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拉面产业收入180亿元 脱贫带动效应明显
新华社西宁5月14日电(记者李亚光)记者从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2016年青海拉面产业在全国各地的经营收入达到180亿元,其中该省外出务工人员工资近40亿元,脱贫带动效应明显。
青海拉面从业者大部分来自该省海东市,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人多地少。上世纪80年代起,当地农民陆续前往北京、广东等地开办拉面店,凭借“1年打工仔,2年拉面匠,3年小老板”的传帮带式经营模式,越来越多贫困户得以脱贫致富。
“5口以下的贫困户只要有1人从事拉面产业,全家就可实现稳定脱贫。”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杨颐说,为此青海近年来大力扶持拉面产业,累计为海东市1.5万个农户发放创业贷款11.2亿元,在省外设立近90个驻外劳务办事机构,帮助从业人员办理证照、解决子女入学、提供政策及市场信息等。
截至2016年底,青海籍农民在全国280个城市共开办拉面店2.9万家,占全国拉面店总数的近40%;外出从业人员18.2万人,相关工资收入达到青海全省劳务收入的三分之一,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仅当年就有近4000名新增就业贫困农民实现脱贫。
杨颐说,今年起青海将进一步加大“拉面扶贫”力度,分批安排有就业意愿、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至各地拉面店进行带薪在岗实训,对实训期满1年且具备相应技能的学徒及带徒师傅发放5000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实训学徒成功开办拉面店并吸纳3名以上贫困农民稳定就业后,政府将再次给予1万元开业奖励及部分社保补贴。
为推动拉面产业提质升级、吸纳更多贫困农民就业,青海今后还将对加入连锁经营的拉面店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获得“青海省著名商标”“青海名牌”等称号的拉面店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称号的拉面店一次性奖励50万元。