进的人才政策进行改进,通过项目合作、科研攻坚等方式短期引进海外人才的需求较大,帮助企业柔性引进海外专家,包括一些已经退休的“银色人才”,对人才从注重“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更具技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