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大选:拉美两种传统意识形态的对垒
中新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0月25日电 (裘征宇)阿根廷当地时间25日举行大选,由于各总统候选人未能获得宪法规定的当选票,将举行第二轮选举。有学者称,阿根廷这次大选,是拉美发展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种传统意识形态的一次激烈交锋。
当地时间8点,3200万阿根廷选民投票选举下一届总统,130名国家众议员,24名国家参议员,43名南共市议员,以及11个省的省长和市长。18点投票结束,截止到24点,官方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变革阵线候选人马克里得票率36.07%,执政党候选人肖利得票率34.86%;改革阵线候选人马萨得票率21.11%,位居第三。
根据阿根廷宪法,候选人在第一轮选举中,得票率达45%可直接宣布获胜,如得票率超过40%,需领先排名第二的候选人10个百分点才可宣布当选。三名主要候选人均已发表演说,承认将进入第二轮选举。马克里和肖利将在11月22日举行的第二轮选举中展开角逐。
当地媒体指出,在基什内尔派连续执政12年之后,阿根廷正面临一次重大的政治抉择,是继续延续现政府的执政模式,还是走向一条改革之路。有学者指出,这一抉择,使拉美发展主义的连续性面临走向实用政治和 经济 自由主义的转型。
在2001年 金融 危机后,阿根廷政府抛弃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采取救急模式,探索一条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传统的发展主义模式结合起来的新道路,也被称为基什内尔模式,并坚持以政府调控为主的市场模式,对货币发行,汇率市场,对外贸易和税收等进行严控,加大对民族工业、公共服务业的补贴,扩大社会福利补贴。
由于国际市场利好,在执行这一政策后,阿根廷出现连续7年的增长,导致以巴西等大西洋沿岸国家兴起新发展主义之风。而智利和墨西哥等太平洋国家则尊奉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近年来,由于南共市国家经济增长大幅下滑,而太平洋国家的经济增速较为平稳,这两种模式再度在拉美学界引发争议。
肖利在当晚选后发表演说称,目前阿根廷国内存在着两种非常不同的观点,国家的未来面临选择,如果马克里当选,将不再有全民子女津贴,国有YPF公司和国营阿根廷航空。而西方舆论普遍认为,曾担任阿根廷参议员、副总统,现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省长的肖利如果当选,意味着基什内尔派模式会在下届政府延续。
尽管肖利在竞选活动中承诺,将继续维持克里斯蒂娜的主要政策,如控制国有化的YPF,以及给贫困阶层补贴的社会福利计划,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下行之际,政府应该针对各生产领域提供融资和财政优惠政策,对汇率采取可控的浮动。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肖利当选,将会对经济政策进行逐步调整。美国纽约时报当天报道称,肖利曾暗示改革非常重要,如改善与美国以及与阿根廷债权人的紧张关系。
有学者认为,如果肖利当选,阿根廷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以及与拉美各国的关系不会有太大改变。但如果改革阵线总统候选人马克里当选,阿根廷与南共市和欧美国家的关系将会出现变数,如阿根廷与委内瑞拉的关系,马克里一直坚持委内瑞拉应改善民主和人权。
有舆论指出,曾担任阿根廷博卡青年足球队俱乐部总裁、国家众议员,现任首都市长的马克里,是一个经济开放的信徒,但在政治上趋向保守主义。马克里在竞选活动中承诺进行更加激进的改革,以吸引外国 投资 者,如取消汇率控制,农业税收和进口限制。英国广播公司更是直接将马克里定义为“中右派的选择“,将其视为在阿根廷抛弃多年的新自由主义的代表。
这次大选是阿根廷重返民主体制后第八次普选,阿根廷在1994年对宪法进行改革,此前南美国家没有第二轮大选的先例。在进入第二轮后,前景充满了变数。马萨的支持者的选票投向成为这次大选的灰色地带和关键所在。
马萨曾担任布省蒂格雷市市长、克里斯蒂娜的内阁首席部长,在与执政党分手后,他成立了改革者阵线,并在这个新平台上,于2013年当选国家众议员。他与新庇隆主义联系密切,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具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
英国广播公司在当天的报道中强调,无论谁赢得阿根廷总统宝座,都将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尽管阿根廷在2002年金融危机后获得很大成绩,但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今年来其经济明显放缓,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仅有0.5%。
华尔街日报当天报道称,在经过多年的财政支出高居不下,刚性外汇管制,阿根廷美元缺口仍然很大,加之国际初级原料市场价格下行,阿根廷经济正处严冬,谁当选总统,可能都不得不实行一些不受欢迎的政策,以保持经济流动性。因此,克里斯蒂娜的继承者,在经济上不会比她有更多的选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